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餐桌上的米飯越來越白,麵粉越來越精,但營養的缺失也越來越嚴重。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太過精細的飲食攝入,不符合平衡膳食的營養原則。中醫的食養理論有「五穀為養」的說法,意思是五穀雜糧中,粗糧細糧均有它們的營養,搭配著吃才更利於身體健康。
眾所周知,吃粗糧有很多的好處,比如,可以防止肥胖,降三高等。那為什麼人們不喜歡吃呢?主要是因為粗糧的口感比較粗糙,吃起來要比細糧差很多。但如果變換一下做法,對粗糧進行一下簡單的加工,粗糧細做,那口感上就要好很多。
話不多說,今天我就以玉米面為例,給大家介紹一款粗糧細做,玉米面奶香小餅的做法,無水無油,口感香軟,好吃又健康,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準備玉米面粉、小麥麵粉各150克放入面盆中,加入3克酵母、10克白糖,混合均勻。放白糖一是為了提高發酵速度,二是可以增加低味,使做出來的餅香甜適口。
2、準備一碗純牛奶,隔水加熱至30-40度,這個溫度是酵母發酵的最佳溫度,用手摸一下,溫熱不燙手即可。
3、把加熱好的牛奶少量多次地加入到混合好的麵粉中,邊加邊用筷子攪拌,攪拌至全部麵粉成絮狀盆中沒有乾麵粉時,下手和成一個軟硬適中的光滑麵糰,蓋上保鮮膜,放置溫暖的地方醒發至原麵糰2倍大。(因為家裡沒有量杯,牛奶的具體用量我沒有量,反正是以牛奶代水,根據麵粉的具體吸水量,和成一個軟硬適中的麵糰即可。)
4、麵糰發好後,從面盆中取出,放在撒有乾麵粉的案板上揉搓排氣,這個過程儘量久一點,因為把麵糰中發酵產生的氣體排得越乾淨,做出來的麵食越好吃,做包子饅頭也是同一個道理。
5、把揉搓好的麵糰搓成長條,用刀分割成大小均勻的面劑。
6、把分割好的面劑整理一下形狀,用手按壓成圓形的薄餅,儘量按的薄一點,這樣等會烙的時候容易熟。等所有的餅坯都做好後,蒙上保鮮膜二次醒發10-15分鐘。二次醒發的目的是烙出來的餅更鬆軟。
7、提前預熱電餅鐺,把二次醒發後餅坯放入電餅鐺,蓋上蓋子,小火烙至兩分鐘。
8、兩分鐘後,打開蓋子,這時的麵餅因受熱上層開始鼓打包,給麵餅翻個面,繼續小火烙兩分鐘,兩分鐘後,整個麵餅都鼓起來了,這個時候餅就完全烙熟,可以出鍋了。
【成品圖】
這款玉米面餅經過發酵後,使玉米面原本較硬的口感變軟,吃起來非常細膩;而且加入牛奶和面,補充鈣質,營養也更豐富了。
感謝閱讀,我是圍裙媽媽,一個每天戴著圍裙下廚,用心為家人做好每一餐飯的全職媽媽。雖然會得不多,但每一道菜都是用心做的。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