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燜羊肉」作為甘肅回族人的一道家常菜。到底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已經無從考證了,被稱之為「羊肉之鄉」的甘肅臨夏,他們做出的羊肉色澤滑嫩,香氣味濃,不腥不膳,是甘肅的十大名菜之一。甚至這裡的每個人每天下班以後,回家吃飯都要吃上一頓手抓羊肉;也或許這裡的人們對這種美食已經有所依懶,甚至是青睞和喜歡。
羊肉的香濃一口下去真的是唇齒留香,現在再一次打量時發現這種做法的顏色亮麗大氣,而且吃起來有一種肥而不膩,滑而不腥的感覺。也許是從小就喜歡這種味道,也許是與生俱來;總之每當聞到哪撲鼻而來的肉香味,總是有種依依不捨,留戀忘懷感覺。
也許是應驗了那句「生在哪裡哪裡好啊」,現在想起來真叫人有一種流連忘返的思緒啊!想想真有點「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也許是思鄉的情懷,也或許是對家鄉風味的留戀,就不由的提筆描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做做這道思緒萬千的美食吧!
黃燜羊肉
主料:羊肉500克、土豆1個。
輔料: 鹽、大蔥、大蒜、生薑、青椒、紅椒、冰糖、桂皮、八角、香葉、干紅辣椒、香菜、老抽、生抽、雞精、胡椒粉、花椒粒、蚝油 、豆瓣醬、黃豆醬。
做法:
第一步:將準備好的羊肉剁成小段,然後放入鍋中浸泡5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去除其血水和去腥膻味的作用。
第二步:鍋中放入適量的水,將羊肉放入鍋中待水開後將浮沫打撈乾凈後撈出備用
第三步:將洗好的大蔥切成段、大蒜切成片、生薑切成片、青椒切成菱形塊、紅椒切成菱形塊放入碗中備用。
第四步:鍋中放入適量的油燒至五成熱將準備好的冰糖放入鍋中開小火將其融化,然後再將剁好的羊肉放入煸炒至出油出香味。
第五步:再依次放入大蔥、大蒜、生薑和所有的香料和干紅辣椒開中大火爆炒至調料味出,然後再加入蚝油、老抽、生抽、豆瓣醬翻炒均勻後放入適量的黃豆醬翻炒。
第六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開大火燒開後再轉小火燉燒30分鐘,期間要注意要來回翻動。
第七步:再放入切好的青椒和紅椒翻炒至斷生,放入適量的胡椒粉開大火或翻炒收汁即可出鍋。
小貼士:
1.在選材上選用肋骨肉是最好的。
2.在做黃燜羊肉的時候如果喜歡,可以放一些土豆塊進行燒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