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子女在外邊混得越好,老家的房子越破?背後的原因很現實

2022-02-14     護芽媽媽

原標題:為什麼子女在外邊混得越好,老家的房子越破?背後的原因很現實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我們外人判斷一個家庭過得好壞,往往第一印象是從穿著上看。像衣著是否光鮮,穿著是否得體,身上是否有幾樣象徵身份的裝飾品,進而判斷這個人的經濟實力。

但在農村地區,大家穿得都差不多,那麼房子就是主人的臉面,和穿衣打扮是一樣的道理。

很多人在賺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翻新自己的舊房子,甚至會重新蓋一間小洋房,自己住著舒服,別人看著也得勁。

但如今在農村,越來越多破舊房子的背後,卻有一個混得極好的主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農村破敗不堪的房子,主人卻在城裡混得風生水起

春節期間回老家,在去親戚家裡拜年的時候,突然發現鄰居家的房子和周圍其他人家格格不入。鄰家的房屋十分破舊,不同於四鄰的大樓房。

我不禁地向親戚打探:這社會還有人住這麼破舊的房子呢?鄰居和我解釋道:「這房子好久都沒人住了,這家人早就搬到市裡生活了,人家有錢,在城市裡買了好幾處房子呢,這個房子就荒廢了」。

聽鄰居這麼說,我不禁想到一種現象: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外面混得越好,老家的房子越破。

為何孩子在外面越有出息,老家的房子越破?

1)在外生活得好,沒有必要再回鄉下

如今農村鄉下的人口越來越呈現「老齡化」趨勢,大多數年輕人都會選擇去城市裡打拚,雖然逢年過年還會回來,但一旦自己在城市裡發展好,那麼便會把父母接到城裡一起生活,自然就無需再回到老家。

老家的房子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自然也沒有再翻修的必要了,時間長了,房子就會越來越破舊。

2)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常言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些家裡條件不好的孩子,往往會比其他同齡人更能懂得生活的艱苦,所以也會更努力。

在他們奮鬥的過程中,家裡破舊的房子可能就是自己的動力,他們會更加迫不及待地從破舊房子中解脫出來,所以對於家裡的房子也不會過分修整,以此來時刻鞭策自己和下一代。

3)無暇顧及這些瑣事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家的子女在外面混得實在太好,整日忙著大事業,根本無暇顧及老家的房子,也會把房子就一直擱置了。

相對比年輕人,老人則更喜歡自己的「根」

年輕人都嚮往燈紅酒綠的大城市生活,希望自己能繼續往更好的城市進發,但對於很多老人來說,他們更喜歡在鄉下居住,因為這裡是他們的「根」。

所以對於老家的房屋問題,子女還是要看老人的意見,如果老人選擇在老家居住,那麼自然就要善待老家的房屋;有很多農村人在外面發了財,他們都會選擇回家把房屋重新翻修一番,把房子建設得高端大氣上檔次,逢年過節的時候一家人就會回來,住著也是十分方便。

但如果父母身體不允許,那麼子女還是要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保證晚年的生活質量。

小島想說:

這件事讓小島想起來了曾經看過的一個電影《落葉歸根》,裡面的主要情節就是講一個人死去後,由異鄉回到故鄉的各種經歷。

可見,無論在異鄉混得如何,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都想要回到自己的老家,追憶以往的生活。

其實,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所以說,即使是沒有回老家的打算,還是要儘量善待家裡的老房子。

今日話題:你覺得人在去大城市生活後,老家的房屋都要如何處理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17780c7b0fb7afa25365e83747dbe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