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暑假作業,其他都可以適當放水,這個一定要盯緊了

2023-08-04   CC爸媽

原標題:孩子的暑假作業,其他都可以適當放水,這個一定要盯緊了

先插播一則通知。

CE爸媽視頻號,今天邀請共學營的英文領讀員玫錦媽媽,談談英語啟蒙應該怎麼做

玫錦,今年8歲,哪怕是六年級的英文誦讀已經能夠完全流利誦讀了,一年級的更是脫口能誦的程度。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晚6點半CE爸媽視頻號,連線玫錦媽媽,談一談,在家裡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 考慮給孩子英語啟蒙,卻一直沒有思路的,
    • 有一些英語啟蒙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的,
    • 做了英語啟蒙,總是自我懷疑,對不對,好不好,能不能更好的, 都來啊。

    今天這篇摘自我們的教育分號CE爸媽學堂,就孩子的作業的完成度和完成質量,來給大家提個醒。

    CE爸媽學堂聚焦於幼兒園中大班到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習和教育問題,

    怎麼輔導孩子寫作業?

    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學習技巧?

    語數英三科學習的特點是什麼?

    這裡都有答案,點下方連結關注一下吧。

    下面開始正文——

    給大家出個腦筋急轉彎:什麼光完全沒有亮度?

    猜出來了嗎?正確答案是「時光

    時光不僅沒有亮度,它還沒有痕跡。嗖一下,轉瞬即逝,讓人抓不住分毫。

    這不,今天掰手指一算,暑假馬上就過去一半了。

    放假之初立下的宏大目標,到現在實現了百分之多少呢?

    CC這幾天又回姥姥家了,她的作業,我一直沒敢放鬆,可腦子裡的小人倒是每天在「放水和「看緊中交戰。

    暑假過半,家長們難免就心疼孩子,假期一直沒好好休息,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更加辛苦,是不是該適當的放鬆一下?

    每天的學習任務是不是該適當的放水呢?

    建議大家,每天的閱讀,不論什麼時候都不要斷了。

    實際上,對於真正愛上閱讀的孩子來說,閱讀也不算任務,它是每天的精神滋養,是每天不可缺少的內心獨處。

    在真正的學習任務中,有一項,我覺得,不管是要去旅行,還是回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家小住,我們都不能放鬆,要盯緊的,那就是:口算訓練。

    「計算能力」對於學生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大家都很清楚。數學試卷,我們要想取得好成績,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基礎計算不能丟分。

    可實際上呢?

    每一年期末考完,總會有孩子和家長忍不住拍大腿:「哎呀,太可惜了!」

    3看成了8,

    加算成了減,

    6寫成了9,

    三七算成了二十,

    這樣的錯誤經常出現,也讓人非常惋惜。

    很多家長會將這些錯誤歸結為「粗心」,然後寄希望於「下次認真一點」,可結構呢?大機率會失望。

    基礎計算錯誤,細究起來的話,絕不僅僅是「粗心」這麼簡單,更多的是能力不足。

    比如,手眼協調能力不夠,才會把算式中的「0」看成「6」。

    注意力無法集中,32+6-3,這類算式就會算著算著,就忘了什麼時候該減,什麼時候該加了。

    要想避免這些問題,最好的途徑就是:

    細水長流式的練習。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暑假共學營的規劃里有一項:每天10分鐘的口算題卡。

    口算題卡,量不要求太多,控制在10分鐘左右即可。

    最關鍵的,我們要讓孩子每天堅持。

    要知道,口算練習,鍛鍊的可不僅僅是孩子的計算能力,它的意義比這要大得多。

    01

    口算練的是記憶和計算合併工作能力

    我們看11題:548+5=

    先算個位,8+5=13,

    再算十位,4+1=5,

    最後寫出得數:553。

    整個計算過程,大腦有一個信息存儲和提取的過程。

    個位是3、十位進一,這些信息先存進大腦資料庫。然後計算十位的時候,把十位進一的信息提取出來,算出十位得數,再把之前存儲的個位的數據提取出來,得到最終的答案。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口算和紙算最大的區別。

    紙算只是計算,沒有記憶的過程,而口算需要邊計算邊記憶,它難度更大,對大腦的要求更高。

    小學高年級後,孩子想要學好口算,這種邊記憶邊計算的需求會更加突出。

    我們看上面這幾道口算題,如果沒有強大的記憶和計算的合併工作能力,孩子的計算會錯誤連篇,多個一少個一,多個小數點少個小數點,會出現各種問題。

    人類的大腦有不同的分區,掌管計算的是胼胝體,掌管記憶的是海馬體,口算訓練涉及到了這兩個區域的協調與合作。

    大腦就像肌肉一樣,越是訓練越是強大,長時間不訓練,它就會萎縮。所以,簡單的計算題,孩子會做了,並不能因此不做,口算訓練應該長期、持續的堅持下去。

    02

    口算還能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算完個位,溜號了,那回頭就得從個位重新算起。

    三位數的加法算完了,突然被打岔了,得數沒來得及寫上去,那還得從頭算起。

    只有不受外界干擾、集中注意力,一道口算題才能快速、順利的完成,這就逼著孩子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題目上。

    03

    口算還能訓練孩子的心性

    有些孩子脾氣急躁,數字稍微複雜一點就失去了耐心,恨不得一步就得到結果。不認真審題,也不再耐心地去選擇合理的算法。

    他們的心態會直接反應在口算答案上,心態越是不穩,錯誤率就越高。

    口算訓練還是一個磨鍊孩子性子的渠道,能讓他們時刻保持冷靜與細心。

    口算訓練很重要,可如果孩子做得不到位,它應有的價值也就發揮不出來,所以,我們不能任由孩子做了就行,還要提要求。

    01

    保證正確率

    一篇口卡,30道題,錯了25道,這樣的練習做再多也沒用。

    每天的口卡做完之後,我們幫孩子判一下,看正確率有多少。

    指出孩子錯誤時,我們不要直截了當,而是要採取迂迴策略:

    「這一塊裡面有2個錯誤,你自己來找一找?」

    找不到,那我們把範圍劃小一點,直到孩子找到。

    等他自己找出來,改正了,我們給他一個大大的100分。

    這個迂迴的過程中,能讓孩子有兩個收穫:

    一是,淺顯的成就感,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了100分,這能讓她情緒愉悅。

    二是,讓孩子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

    而這兩點是孩子自覺、主動學習的基石。

    02

    限定時間

    市面上的口算題卡,最上一欄,應該都有這一條:

    建議用時:X分

    實際用時:

    題卡之所以這樣設計,是有其深意的,我們要充分利用起來。

    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孩子會更有緊迫感和目標性,這樣才能最大化的訓練到孩子的大腦和注意力。

    一開始,孩子可能無法達到建議用時,沒有關係,每天只管記錄下來,讓孩子看到自己堅持下去,是不是有明顯的進步。

    03

    可以降級

    我們給孩子選書,一般會選匹配孩子學齡段的,像CC馬上四年級了,暑假安排的話,複習就三年級下冊,預習就是四年級上冊。

    在跟孩子選擇口算題卡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降級。

    萬變不離其宗,哪怕孩子學到了分數、小數、多位數等複雜計算,最後還是會用到10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乘除法。

    如果孩子計算的錯誤率太高,別硬熬著,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基礎練習。

    100以內的加減法多做幾遍,保證進位加法,退位減法,都要非常熟練而正確。

    乘法口訣表不僅要做到正背如流,還要倒背如流、逆背入流。

    這些是蓋房子的地基,地基打牢了,房子自然就穩了!

    04

    兩個小程序

    口算題卡做多了,孩子難免會煩。

    旅行或者外出,也難免會有不方便做題卡的情況。

    之前給大家推薦的兩款口算練習小程序,我們就可以用起來了。

    第一個,打開手機微信搜索小程序:數學加減算式練習。

    頁面乾淨、簡潔,沒有廣告。

    計算練習部分,按照難以程度分為五個階段,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水平選擇。

    練習的題目可以自主選擇:

    題目完成後,正確率、用時,一清二楚,讓孩子即刻得到反饋,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第二個:打開手機微信搜索小程序:24點數學口算。

    二年級學完乘法後,這個就可以用起來了。

    有些人可能對24點不太了解,這裡多囉嗦幾句。

    24點是把4個整數(一般是正整數)通過加減乘除以及括號運算,使最後的計算結果是24的一個數學遊戲。

    為什麼是24點,不是21點,不是18點呢?

    因為24是30以內的一個超級合數,它的因子非常多,有1、2、3、4、6、8、12、24,這決定了,得數為24的四個數字的排列組合非常豐富。

    同時,24又不會特別大,特別適合拼湊。

    24點遊戲,特別考驗孩子的數學敏感性,能極大限度地調動眼、腦、手、口、耳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對於培養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應能力很有幫助。

    每天的口算堅持起來吧,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PS.大家有想進共學營打卡群的,或者資源打不開的,可以聯繫CC爸媽客服:

    Hi,我是C媽

    歡迎加入「CE爸媽學堂」

    拒絕擺爛和焦慮

    讓我們一起智慧陪娃

    過好有聲有色每一天

    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

    覺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