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8月9日起央視開播,保定何以成為央視「常客」?

2024-08-08     河北青年報保定播報

8月9日19:30,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保定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青春篇」將在央視CCTV-3頻道播出。此次音樂盛會不僅彙集了韋唯、齊豫、顏人中等歌手、樂隊的精彩演出,錢紅、龐偉、范曄等多位保定籍世界冠軍將參與其中,曾於2022年北京冬奧會在「鳥巢」用希臘語演唱開幕式歌曲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也將再次登上央視舞台,共同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音樂盛宴。

從驢肉火燒、牛肉罩餅等特色美食,到《山水間的家》《非遺里的中國》《三餐四季》,再到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保定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頻頻出現在央視的鏡頭之下,為何保定能夠成為央視節目青睞的「常客」?又是什麼獨特魅力讓保定在短時間內迅速「出圈」?

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

特色美食全網「出圈」:「驢肉火燒才是保定的名片」

2月4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商務部聯合攝製,央視綜合頻道製作的大型美食文旅季播節目《三餐四季》走進河北保定,主持人撒貝寧、演員蔡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等嘉賓,共同尋味古城保定的美食文化,將驢肉火燒、炒代蟹、抓炒魚、牛肉罩餅、李鴻章燴菜等特色美食推向全國觀眾的視野。節目中,李敬澤更是直言:「驢火才是保定的名片」。

央視《三餐四季》欄目

《三餐四季》欄目在央視的播出,讓保定特色美食全網「出圈」,「河北保定上央視了」「撒貝寧對保定羊湯愛不釋手」等話題多次登上熱搜榜,在同城榜更是保持實時第一名,吸引全國遊客紛紛打卡保定美食。

隨著保定美食頻登社交媒體的網絡熱搜榜,也吸引了眾多網絡紅人紛紛加入推廣行列,如千萬粉絲級別博主「房琪kiki」「特別烏啦啦」,百萬粉絲級別博主「逛吃小豬豬」「東北大個」等,通過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在網絡上形成了強大的傳播效應,向更多的人介紹保定的美食文化,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品嘗地道的驢肉火燒等特色美食。

保定部分特色美食

隨之而來更是引發了「五一」期間的旅遊熱潮,大量遊客慕名而來,出現「為一道菜,奔一座城」的現象,期間火車票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保定主城區及周邊地區多家驢肉火燒店門前排起了長隊,其中外地遊客數量明顯增加,甚至有外國遊客。據保定日報統計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保定西大街遊客量達40.03萬人次,較2023年激增265.33%。易縣戀鄉·太行水鎮、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曲陽北嶽廟接待遊客分別為27.9萬、11.2萬、5.2萬、1.61萬,分別增幅為137.27%、131%、90.4%、43.75%。中國聯通大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國內跨市深度遊客量前30的城市中,保定列第14位,平均每日凈流入用戶數38.6萬,成為這個假期河北人氣最高的城市。

音樂+美食:央視助力保定文旅融合

保定不僅有著令人垂涎的美食,還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7月20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以「讓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用音樂滋養錦繡大地」為主題,通過音樂這一藝術形式,旨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和文化內涵。

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

這場盛會不僅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音樂人的參與,還巧妙地結合了當地的美食文化,他們紛紛表示,「來到保定就像回到了家一樣」,其中,歌手張星特表示「保定就是旅遊攻略本身」;歌手鄧澤鳴稱「我第一個給朋友推薦驢肉火燒」;歌手張尕慫用保定方言讚美「保定真不賴呆」。他們在享受音樂的同時也品嘗到了地道的保定風味。

據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以下簡稱保定市文旅局)官方微信「保定文化旅遊」顯示,為迎接第13個中國旅遊日的到來,讓人民群眾更好地感受保定的獨特魅力,保定結合自身文旅資源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及活動,如發放文化和旅遊消費券、旅遊助老、助殘、公益性文藝演出、公共文化場館擴大開放等。此外,據保定日報報道,五一期間,為助力家鄉文旅事業發展,西大街瞻岳文創推出了由「驢火」鑰匙扣、冰箱貼、抱枕和文創扇子組成的「驢火四件套」;保定甜品店也「上大招」,復刻地標建築物「京畿之門」、古蓮花池「臨漪亭」、大慈閣、直隸總督署、「驢肉火燒」等,將保定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

保定文化旅遊部門趁熱打鐵,保定市文旅局與保定市商務局聯手實力寵粉,推出「保定鄉村音樂大會驢火美食季」活動。活動自7月15日起正式啟動,將持續至10月15日,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帶來一場融合美食、音樂與文化的夏日盛宴。活動美食秘籍「鄉村音樂大會,音樂美食結對。驢火配咖啡,兔排劉伶醉……美食盡頭在保定,天若有情天亦老,吃貨相逢要趁早」一度成為保定美食攻略被廣泛傳播。

保定鄉村音樂大會驢火美食季

「爆火」背後:千年古城文化底蘊

保定,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保定」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小雅·天保》一文,為「保佑安定」之意,可謂古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與嚮往。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也是中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WWF低碳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關漢卿等一批歷史名人。

在央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中,展示了定窯瓷器、常山戰鼓、易水硯、千年井鹽深鑽汲制技藝等寶貴的文化遺產。

央視《非遺里的中國》欄目

保定還是著名的文學之城,作為清朝時期中國北方的最高學府——蓮池書院,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傑出作家,他們的作品在中國文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保定作家群在此形成和發展。其中,著名作家莫言就曾在這裡汲取靈感,創作出多部深入人心的作品。而鐵凝,這位中國文壇的傑出女性,雖生於北京,但其成長與創作生涯卻與保定這片文學沃土緊密相連:她從保定開始了自己的文學之路,1975至1979年間,她在博野縣插隊,後在原保定地區文化局創作組工作,最終成長為中國文聯主席和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今年6月,保定成功舉辦了「蓮池文學周」,這一盛事不僅邀請了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等文學巨擘,更讓保定的文化魅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傳播,使這座古城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再度攀升。

保定,四季景異,春賞白洋淀,夏遊野三坡,秋觀易水湖,冬登白石山,皆成央視鏡頭下的風景名勝。

從「爆紅」到「長紅」 保定持續打造城市IP

保定文旅的「出圈」,不僅是城市深厚文化底蘊和旅遊資源的魅力展現,更是「政府主導、文旅牽頭、多部門配合、全市參與」的結果。

保定市委、市政府自2020年以來實施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政策和規劃,如「11258」總體戰略和「十四五」文旅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打造「五個保定」的目標,特別是「文化保定」和「山水保定」的建設,為保定市文化和旅遊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年啟動的「博物館之城」項目,以及2023年強調的「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都顯示出保定市委、市政府對文旅產業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通過持續的投入和創新,保定的文旅吸引力不斷提升。

古蓮花池

此外,保定提煉「和美保定」品牌,融合千年文脈,創新文旅產品。隨著文旅融合的進一步發展,保定正積極探索更多可能性。例如,利用數位技術提升旅遊體驗,打造智慧旅遊景區,讓遊客可以通過虛擬現實(VR)或增強現實(AR)技術親身體驗保定的歷史場景和文化遺產。同時,結合當地特色資源開發新的旅遊產品和服務,如沉浸式劇場演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課程等,為保定文化旅遊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加強與周邊城市的交流合作,共同構建區域文化旅遊圈。

在此期間,保定市文旅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推出文旅活動和惠民舉措,豐富文化旅遊資源和產品;監管部門加強市場秩序管理,確保遊客的安全和權益;保定交警通過加強巡邏、優化應急響應機制等措施,為遊客安全出行保駕護航;市民們熱情好客,積極參與到各項文旅活動服務中,為遊客提供溫馨的服務體驗……這些都成為保定文旅成功的重要推動力。

遊客遊覽西大街

如今,保定這座歷史悠久而又充滿現代氣息的城市,在全國人民的關注下,在央視的鏡頭下,以其獨特的魅力,在持續「出圈」的道路上熠熠生輝。保定也逐步成為人們心中嚮往的旅遊目的地,不斷吸引著更多人來認識這座城市、走進這座城市、最終愛上這座城市。

河北青年報記者趙野 見習記者王鳳濤、王露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aa43acec1f801de17056ea208fcd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