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食家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有這樣一句話: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說的就是千人千味,完全沒必要在美味面前定一個統一的標準。林大師說得固然不錯,但某些特定的美味,還是只要一露面就能引起老饕們的群體性狂熱。
禾蟲焗蛋
當包郵地區的人們在為秋季上市的肥美大閘蟹激動不已時,嶺南地區的人們則開始為另一種季節性食材蠢蠢欲動,它就是禾蟲。不同於大閘蟹基本上口碑一面倒的好評,禾蟲的口碑就像榴槤,極其兩極分化,即使是很多老廣也是敬謝不敏。
禮雲子蒸花腩
在早些年,禾蟲是種非常廉價的農家食材。與水稻相伴相生,一年兩造,在早稻和晚稻抽穗灌漿時成群浮出水面,這時候若未及時打撈,一兩個小時後成批的禾蟲就會自動爆漿死去,那畫面太美不敢想像。
咸蝦春蒸倉魚
農曆三四月那一造的禾蟲,個小味腥,名叫荔枝蟲。中秋前後農曆八九月出水的禾蟲則是肥美的「金花蟲」,最漂亮的是農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這幾天的禾蟲,煲湯、焗蛋、蒸炸炒皆是上品。但由於現在水田減少,環境污染,無法人工養殖的禾蟲也產量銳減。
腰記的禾蟲焗蛋,會配一瓶胡椒粉
現在澳門的不少酒樓,都已改用禾蟲干來代替新鮮禾蟲來烹菜。就連廣州一帶,能吃到地道禾蟲的地方也不多了。每逢中秋前後,愛吃禾蟲的小夥伴就會約上布丁去化龍鎮的腰記飯店,吃那味一年一會的禾蟲焗蛋。
以前都是標的時價,現在會用鉛筆寫上價格
腰記飯店主打的是傳統番禺農家菜,1980年開業至今,已成為化龍鎮鼎鼎有名的美食地標,在化龍提到腰記幾乎是無人不知。因老闆小名叫阿腰,所以這家店就叫腰記。而腰記的靈魂,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家—老闆娘歡姐。
門口停著歡姐的摩托車
從採購食材到製作醬料,歡姐幾乎全部親力親為。在飯市時間,她還會親自巡場,為新客引座、與熟客寒暄,推薦是日時鮮、解答菜式製作方法等…忙得幾乎從未停下腳步。第一次去時布丁還以為這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是普通服務員,其實她才是腰記的定海神針。
店內古董很多
在腰記吃飯,整個過程都充滿歡愉,食材和食客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不會出現因為點錯菜而跟自己慪氣的情況。人氣最旺的蚝油乾逼雞,雞肉逼到最極致的干身,雞皮已經焦脆但神奇的是內里的肉質仍能吃出鮮嫩入味。
蚝油乾逼雞
專程來吃的禾蟲焗蛋,因此時的禾蟲正是肥美無比,真的是「最美的時節遇到最好的你」。這道菜偏咸口,因為製作時需先將新鮮禾蟲放入鹽水中等其爆漿,再加入蛋液、陳皮碎和撕碎的油條慢火焗成。
蓮藕粉也很驚艷
這時候來碗老火湯再好不過,生魚湯生津、川貝鱷魚湯止咳,老火湯帶來的熨帖,令人不至於在美食的輪番轟炸面前亂了陣腳。收尾的必然是一道鑊氣十足的椒乳炒油菜,腰記大廚 的控火能力令人嘆服。
川貝燉鱷魚湯,湯料都能盛滿一盤
除了禾蟲,腰記還有許多別處很難吃到的懷舊菜,比如清明前後的禮雲子(螃蜞春)和咸蝦春。這些食材已經由以前的鄉土貨變成了今日食少見少的稀有物,腰記卻一直堅持保留。
功力深厚的椒乳炒通菜
我們之所以懷舊,不是因為那些虛擲的光陰,愛過又錯付的人,手上聚而復散的金錢,而正是因為擁有的那些記憶和味道,它們構成了如今的我們。也許有那些老味道在,未知的人生才顯得沒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