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發生了一件令人無比憤怒的事情,#打傷學生頭骨老師被刑拘#。
9月6號,一名9歲小女孩被老師宋某在教室用教學用的鋼化玻璃三角板「打碎」了頭骨。
三角尺硬生生插進了孩子額頭裡,深度足有5厘米,玻璃和頭骨全部碎在了孩子的腦袋裡。
更讓人氣憤的是,事發後老師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而是私自帶孩子到醫院縫合傷口,企圖矇混過關。
因傷勢嚴重,醫生要求家長必須到場,班主任這才通知家長。
而到打電話通知家長時,距離事發已經過去了2個小時。
最後,孩子經歷了5個小時的開顱手術,才把插入的異物碎片和頭骨碎片全部取出來。
從流傳的圖片可以看出,孩子傷口看起來血肉模糊,看得人觸目驚心。
好在,孩子已經清醒過來了,能說出自己的名字,算不幸中的萬幸。
目前,學校還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關於事件的解釋。
但無論如何,一個成年教師將一個孩子打傷到這種程度,都是讓人無法接受,更不能被容忍的。
新聞一出,前腳把孩子送進學校的姐妹們,更焦慮了,尤其是我身邊的小學新生媽媽。
早就聽說了小學老師「不好惹」,會嚴厲的批評、懲罰、甚至體罰。
正擔心孩子不適應呢,這新聞一出,一下把大家的心都揪起來了。
作為半個過來人,C媽就和大家來聊聊老師的「懲罰」這事。
一、所謂老師的管教/懲罰
首先,C媽想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不要被這類新聞搞得草木皆兵。
你一緊張,孩子是能感覺到的。
雖然上述爆出的新聞的確讓每一個家長憤怒,但那種情緒極端的老師只是少數。
若是我們過於焦慮,每天放學就來一句「在學校怎麼樣?老師有沒有批評你,有沒有動手打你?」,孩子容易陷入「老師隨時會打人、我很不安全」的思維陷進中,更沒辦法很好地適應學校生活。
因為一旦孩子上了學,尤其是小學,一點都接受不了老師的嚴厲,那也是不可能的。
有多少孩子在小學開學的第二天,就嚷嚷著要回幼兒園的。
其中,有一多半的原因都是因為「老師太兇了」。
當年,CC上一年級,第一天放學就跟我說「媽媽,你知道嗎,我們班主任比幼兒園最凶的老師還要凶一百倍」。
其實,不是小學老師刻意嚴厲,而是實踐出真知,不「厲害」一些,哪裡壓得住這些七八歲的娃呢。
小學的老師明顯跟幼兒園不同,最大的特點是「恩威並施」。
這種極度擰巴的角色,就是會在小學老師身上重合。
這種融合正是小學生極度需要的。會讓孩子又敬又愛又怕!集體吐槽是為TA,集體爭榮譽也為TA。
老話說,七八歲,貓狗嫌,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7、8歲左右的孩子,經歷人生中的第二個反抗期,就是會展現的特別調皮,不斷挑戰權威。
需要嚴厲和權威的管教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規則和秩序。
我們是需要幫助孩子去接受並理解老師的嚴厲的。
具體方法是學會分析老師的動機與行為,這是另一個課題,詳見這篇《誰能想到?在幼兒園最省心的這類孩子,上了小學後最讓人操心!》
但理解的前提和關鍵是,老師的管教和懲罰是否在合理範圍之內。
是否合理,主要看老師懲罰的目的是為了規範行為、維護規則,還是遷怒、泄憤。
這種就都是合理的、規則之內的。
那什麼是不合理的呢?
這些肯定是不合理的。
規則之內合理的管教和懲罰是可接受的,但發泄個人情緒或針對某一個人的管教和懲罰,就是不能接受的。
像上述新聞中的嚴重體罰事件,更是斷不能姑息的。
因為體罰從來都不是一種教育,於家長不是,於老師更不是。
二、面對不合理的懲罰該怎麼辦?
之前,有位媽媽後台留言,就遭遇過類似的事件:
C媽特別能明白大家的擔憂,做為媽媽,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被如此對待,也無法說出勸孩子屈服的話。
但真要說,討要個說法,又怕得罪老師,更何況有的事兒,家長身在校外,也並知詳情。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如果孩子回家告訴你「被老師打了\被辱罵了」,不管你內心如何搖擺不定,都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
請先堅定的站在孩子身邊,告訴孩子「無論如何,老師動手都是不應該的,媽媽會找老師溝通這件事,你不要擔心」。
因為孩子當眾「被打」這件事,對孩子來說一定是羞愧的,難堪的。
而孩子選擇告訴你,就是對你的信任,是希望父母可以幫助他度過這個難關的。
小孩子的感知能力都是很強的。當ta向父母請求幫助時,父母表現的瞻前顧後,搖擺不定,這些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
他不懂大人之間的權衡利弊、人情世故,只會感覺到,原來最信任的人也會犯難和牴觸,那將來,孩子可能也不敢在依靠和信任你了。
因此,面對孩子的求助,我們不管心裡有沒有底,都應該先向孩子表明解決的「決心」。
讓孩子確信,父母是可靠的,是值得信賴的。
如果老師確實有問題,就要做好保護孩子到底的決心。
閨蜜女兒的班裡,數學老師就總是辱罵學生,罵超級難聽、各種人身攻擊。
尤其幾個學習差一點的孩子,幾乎每天被老師連罵帶打。
被辱罵的孩子內心受傷,旁觀的孩子有樣學樣。
家長代表幾次溝通沒有效果,最後家長還是覺得老師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共同找到學校,替換了那位老師。
老師侮辱、毆打、霸凌孩子這些事,哪怕沒到自己娃頭上,也不能事不關己。
雖然被惡意體罰的孩子只是一小部分,但一旦發生,受害的可不止是某一個孩子。
殺雞儆猴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猴子雖然沒有被殺死,但也會感覺自己親歷了一次死亡。
難聽的字眼沒落在自己身上,疼通的巴掌沒落在自己臉上,你以為旁觀的孩子就能當沒事人嗎?
尤其是,一些重大惡性事件發生時,班裡那些目睹了暴力、血腥畫面的孩子,心理也會留下創傷性影響。
這種恐怖的情景記憶,最深遠的影響,是對大腦神經的強烈刺激。
12歲之前,大腦的部分功能區還沒有發育完全,尤其是處理情緒的前額葉部分。
孩子長期、反覆受著這樣的刺激,就會影響前額葉的發育。
如果沒有及時干預和紓解,很容易造成長期的恐懼、憂慮。
更別說,旁觀的「猴子們」時時刻刻都要懷揣一種「下一個也許就會輪到我」的岌岌可危。
所以,一旦遇上這種「壞老師」,哪怕被體罰、被霸凌的不是自己的孩子,我們也絕不姑息。
面對暴力,每一次旁觀,都是在助紂為虐。
最後,有人會說,我也不能跟著孩子去上學,父母怎麼知道老師具體是什麼樣的呢?
這就需要,我們日常生活中允許孩子表達,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讓家成為孩子「什麼都敢說,什麼都可以說」的場所,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及時幫助孩子。
具體如何跟孩子溝通,這兩天我在寫一篇詳細說說,大家一定要星標哦。
本周團購
1、大滿貫可移動學習桌,只需要0.5㎡,臥室、客廳、陽台、可滿屋拉著走,孩子隨時隨地護脊矯姿、遊牧式學習;家長隨時隨地陪伴式輔導~
小戶型、二胎、爺爺奶奶家剛需,限時三位數價格,限量送檯燈!
2、中秋來啦,吃貨的狂歡!各路月餅、水果、大閘蟹、漢服、中秋儀式感手工,一站式購齊~
9月換季直播預約
共三場: 童裝、女裝、羽絨服反季清倉,一鍵預約全部:
被老師捆綁拍視頻、揪頭髮……虐童事件不止,你的孩子會求救嗎?敢求救嗎?
一天兩起虐童:摔孩子、脫光上衣!倆娃、9年,我是這樣識別出壞老師的…
「我批評了幾句,孩子就哭了?」老師發來這樣的信息,這樣做的家長做最靠譜
我們是CC爸媽,家有一雙兒女CC&DD。
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
C媽:報社育兒主編,暢銷書《家長好脾氣,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覺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