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我們都能深深的感覺到身體有所不適,像頭暈體虛,怎麼讀提不起精神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滋養補虛的食物來補充我們身體所需,但是究竟吃什麼卻成了始終疑問的話題。但究竟吃什麼好,這也是比較難解釋的問題,因為有些人喜歡吃羊肉,而有些人卻喜歡吃牛肉和雞肉,也可謂是眾口難調啊!
牛肉,這種食材是我們較為喜歡,同時也是價格最貴的一種食材。無論是涼拌還是熱炒都能會深受大家所喜歡的。像比較受人歡迎的還屬涼拌牛肉了。而且牛肉這種食材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深受廣大食客所喜歡的。真是「由貴卻猶榮啊!
」涼拌牛肉「是一道較為經典而又精品的美味佳肴,無論是飯店還是我們來客家常,都會成為我們餐桌之上的常坐客。富含有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水牛肉能安胎補神,黃牛肉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接下就一起吧!
涼拌牛肉
主料:牛肉五百克、香菜。
輔料:食鹽適量、草果兩粒、白芷少許、花椒粒適量、香葉兩片、八角兩粒、桂皮一小截、海鮮醬油二十克、蔥白兩段、生薑適量、大蒜五瓣、洋蔥半個、青紅椒各少許、干樹椒適量、蚝油十五克、麻油適量、陳醋適量、香油少許、植物油適量、白糖兩湯匙、雞粉少許、熟芝麻適量。
做法:
第一步:我們先將準備好的牛腱子肉清洗乾淨後再改刀一分為二。
第二步:我們再將處理好的牛肉放入高壓鍋中加入少許白芷、八角兩粒、香葉2-3片、花椒適量、蔥姜蒜、再加入二十克海鮮醬油和食用鹽蓋上鍋蓋開大火燒開後再燒開,然後再轉中火壓制20分鐘,最後轉小火再壓20分鐘撈出後放入冰箱冰鎮至微熱。
第三步:然後再將洗乾淨的香菜切成小段,洋蔥切成小塊,蔥白切成絲,大蒜剁成蒜末,生薑切成絲,干樹椒切成大小一致的段,青紅椒去除芯蒂在切成絲放入碗中備用。
第四步:我們再將煮好的牛肉放入盤中壓散,再用手絲成大小均勻的絲和其它食材放在一起。
第五步:鍋中放入適量的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潑在干樹椒碗中,再將剁好的蒜末和薑絲放入碗中澆在盛入肉的碗中。
第六步:再碗中調入少許鹽、白糖兩湯匙、蚝油十五克、麻油適量、海鮮醬油適量、香油少許、雞粉少許、陳醋適量和少許的熟芝麻來回翻拌均勻即可裝盤。
小貼士:
- 做這道菜,首選牛腱子肉,口感非常棒;
- 提前焯水的步驟最好別省略,是最為重要步驟,不僅去血水,還使肉質更有嚼勁。
- 滷好的牛肉別急著取出,在滷汁中浸泡入味。
- 拌牛肉的時候,香油最好別省略,非常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