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個密碼破解不了大連「鬼秤」,官方已介入調查!

2023-11-13     方思其

原標題:500多個密碼破解不了大連「鬼秤」,官方已介入調查!

最近,「鬼秤」一詞頻繁登上熱搜,原因是擁有兩千多萬粉絲的打假博主B太,發布視頻曝光了大連海鮮市場存在「鬼秤」現象,繼而引發了大家的廣泛討論。

所謂「鬼秤」,就是指被動過手腳的電子秤,經過設定後,可顯示與實際重量不符的虛假重量,因此常常被一些不法商家用來坑害消費者。

B太則是一位頗有影響力的大網紅,在某短視頻平台擁有2300多萬粉絲,他每條視頻的點贊量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

B太本來是一名美食博主,自從2022年12月,他在路邊攤買了一個榴槤,回家稱重發現少了3斤後,他逐漸變成了一名打假博主。

被「坑了」的B太,不想廣大消費者像他一樣「被坑」,於是開啟了打假之路。

這一年間,他走訪全國各地,曝光了「鬼秤」、「螃蟹皮筋」、「縮水的披薩」、「偷換的海鮮」等不少售假問題。

1

11月初,B太來到了大連打假,他和團隊首先去了大連的幾個海鮮市場,通過先購買、後復秤的方式,發現在新智聯市場,不少攤販存在嚴重的缺斤短兩的現象。

在一個賣魚的攤販那裡,他們遇到了「八兩秤」,在一個賣雞的攤販那裡,他們更是遇到了「七兩秤」。

從海鮮市場出來後,他們又去探訪了海鮮加工餐廳,在其中一家餐廳的電子秤上,原本2斤7兩的海鮮,竟然變成了3.8斤,足足多了1.1斤,他們判斷這是鬼秤無疑。

隨後,他們又去了另一家餐廳,點了4斤的蛤蜊,可餐廳將蛤蜊做好端上來後,分量卻少了一大半。

當B太質疑商家的電子秤有問題時,卻遭到了商家的暴力對待。

其中一個人甚至威脅他們說:「把你眼鏡給你砸了!」

看到商家的態度如此強硬,B太只好打電話,聯繫了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趕到後,對電子秤進行了檢查,果然發現了問題,雖然該電子秤有強檢合格證,卻並沒有簽封。

隨後,在工作人員的監督下,B太嘗試破解「鬼秤」的密碼,但沒能成功。

B太稱,自己嘗試了500多個密碼,都沒有破解「鬼秤」,最後只好將其送往無錫進行檢測。

11月12日,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此事件的案情通報:

中山區尋味來餐飲店在經營中使用的電子計價秤經無錫市計量測試院檢測,檢定結論為不合格。目前,該商家已被立案調查。

這是自11月8日B太曝光大連「鬼秤」後,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第四起案情通報了。

(此前三起案情通報)

與此同時,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希望在B太的這次曝光後,大連的市場環境可以變得更加乾淨、透明。

2

其實「鬼秤」的現象,不只大連有,全國各地基本都有。

今年初,B太去了美麗的天府之國——成都,在成都的夜市上,他買了一些食物,並用自己的電子秤進行復秤,結果發現,其中一些商家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

B太買了一份44元的水果撈,復秤後發現只值35元,被多收了9元。

B太買了一份46元的無骨雞爪,復秤後發現只值41元,又被多收了5元。

逛了一晚上後,B太發現,總共8家商販使用了「鬼秤」,多收了他110元。

B太的視頻發布後,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一時間到各大夜市進行檢查,並對發現的「鬼秤」進行查處。

此後,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又分別進行了多次檢查,不少群眾反映,在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整治下,「鬼秤」的現象少了很多。

為此,很多網友對B太表示感謝,多虧有他的曝光,督促了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從而維護了廣大消費者權益。

就連央視也點名表揚他:「為消費者和誠信商戶發聲。」

然而,就在B太被全網誇讚時,有一點被大家忽略了:

「鬼秤」的現象實在是普遍了,想要打擊全國各地的「鬼秤」,光靠B太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化身「B太」,積極主動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鬼秤」才有可能徹底消失。

身為消費者,我們應當加強對「鬼秤」的警惕,避免上當受騙,在發現「鬼秤」之後,更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識別「鬼秤」的辦法)

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對市場的管控,不要等到「鬼秤」泛濫,被網友曝光後,才來整改,而是應該將「鬼秤」扼殺在搖籃里,堅決不給它肆意生長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4e6a7c3be80766299734ef6d47ba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