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隻狗殺了410人的動作片,到底好看在哪?

2019-07-31     新片場

廠長最近總感覺看了太多的電影,會莫名其妙產生出一種疲倦感,很難有一部電影那麼吸引人、那麼讓我興奮。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感?

越來越多像我一樣的人走進電影院,面對大熒幕和環繞立體聲跟一群人擠在一起,圖個啥?

爽!

並不是說文藝片和嚴肅電影不好,可我們內心每隔一段時間總會需要一種看電影的驅動力,這種驅動力往往是一種「消遣娛樂」的心態,從這個層面看,看電影追求「爽」,也沒毛病。

要說最近除了國產爆款動畫《哪吒》之外,還有一部已經在全網口碑爆棚的好萊塢動作大!爽!片!

疾速備戰

John Wick: Chapter 3 - Parabellum

前兩天廠長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影評,作者盤點了約翰在三部曲中擊殺數和他用過的武器,三部曲下來因為一條狗導致的死亡總人數有410人!

第一部《疾速追殺》擊殺數

狗:1隻槍殺:60人 (HK P30L 38人,Glock26 3人, CA-415 14人, DTA 4人, KSG 1人)刀劍砍殺:5人爆炸:2人斷頸:2人絞殺:3人撞死:6人配角擊殺:7人總共死亡人數:85人+1狗

第二部《疾速特攻》擊殺數

槍殺&死後補刀:112人(Glock17+Glock26+Glock34+SIG P320+CZ P09+SW1911SC+M1911 Kimber Warrior手槍 共 81人,TTI TR-1 Ultralight步槍18人,Benelli M4霰彈槍 13人)刀劍砍殺:2人鉛筆:2人絞殺:1人肉搏(半死):8人撞死:3人總共死亡人數:128人

第三部《疾速備戰》擊殺數

槍殺:75人 (雷明頓1875左輪 1人,HK P30L+Glock 17+Glock 19+Glock 34+Walther P99 手槍 48人,SIG-Sauer MPX衝鋒鎗 3人,TTI SIG-Sauer MPX卡賓槍 3人,Beneli M2 Super 90霰彈槍 20人)

雷明頓 1875

Sofia擊殺:56人 (SIG-Sauer MPX衝鋒鎗 7人,Combat Master Package Glock 19+Glock 34 MOS手槍 49人)刀劍砍殺:12人 (匕首 6人,武士刀 6人)書:1人馬:3人狗咬:4人摩托車事故:1人肉搏(半死):5人消防斧爆頭:1人反派武士刀砍殺:21人NPC槍殺:18人總共死亡人數:197人+無數踢爆,打爆,咬爆的蛋蛋 (John Wick 親自擊殺98人,系列第二高)

以上盤點來自於豆瓣用戶@vaultboyzhao

george_hatzis@visu統計

網友們甚至稱《疾速備戰》為全年最佳動作片

但不得不說,動作片的觀眾群是有局限的

普通觀眾甚至業界影人常常會有這樣一個認知:動作片只會打打殺殺,動作演員也不怎麼會演文戲。還有人認為「動作電影不需要太多的文戲和台詞,只需要華麗的動作設計,簡單直接的暴力,就能讓觀眾的腎上腺素激增,徹底燥起來。」

然而想拍出人人愛看的動作片,事實並沒有上面說的那麼簡單。

在這個追求刺激的社會,各種激發興奮點的元素越用越匱乏,動作片是如何在市場和口碑上都能博得一席之位的呢?今天就廠長先從大家最熟悉最喜愛的兩個動作片系列說起——《疾速》(John Wick)系列和《颶風營救》(Taken)系列,看看大家吹爆的John Wick系列,到底好看在哪兒

男神 VS 男神

先來看看兩個系列的主演

《疾速》系列的主演是憑《黑客帝國》一躍成名但又在好萊塢影壇默默無聞了十幾年的基努·里維斯。

2014年接演《疾速》的時候,基努已經不是當初的小鮮肉了,他以一個中分半長發、大鬍子的怪大叔形象出現在影片中。

第三部《疾速備戰》的時候,基努叔,已經54歲,但各種打戲真是對自己下得去狠手,比如一上來就被痛揍,連替身都不帶用的。

《颶風營救》則由巨星大叔連姆·尼森主演,演第三部時,身高1米92的「老爺子」已經62歲了。

論文戲他演過《辛德勒名單》、《真愛至上》,論武戲更是數不盡,像《蝙蝠俠·俠影之謎》《颶風》系列,都是他的成名作品,能文能武,但《颶風》這個IP最後卻被拍爛了,到了第三部,架不住影迷的吐槽,豆瓣已經從第一部的8.3降到了6.4

後來不知道為啥,大家感覺這個IP還能再火一把,於是拍了劇版《颶風營救》,甚至目前中國版《颶風營救》的項目也已經排上位了,男一號居然是……孫紅雷……

好好的故事和主演,為什麼一部比一部口碑差,而《疾速》卻一部比一部反響好?

《颶風》《疾速》的故事線對比

總的來說,兩部影片的故事主線其實都是「復仇」

《颶風》的主角人設是一位退役的前中情局特工布萊恩,高大威猛身手矯健。卻因工作妻離子散,老婆不愛他、女兒不想他,孤獨湧上心頭

《疾速》的主人公是因為亡妻陷入自責和悲傷回憶的殺手John Wick江湖人稱「夜魔」,是有著「用一根鉛筆幹掉三個人」傳說的世界排名第一冷血殺手

劇情方面,《颶風營救》第一部用96小時救女兒,第二部帶著前妻和女兒誤入了火坑再救出女兒和老婆,到了第三部為前妻之死復仇,最終也解放了自我。系列影片第一部中老特工布萊恩展現出的強大父愛,也令全球觀眾印象深刻,其中那段接聽綁架犯電話的台詞,讓觀眾跟著一起咬後槽牙,坐等看布萊恩幹掉壞蛋,著實爽快。

但到了第二部和第三部,不僅情節上弱化了感情線,情緒渲染也沒那麼到位了,主角幹掉一票人之後還不算完,總需要一個幕後主使讓主角臨終關懷一下。第三部里,舊情復燃的前妻性命被taken了,主角的清白也被taken了,在亡命途中,布萊恩查出了真兇試圖送他上黃泉路,可是此時編劇又安排了一個不痛不癢的逆轉,讓小美女Kim再得到一次被taken的機會,顯然主角女兒已經習慣了這種待遇

影片在最後也不會忘點明本系列主人公最強大的技能——豁免一切法律制裁。屍橫遍野最終全身而退,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張船票,畢竟主角上面是有人的!顯然這故事發生在現實社會的世界觀框架下是本片最說不通的地方。

然而,《疾速》的故事線就更加簡單、乾淨利落脆!講了一個殺手,因為俄羅斯黑幫老大的兒子幹掉了過世的愛妻留給他的愛犬,而重出江湖將其團滅的故事。所以本片又名「還我狗命」。三部下來你會發現沒有過多的對白,沒有間歇,只有不停的殺戮

首先廠長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系列的世界觀架構,也是三部《疾速》能讓劇情連貫,相互關聯的重要因素。John Wick面對的世界完全稱不上「正常」,而是一個平行於正常社會的「殺手世界」

殺手們則各自有幫會,這個網絡遍布全球,第一部《疾速追殺》中我們見到了殺手雲集的「紐約大陸酒店」、完備的善後處理體系、殺手特有的貨幣體系以及酒店嚴格的制度

第二部《疾速特攻》讓「大陸酒店」開始拓展,由全世界12個頂級殺手組織組成的「理事會」掌控著整個殺手世界。至於這個酒店的規矩就三條:只收內部貨幣;不准在酒店打打殺殺;違反上述兩條者,格殺勿論。

後兩條尤為重要。第二部結尾在大陸酒店開火的約翰,在第三部里就被懸賞1400萬美元追殺。

《疾速備戰》中,被追殺的約翰來到了卡薩布蘭卡,在沙漠之中尋找能凌駕於殺手理事會之上的至高存在……而且,殺手想活命,必須要向理事會表忠心,不能亂殺無辜,方式如下:

這只是開胃菜,重點來了!

——打鬥和槍戰戲。

《疾速》中的有趣細節

拍好精彩的戰鬥場面才是動作片成功的關鍵,然而,這兩個系列的動作戲真實相差懸殊!讓我們先來看看《颶風》中的一些場面:

在遊艇上大開殺戒的布萊恩,在走廊、廁所等地幹掉了一票敵人,但是射擊一下肚子壞蛋就能倒地不起了?

再來看看《疾速》中的「夜魔」是怎麼殺人的

不難發現約翰殺人,有個習慣,就是不論前邊怎麼動手,最後一槍近身爆頭是必然的,酣暢淋漓。

說到關底大Boss,《颶風》系列頗愛「睡衣款的」,第一部是個弱爆的怪老頭,被布萊恩一槍爆頭,第三部中還稍微強大一點,穿著內褲就是一通掃射,搞得布萊恩不得不撞破一個玻璃。

可是撞破了玻璃布萊恩怎麼就不行了?於是劇情設計了一段boss反擊。這段給通關增加難度的設計實在牽強,同時也打破了好端端營造出來的緊張氛圍。

兩位大俠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愛用敵人當擋箭牌

但是一看便知,在運動鏡頭的拍攝上,《颶風》中這一段明顯雜亂無章,觀眾根本看不清演員的一招一式,角度也過於單一,剪輯上沒有明顯的節奏感。而《疾速》中更多的則是採用跟蹤拍攝,跟著基努動作的一躲一閃,在最後獻上傀儡人頭的時候鏡頭才有一刻的停頓,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

再說到殺人道具上,《颶風》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布萊恩折磨線人用兩根鋼釘刺穿壞蛋大腿的場景,仿佛在叫囂:「誰說就允許你們壞蛋折磨我們,我們也得折磨折磨你們這幫雜種!看得讓人解氣。

《疾速》系列從第一部就開始廣為流傳「用一支鉛筆殺三個人」的John Wick,難道就不展現一下這一絕技麼?終於在第三部開頭我們看到了!

除了鉛筆之外,他還能用上馬廄里的馬、甚至是「新華字典」

還有你沒見過的基努飛刀和斧子爆頭

其實這些都不是《疾速》系列最大的優勢,特技演員出身又是《黑客帝國》武術特技教練的查德·斯塔爾斯基擔當《疾速》系列的導演。

《疾速》 之 動作設計

本片中的動作設計,可謂拳拳到肉,流暢又真實。

「動作設計方面,也確實費了一番功夫,我們還要研究如何將柔道和其他武打藝術結合,使之成為一種非常優雅的戰鬥風格,看起來殘酷但像舞蹈一樣優美。」導演說。

基努和《疾速》系列導演查德·斯塔赫斯基

所以《疾速》系列一直保持著一套獨特的動作美學,主創們稱之為——

Gunfu,槍(gun)+功夫(kongfu)

第一部《疾速追殺》拍攝前,基努·里維斯就進行了4、5個月的混合射擊訓練,手槍、步槍、霰彈槍,三種槍枝行進間混合射擊。

所謂gunfu,就是——

先用炫酷的格鬥技術制服敵人,再用槍口爆出的花火收尾。

而且,用槍的花樣絕對沒有重複的!

沒子彈了怎麼辦?槍也別浪費,該扔就扔,一扔必倒!

再看看這熟練的換彈匣和上子彈盡顯這位世界第一殺手的職業素養!

不得不說,除了武器用法精湛,基努·里維斯的表演真是賣力氣!

直接滾下台階都算輕的(這段可是實拍),

三部《疾速》下來,每一部都會有一場撞車的戲,經常是觀眾來不及回神,基努就被撞飛了……

身貼身的肉搏這是片中最大的亮點,基努的身體就是炮彈,一射出去敵人就得倒地:

導演的動作設計結構精湛、節奏到位,創造出一種嶄新的肢體對戰視覺效果,最大的特點就是動作幅度不大但迅速利落在快速的運動中,用突然加入的慢節奏小幅動作,進行帶有「殺神」特點的「致命一擊」,控制著整場動作戲觀眾的腎上腺素分泌點。

下面就是John Wick的絕殺合集——「一拳入肉」:

《疾速》幕後 之 攝影

導演說:「我喜歡運動起來的美感,《疾速備戰》中許多鏡頭參考了《雨中曲》和《西區故事》。影片融合了許多元素,包括巴斯特·基頓、查理·卓別林,以及吳宇森、成龍和邵氏兄弟等香港電影特色。

於是他找到了本片的攝影師,來自丹麥的達恩·勞斯特森,此前曾掌鏡《水形物語》與《猩紅山峰》,雖說賽博朋克風格的霓虹配色是系列的一貫偏好,但深諳此道的達恩給《疾速備戰》的第三幕「大陸酒店解禁」,點綴上了濃重的迷幻色彩,極具風格化的攝影配上了廠長超愛的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冬篇》殺戮的殘忍瞬間被投射到了藝術的層面之上

而攝影師勞斯特森也給出了拍攝本片最重要的三個原則鏡頭要光,攝影機要穩,移動要快。

最帥的一場不過是基努開車殺人的兩個橋段,可見攝影機的運動軌跡控制得極為精準,畫面銜接才能如此流暢。

《疾速》系列的每一幀畫面都有能為人所津津樂道之處,無論是打在牆上或演員的臉上的光線,或是凱文·卡瓦諾華麗的美術設計,

可以看到片中大量運用了鏡面的場景設計,打鬥動作的變化增加了視覺上的炫酷和超現實氛圍的營造

以及在各色燈光、有色氣體下的打鬥剪影

攝影師斯特森非常擅長在暗光下營造緊張氣氛,最經典的就是第一部開場,淋浴是約翰的背影。一束頂光配合由近及遠的鏡頭運動,完美塑造了殺手John Wick的威嚴,還表現出了他準備大戰的決心。

他也非常善用對稱構圖

下面這場也是廠長最愛的追車戲,第一個鏡頭,跟蹤的對稱畫面,兩排追殺的摩托黨亮出了彎刀,渲染出了危及的氛圍從遠處推進,然後加速直至領頭的摩托靠近約翰準備開殺。

第二個鏡頭,順利地切換到了正面,開始以基努為中心,拍攝他一左一右的打鬥畫面

總結

可以說,《疾速》三部曲用劍走偏鋒的方式,將Gunfu發揮到了極致,它甩開了穿插在好萊塢動作電影中食之無味的乾癟套路情感戲,以一根筋式的執著構築單一內核支撐影片的架構

在四處橫行的視效奇幻大片行列中,《疾速》系列,以清冷簡約而極致暴力的B級片風格劈開了一條商業動作片的新路徑

在我們都以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純粹動作片已經走到了院線電影的盡頭時,只有用新奇的故事架構和精緻打磨的拍攝製作才能獲得潛在的商業價值。同時,它帶領了一個歷經落寞但曾經輝煌的動作巨星,重新殺回了他的巔峰。

在一直被視作《疾速》系列的完結篇的《疾速備戰》上映後,主演基努·里維斯在《GQ》雜誌的採訪中改變口風,表態「只要兩條腿還能帶動我奔跑,觀眾們想讓我走多遠都可以」《疾速》系列或將迎來第四部曲!想到孤膽大俠John Wick還能再度回歸,廠長別提多激動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hV3Y2wBUcHTFCnf7J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