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市民對工傷預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到工傷預防工作中來,2023年12月保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特組織開展了工傷保險政策和工傷預防知識宣傳作品徵集活動。
活動自啟動以來,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眾多投稿作品,經過專業評委的嚴格評選,一批富有創意、內容深刻的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獲得了本次活動的獎項。
本次活動共設短視頻、典型案例和標語口號三個類別賽道。以下將展播典型案例類一等獎(部分)作品。
暖民心解民憂,保障職工權益
康某某建築工人,從事建築工程工作,原就職單位為其辦理了工傷項目參保。2021年4月20日康某某工作過程中摔傷。
治療結束後,康某某就工傷賠償問題與原就職單位產生糾紛。康某某先後向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及人法院提起訴訟。由於用人單位未給其申請工傷認定,康某某本人於2022年4月13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上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於5月26日就康某某摔傷認定為工傷。並於2022年6月7日,確認康某某停工留薪期為9個月。2023年1月6日鑑定為9級傷殘。
由於康某某與原就職單位已產生糾紛。相關賠償問題無法解決,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及人民法院,先後作出裁定及判決,用人單位支付相應的賠償。人民法院判決後,用人單位仍未按判決執行。期間,康某某向人民法院提請強制執行。
康某某工傷認定後,其本人、代理律師及原就職單位工作人員一同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待遇。辦理過程中,康某某工傷認定結果中姓名與身份信息不一致。鑒於此情況,社保經辦機構隨即向上級業務部門提出數據維護申請。信息維護完成後,用單位一直未一直未支付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未給其辦理相關工傷待遇業務,造成康某某一直無法享受到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期間,經辦機構曾多次聯繫告知用人單位,但仍未辦理。8月16日,康某某就工傷保險基金應賠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待遇問題將社保經辦機構提起了行政訴訟。
鑒於康某某的特殊情況,庭審結束後。社保經辦機構專程到上級業務部門就此問題進行請示,並就問題的解決提出建議方案。最終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支持下,確定業務部門以勞動仲裁、法院判決及執行情況為依據,由康某某本人提出申請,辦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工傷保險待遇業務。至此,康某某工傷待遇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康某某工傷待遇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是一種典型的案例。職工發生工傷後,用人單位往往想儘快劃清與受傷職工的界線,少賠償或不賠償,造成受傷職工的權益無法得到及時有效保障。在社保經辦過程中,無法突破經辦規程與業務系統限制,在出現類似用人單位不配合的情況,無法為受傷職工支付相應的待遇。在這種情況下,社保經辦機構在保證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應尊重事實,站在受傷職工的角度去正視問題、思考問題,用換位思考去感受群眾的憂愁。站在保護受傷職工的角度,去敢於擔當、勇於擔當,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問題。以一個社保工作者的角度去分析問題,開拓思維,創新思路去推動社保事業更快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