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不喜歡戰爭,沒有意義!

2024-01-19     平原公子

原標題:你喜不喜歡戰爭,沒有意義!

你喜不喜歡戰爭,沒有意義!

昨天在飛機上,我重溫了一遍劉慈欣的《球狀閃電》 。

我特別喜歡《球狀閃電》這部小說,它的歷史地位肯定不如《三體》,但它的一部分思想,奠定了《三體》的根基;更重要的是,《球狀閃電》中威脅我們的不是三體人,而是美國。

《球狀閃電》中,也描述了我們的科研工作者,「把美國想得太好了」的情況,被對方欺騙,利用了我們科學家的幼稚和公開的「民用技術」,在戰爭中摧毀了「珠峰號」航母。

所謂的「鑄劍為犁」,不只是一個幻想,還是一個戰略欺騙。

《球狀閃電》中最出彩的人物,是林雲,她似乎早就悟到了「黑暗森林法則」,悟到了「科學不是中立的」,悟到了「敵人亡我之心不死」。她身上,有著「初代羅輯」的影子。

閒著無事,複習了好幾段令我回味無窮的情節,第一個是主角和林雲一起去俄羅斯尋找球狀閃電的研究者,路過了當年蘇聯時代的「科學城」。

「汽車駛進了科學城,兩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築在雪霧中掠過,有一次,我肯定看到了一尊列寧的塑像。這是一個讓人產生懷舊感的城市,那些有上千年歷史的古城並不能使人產生這種感情,它們太舊了,舊得與你沒有關係,舊得讓人失去了感覺。但像這樣年輕的城市,卻使你想起一個剛剛逝去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你度過了童年和少年,那是你自己的上古時代,你自己的公元前」。

這一段寫的太棒了,和姜文一次訪談有異曲同工之妙,姜文說:

「什麼西漢東漢的事兒,其實離我們很近,而五六十年代的事情,其實離我們很遠」……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新中國的歷史,才是我們自己的歷史,所以,當我們看到「公社」、「合作社」、「供銷社」、「紅旗渠」、「大寨」、「鐵人」、「雷鋒」、「大三線」、「備戰備荒」的時候,才會覺得歷史重逾千斤,那是我們自己的上古時代,是我們的公元前。

另外一段,是主角和林雲與老科學家格莫夫的聊天,格莫夫屋子裡一堆一堆的書,都是戈巴契夫寫的《新思維》,格莫夫買它的目的,是因為封面上幾個字是燙金的,可以刮下來賣錢,書還能再倒賣回去……然而蘇聯解體了,戈巴契夫的拿過西方獎金的爛書變得一文不值,只能放進壁爐里當柴火燒。

戈巴契夫的「新思維」,並沒有讓蘇聯人民過上好日子,也沒有讓俄羅斯「融入西方社會」,反而讓整個民族陷入了悲劇和災難。

格莫夫嘲笑地圖頭說:

「看它的封面,字都是燙金的,用酸液可以把上面的金粉洗下來。你可以大量按批發價買進這書,因為賣不了可以退回發行書店的,只要把封面的字用假金粉描上,不過後來不描了,他們也沒注意到。這活兒很有賺頭,我對作者唯一的不滿就是書名怎麼不他媽取長些,比如《關於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建立新民主體制並融入民主社會並成為其親密一員的可能性的新思維》。可這錢沒賺了多長時間,紅旗就從那個尖頂上落下去了,書皮上就沒金了,後來書也沒了。這些是我最後買的那批,放在地下室十年了,現在木柴漲價,想起來用它燒壁爐不錯,啊,真是,客人來了,壁爐應該燒起來……」「紙質多好,十年都不發黃,說不定是西伯利亞的白樺木做的」。

第三段,是那位前蘇聯女科學家對林雲的祝福:

「……祝福對一個軍人來說毫無意義,我只給你一個警告:

那些可怕的東西,可能有一天會落到你的同胞和親人的頭上,落到你懷中嬰兒嬌嫩的肌膚上,而防止這事發生的最好辦法,就是搶在敵人前面把它造出來!孩子,這就是我所能給你的祝福了。」

最重要的一段,就是主角和林雲的對話了:

「我不想造武器。」

「沒想到你還是個和平主義者?」

「我什麼都不是,沒有那麼複雜,我只是不想再看到球狀閃電把人燒成灰。」

「那你想看到有一天別人把我們燒成灰?」

「你喜歡武器,喜歡危險,那麼戰爭呢?喜歡嗎?」

「從現在的形勢看,戰爭已不是我們喜歡不喜歡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f6c1e8cadf242115886315306a098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