難得保存下來的珍貴型號蘇聯的「圖-141」無人機

2024-10-26     胡侃雜史

無人駕駛和無人載具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出現。無人機發展的歷史可追溯至水面之上,19世紀末,傳奇人物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了一艘遙控小船,這一展示引起了當時公眾的極大興趣。這一事件推動了「無人」技術的發展。

時光流逝,1933年,英國人製造了第一架無人機DH.82B Queen Bee,這款飛機可以從船上通過無線電遙控操作。

蘇聯也未落後。在二戰期間,蘇聯利用TB-3遙控轟炸機摧毀敵人的橋樑。

遙控飛機DH.82B 「工蜂」

然而,在敵後進行偵察任務需要不同的無人飛行器。圖波列夫設計局(ОКБ)承擔了這一任務的研發。1974年,圖-141「雨燕」偵察無人機成功進行了首次飛行。

圖-141「雨燕」無人機

尾部配備了降落傘

藉助火箭助推器的加速階段

圖-141能夠以近1000公里/小時的亞音速,在低空突破敵方防空系統,進行偵察,並通過攝影機和紅外傳感器收集信息,然後返回至己方陣地。著陸過程使用降落傘系統完成。

進氣口清晰可見

該偵察無人機是單翼機設計,三角形機翼,機身呈圓形,頂部設有進氣口。無人機裝備了推力達兩噸的強大Р9А-300渦噴發動機。

機頭部位安裝了攝像頭和紅外傳感器

「雨燕」由專用的自行發射裝置發射,單次火箭助推器加速其至巡航速度。總共生產了150架這樣的偵察機。

無人機發射

「雨燕」及其專用發射車

無人機技術參數:

• 長度:15米
• 翼展:4米
• 總重:5500千克
• 最高速度:1110公里/小時
• 巡航速度:1000公里/小時
• 最大航程:1000公里
• 實用升限:6000米

移動式發射裝置

它們主要在蘇聯西部邊境執行任務。蘇聯解體後,大量圖-141殘留在烏克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c5c517f475be581c52524ab48c12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