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婆婆比城裡婆婆更難相處?四個原因不可避免,太真實了!

2022-02-06     護芽媽媽

原標題:農村婆婆比城裡婆婆更難相處?四個原因不可避免,太真實了!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自古以來,很多家庭都逃不過「婆媳關係」的厄運,甚至還會被這種關係纏繞一輩子,很多媳婦都紛紛吐槽婆婆難相處,尤其是當城市媳婦遇上農村婆婆時,更是相處不到一起去。

過來人的真實事件分享:農村婆婆有多難相處?

張麗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城市孩子,家庭條件優渥,從小吃穿不愁,又是家裡人的掌上明珠,從小到大都是無憂無慮地長大的。

而到了張麗該結婚的年紀,卻讓父母犯了愁,因為女兒走上了「富家女嫁窮小子」的戲碼,竟然看上了一個來自農村的窮小子,起初父母也是十分反對的,但最後無奈拗不過女兒還是同意了。

婚後,父母的擔心開始顯現出來,丈夫的父母從老家搬到了城市裡和小夫妻一起住,自從公婆住進來後,家裡的矛盾就從未停止過,婆婆總是挑剔張麗的毛病,懶、不做家務、不賢惠等等,甚至最後整個小區都知道張麗是一個不稱職的媳婦。

終於,張麗在丈夫的不作為和婆婆的百般刁難中,選擇了離婚。

農村婆婆和城市婆婆有何區別?

農村的家庭模式大多數是住在一起的,婆婆基本會負責家裡的一切家務,洗衣做飯帶孩子,而農村的媳婦也基本在附近的工廠打工,所以家裡的一切大多都是由婆婆照顧;

城市裡的婆婆,在子女結婚後,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房子,不會和老人爪子啊一起,最多是小夫妻吃飯到公婆家裡。

相比較農村的婆媳,城市婆媳關係沒有那麼親密,大家都是相敬如賓,在帶娃上,城市生活中,外婆帶外孫的情況會比奶奶帶孫子的多,媳婦生產之後也是自己親媽照顧比較多。因為很多城市老人在退休後,都有自己的工資,所以不會和子女過多地捆綁在一起。

為什麼農村婆婆比城裡婆婆更難相處?

之前有一項針對離婚的原因調查數據顯示:婆媳關係惡劣的百分之六十都是在農村,城市的比例則會相對小一些。

1)語言不通

一些農村的婆婆,因為一輩子待在山區里,不會說普通話,方言口音純正,很容易和媳婦在溝通上存在問題,相處起來也是既尷尬又吃力。

2)三觀不一致

農村的老人,因為之前讀書較少,再加上舊時代的思想根深蒂固,又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所以整個人顯得十分迂腐,在一些事情上容易較真。

最常見的就是「重男輕女」思想,更是深信不疑,如果和媳婦在這方面有分歧,那無論怎麼解釋都聽不進去。

3)生活習慣不同

由於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經歷不同,所以導致一些生活習慣也會不同。

像老年人的生活環境都是物質匱乏的,所以老年人在生活上會更加節儉,十分看不上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

而在一個家庭里,一個花錢無節制,另一個花錢斤斤計較,那麼勢必兩個人很難相處下去。

4)性格之間的差異

很多農村的老太太,在性格上都是尖酸刻薄、錙銖必較的,嗓門更是大得像敲鑼一樣,一旦被惹怒,就會像潑婦一樣撒潑打滾罵街,這樣的婆婆對於媳婦來說,想想都覺得十分難相處。

護芽媽媽想說:

婆婆究竟是好相處還是難相處,其實地域因素還是占少部分的,婆媳關係好壞的本質,主要還是看婆婆和媳婦兩個人的性格。

想要婆媳之間相處好,無非就是寬容、大度、互相尊重,而且不管是生活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只要是講道理、通人情、好相處,那就是一個好婆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11aabacd21e9ffed87518a5b660c4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