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特色的「人民戰爭」

2023-11-06     平原公子

原標題:中東特色的「人民戰爭」

中東特色的「人民戰爭」

隨著以色列地面部隊的推進,加沙的戰況越來越激烈。

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哈馬斯戰士使用「地道戰」、「游擊戰」,近距離貼臉打爆以色列坦克的視頻,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用更先進的戰術殲滅以色列裝甲部隊的視頻。

只要稍有軍事常識,就會發現,以色列軍隊的水平,確實上不得台面,看了這麼多場衝突和戰爭,就沒見過坦克大搖大擺進入戰區,周圍沒有步兵偵查掩護,沒有步坦協同,就這樣無頭蒼蠅一般開來開去,以色列軍隊還經常把坦克圍成一圈,幾十號人在中間團建……旁若無人。虧的是哈馬斯裝備太差,不然一發巡飛彈就能把他們全揚了。

以色列這樣的水平,在俄烏戰場上,活不過三分鐘。

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哈馬斯戰士從草叢裡鑽出來,一邊念經一邊做體操,然後衝上去貼臉把爆炸物放在坦克上,從容撤回草叢,然後再操起反坦克武器,一發入魂,把以軍坦克擊毀……全身而退。

整個過程中,以色列坦克像個瞎子、聾子、傻子一般,從頭到尾都沒有正常的反應,似乎根本就沒有發現危險,也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一樣。以色列IDF就這水平,這比緬北軍閥游擊隊的水平都不如,真的就別打仗了,打得越多,丟人越多。

這些戰例一來證明以色列軍隊實在是菜,連最簡單的步坦協同都做不到,「天兵」們離開空軍就不會打仗;二來證明哈馬斯、真主黨並不像我們之前想像的那樣,只會無腦拚命,人家在多年的實戰中,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成熟游擊戰術。

這幾天交火之後,已經有人發現,哈馬斯戰士人手一份「摧毀梅卡瓦坦克詳細說明」,用圖文簡單明了地標註了以軍梅卡瓦坦克的各個弱點,並且做出了簡單的戰術指導。

這些跡象說明,哈馬斯也在學習和進步,指揮體系中有實事求是、頭腦靈活、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高手。

中東這塊地方,真有戰鬥力的,真有鬥爭精神的,就是那群「窮哥們」、「泥腿子」、「拖鞋軍」。

比如06年暴揍以色列的黎巴嫩真主黨,比如扛著沙特約旦以色列圍攻越打越強的胡塞武裝,比如扛著美國轟炸被內戰攪得支離破碎依然不倒的敘利亞,比如和美軍死磕了20年成功讓「天兵」滾蛋的阿富汗。

還比如天天炸美軍基地,扶持上述反美武裝,逮捕一船美軍,逼著美國大兵當眾下跪,讓美國幾十年不敢正面招惹的伊朗。

但凡和美國以色列媾和、接受西方「幫助」、吃人嘴短的「富裕」國家………都不能打仗,而且軍事實力一年不如一年。

當帝國主義的買辦是沒有前途的,當賣國賊是沒有前途的,他們腐敗、傲慢、愚蠢、自私、高高在上、完全沒有信仰,沒有組織,沒有動員能力,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甚至都不了解,不愛自己的人民,只懂專心做買辦,害民撈錢的本事花樣百出,戰場上實無一策。

只要美軍不下場,他們就是被「泥腿子」、「游擊隊"當經驗包刷的廢物點心。

你要問美國為什麼要選這些人間之屑來當傀儡和代理人?因為它沒得人選,因為正直、勇敢、聰明、堅韌、有信仰、有組織這些品質,絕不會出現在賣國走狗身上。

我們不談國家,談人,正經人交朋友,也喜歡和獨立自主、不卑不亢、站著賺錢的純爺們交朋友,誰喜歡那些奴顏婢膝、有奶就是娘、品性卑劣的狗?

什麼「民族大義"不管用,「階級感情」才是戰鬥力。

不要看今天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武裝、敘利亞軍隊、伊拉克什葉派、哈馬斯的力量不強,裝備不先進。他們人多、有組織、在戰爭中不斷學習戰爭,現在是「零敲牛皮糖",將來就是「汪洋大海」。

民族解放,不是要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是長達幾十年,無數人前赴後繼的流血犧牲,用無數個不先進不強大的組織,「疊代」出更先進更強大的組織。

做個預言,那些富裕的「阿拉伯國家」拯救不了巴勒斯坦,最終真正能在「持久戰」擊敗以色列、趕走美帝及其走狗的力量,只有不屈不撓的「抵抗之弧」。

長久以來,很多人對哈馬斯存在一刻板印象,以為他們真的是只會搞「人肉炸彈」的敢死隊,這個和事實相差甚遠,哈馬斯最初是個「慈善組織」,主要負責人道主義援助、救死扶傷之類的。

哈馬斯今天也並非每個人都是戰士,一線戰士只是少數,大部分人平時都在加沙城區負責管理、救助、分發糧食藥品、挖地道、經濟運輸等工作……人家早就明白,短時間正面拚命是拼不過以色列的,所以,哈馬斯也在打「持久戰」,他們更重視整個加沙的「根據地建設」,他們甚至形成了完整的經濟圈和行政管理組織,走的是「群眾路線」,做的是戰鬥+發展的事業。

哈馬斯在加沙地區,不是少數,而是多數,他們早已融入了整個巴勒斯坦人民的生產生活中,正如以色列所說,「到處都是哈馬斯」。

因此,以色列想要「消滅哈馬斯」,除非搞「石要過刀,茅要過火,人要換種」,「三光政策」。

大家都知道,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師出同門,都是伊朗支援、訓練出來的,都是「抵抗戰線」的一員。

甚至在加沙南部,哈馬斯修的地道和黎巴嫩真主黨修的地道,都是相連的,工程技術也是相似的,當然,真主黨的地道更堅固,更完善。

實際上,黎巴嫩真主黨的實戰水平、理論指導水平,都要更高;我們不要簡單、傲慢地把中東「抵抗陣線」的隊伍看做中世紀的宗教軍隊,實際上,人家也會學習先進的理論和經驗,也會與時俱進。

舉個例子,黎巴嫩真主黨的領袖哈桑.納斯魯拉,不僅是一個宗教領袖和軍事領袖,還是一個熟讀《選集》的總書記。

從組織架構來看,真主黨也不像一個純粹的宗教組織,更像一個現代政黨和軍隊,它的頂層機構是阿舒拉委員會,由包括「七常委」組成。真主黨的軍隊中,也有類似於政委和指導員一樣的工作崗位。

真主黨也不是只會打仗的軍事組織,它同樣設立了各種社會機構,為黎巴嫩人民服務,他們建學校、修醫院、辦孤兒院……甚至還幫助農民獲得種子和化肥,指導他們耕種,給貧困家庭提供經濟援助。政府應該做的事情,他們都在做。

黎巴嫩真主黨每年都從金主伊朗那裡獲得大量的金錢、物資援助,但他們並沒有把這些揮霍一空,也沒有用於盲目的衝鋒陷陣,而是用於當地的基礎建設和民生水平提高。

他們還系統開發了適合中東人民的游擊戰術,給戰士們發放了各種因地制宜的游擊戰手冊和指南,詳細指導如何伏擊坦克,如何躲避空襲,如何利用地道攻擊敵人側後,如何在轟炸中保存有生力量。以色列報紙曾經曝光了真主黨游擊戰的13條原則,和我們熟悉的「十六字訣」非常相似,幾乎就是一個意思。

在這樣「先進思想」的指導下,黎巴嫩真主黨也體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的衝突中,以色列現了大眼,連人數都占優的情況下,竟然被真主黨打出了1:1.2的傷亡比,阿伊塔小鎮戰役,當地防守的真主黨也就百來號人,以軍集合了8000多人,在空軍支援下圍攻了一個月,付出陣亡30餘人、受傷上百人的代價後,依然拿不下,擁有176倍的的兵力優勢,10天打不掉17人.....簡直成了戰爭史上的笑話。從此之後,以色列就不敢和真主黨「野戰」了。

中東「窮兄弟」們這樣的發展路線,是不是很眼熟?

這就是「中東特色的群眾路線和人民戰爭」。

如果說哈馬斯的鬥爭,還比較原始,但黎巴嫩真主黨,似乎有著更遠大的目標。

歷史上那些最有出息的組織,都是從這一步開始「悟道」的,什麼「短促突擊」、「決戰決勝」都是沒有意義的機會主義,都是絕望的冒險!面對強大的敵人,唯有和人民站在一起,用極大的智慧和毅力去建設、團結、積蓄力量、認真謀劃每一次戰鬥、等待反擊的時機,才是克敵制勝的王道!

從哈馬斯、真主黨與以色列對抗開始,他們早就不執著於一時一地的勝負得失,更不堅持那種熱血的「宗教獻身」,他們跟重視根據地的建設、經濟的發展、以及在游擊戰中不斷消滅以色列軍隊的「有生力量」。

現在,以色列作為國土狹小、人口不足、資源匱乏、不能自給自足的「乞丐帝國主義」,是經不起持久戰的。

所以,以色列寄希望於「速戰速決」、「三個月蕩平加沙」、「迅速從地圖上抹掉巴勒斯坦」。

但他們高估自己的軍事水平,低估了「抵抗戰線」的力量和韌性了,現實不會讓他們如願,時間拖得越長,形勢對巴勒斯坦越有利。

有人或許要問——更強大的伊朗為什麼不下場?實際上,伊朗不需要下場,它只需要援助、支持、發動從真主黨到胡塞武裝等一系列「抵抗戰線」的力量就可以了,只要以色列短時間吃不掉加沙,那麼只需真主黨一支力量就能讓他們寢食難安,戰爭越曠日持久,就越有利於「抵抗陣線」。

當下,以色列對於巴勒斯坦的種族清洗,對平民、兒童的殘酷屠殺已經讓全世界的人心向背發生了變化;如果他們在戰場上不斷失利,短時間無法達成目的,你猜天下大勢會不會發生變化?有人說,這次巴以衝突,是以色列徹底吃掉巴勒斯坦的最後機會;但對於巴勒斯坦來說,這次衝突又何嘗不是徹底擊潰敵人,贏得民族解放的最好機會?

當然,這一切需要流血、犧牲才能換來,特別是需要巴勒斯坦人民自己的犧牲。

這一切是殘酷的,但又是極具價值的,這一代人流血犧牲,為的是子孫後代不再流血犧牲。

以色列的野心,路人皆知,巴勒斯坦亡族滅種,迫在眉睫,抵抗,或許九死一生,不抵抗,那就是十死無生,因為以色列根本沒有想過給巴勒斯坦人留下任何一寸土地。

我們看巴勒斯坦,要放下作為很多先入為主的「經驗」,小國和大國不同,小國想要逆天改命,需要聰明人在歷史的洪流中審時度勢,需要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時來天地皆用力,需要敵人自己蠢到鑽進萬劫不復的口袋陷阱。

死,不難;在絕境中活下去,帶著更多人活下去,才是最難的。

拚命,不難;懂得如何拚命,才是最難的。

犧牲,不難;讓每一滴血流得有價值,用犧牲捍衛民族和國家的未來,才是最難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bbbd3c6daf00803cdc4728e74aa9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