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元兇」卡梅倫回歸,證明了蘇納克的絕望

2023-11-15     方思其

原標題:「脫歐元兇」卡梅倫回歸,證明了蘇納克的絕望

英國《經濟學人》11月13日發表評論文章《戴維·卡梅倫的回歸對英國有何影響》,文章指出,卡梅倫的表現往往大於行動,他正是造成現在英國困局的「罪魁禍首」,但現在卻要回歸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恰恰證明了首相蘇納克的絕望。

鳳凰網「天下事」編譯如下:

戴維·卡梅倫總是那麼得體。即使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也對這位不穿夾克、不打領帶的英國首相的輕鬆舉止感到驚訝。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說,卡梅倫「對問題的掌控力、流暢的談吐、從未被生活壓垮的輕鬆自信,都令人印象深刻」。卡梅倫具備成為一名優秀首相的品質:聰明、勤奮、機敏、柔和,然而恰恰相反的是,他卻成為了最糟糕的首相之一。

前首相卡梅倫被任命為外交大臣

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失敗卸任七年後,這位前首相以外交大臣的身份重返政治前線。首相蘇納克解僱了強硬派內政大臣蘇埃拉·布雷弗曼,掃清道路。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被調去接替布雷弗曼,留出英國最高外交官的空缺。於是,11月13日上午,卡梅倫熟悉的身影再次徘徊在唐寧街10號門口。

考慮到卡梅倫的履歷,他的回歸顯得有些特殊。一個搞砸了英國外交政策的人現在將再次幫助制定英國外交政策;一個正在努力修復公共服務問題的政府,任命了一個造成目前政府困局的人;一個拋棄職務的人現在被描繪成盡職盡責的典範。在英國政治中,能力的表現比能力的證明更重要,審美勝過成就,卡梅倫的復興最能證明這一點。

卡梅倫看似可信的態度掩蓋了許多缺點。在外交政策上他有許多錯誤。五百年來,英國的目標是確保歐洲大陸不會聯合起來反對它。卡梅倫承諾在2013年舉行公投,結果他在短短三年內就實現了這一目標。2014年普京入侵克里米亞時,英國本應是烏克蘭的安全保障者之一,但卡梅倫卻允許法國和德國帶頭進行和平談判。

自由主義者對卡梅倫的政治抱有扭曲的看法,稱讚他是反對民粹主義的堡壘。中間派對布雷弗曼女士的離開感到高興,但正是卡梅倫第一個在移民問題上做出了不可能的承諾。卡梅倫政府承諾將每年新移民數量減少到10萬以下,同時留在歐盟,但歐盟又要求人員的自由流動。在承諾削減移民和英國留在歐盟之間,必須做出取捨。最終,英國失去了歐盟成員身份。

卡梅倫的形象是一位成功的政治戰略家,但由於英國脫歐公投這一錯誤而陷入低谷。事實上,卡梅倫的財政保守主義與社會自由主義相結合的哲學從來都不是一個受歡迎的願景。2010年,即使經歷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卡梅倫也未能贏得絕對多數席位。2015年,當英格蘭西南部拋棄了自由民主黨、蘇格蘭拋棄了工黨時,英國凱爾特人邊緣地區爆發了一場騷亂,卡梅倫才勉強贏得了自1970年代以來最少的多數席位。卡梅倫贏得的選票遠遠少於特雷莎·梅或鮑里斯·詹森。卡梅倫的支持者並不多。除了一些報紙的專欄版外,從來沒有。

卡梅倫和英國前首相詹森

在特拉斯短命政府進行了混亂的實驗之後,卡梅倫的經濟政策可能會被描繪成謹慎的保守主義。但事實並非如此。緊縮政策是一項激進的實驗,但基本上失敗了。國家規模沒有持續縮小;他的減稅政策尚未實施;卡梅倫領導下開始的多年投資不足導致學校和醫院破舊不堪。只有在對比之下,卡梅倫才顯得謹慎。

老盟友稱讚卡梅倫重返政府的責任感。但英國脫歐後,他也不用急著從公共生活中立刻消失。卡梅倫曾經斥責一位未來的議員厚臉皮地問他是否可以當部長。卡梅倫說:「你會發現成為議會后座議員是你一生中最大的榮幸。」「當我不再擔任首相時,我將非常自豪地以威特尼議會議員的身份擔任后座議員,度過餘生。」 然而,卡梅倫在離職前當了八周後座議員。2016年到2019年,在卡梅倫對英國脫歐大聲疾呼的那些年裡,在他最有用的時候,他卻辭去了職務。現在,他厭倦了私人生活,就回來了。

在詹森任首相的小丑表演結束後,威斯敏斯特(議會)的惡棍們向卡梅倫投射出一種莊重的氣氛。然而,他在離職後的所為卻令自己蒙羞。每一位英國高級政治家在離開議會後都會找些事做,但大多數都是悄悄進行的。相比之下,卡梅倫代表格林希爾資本(Greensill Capital)進行遊說,向內閣部長發送傻笑簡訊(「我知道你們非常忙碌,順便說一句,你們做得很好」),還被公之於眾。

這樣的記錄顯然不構成擔任高官的障礙。卡梅倫的回歸很大程度是因為蘇納克感到絕望。卡梅倫可能會安撫一些搖擺不定的南方保守黨選民,這些選民是為數不多支持他的人。幸運的是,卡梅倫作為外交大臣造成的損害將比作為首相要小得多。卡梅倫在某些方面保持著良好的聲譽,因為他的表現大於行動。看起來,這還是有幫助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2d1017051f41724d33dbc3cc228d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