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近日,阿爾及利亞人民軍總參謀長賽義德·謝赫里亞將軍來中國訪問的消息,正在社交媒體上各種流傳。根據阿爾及利亞媒體透露出的信息,謝赫里亞將軍參觀了中國空軍航空兵某部,參觀了中國多家軍工企業,和我方高級將領舉行了會晤,甚至還在預定的行程之外,安排了許多計劃外的行程。
中阿軍事合作基礎好
毫無疑問,關於此次訪問,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國和阿爾及利亞的軍事技術合作。當然在官方媒體沒有報道的情況下,具體情況我們也不便猜測,但從中阿兩國的軍事技術合作歷史來看,兩國在軍事技術上的合作是有非常好的先例的。
「阿德哈弗」級護衛艦
畢竟阿爾及利亞的大批主戰裝備都是從我國進口的:
以阿爾及利亞海軍的情況,阿爾及利亞海軍目前裝備的三艘「阿德哈弗」級護衛艦就是我國製造的C28A型護衛艦,所謂的C28A型護衛艦也就是我軍自用053H3型護衛艦的外貿型號,另外還有6艘F15A型輕型護衛艦實際上就是我軍自用056輕型護衛艦的外貿版本;
再說阿爾及利亞空軍的情況,目前阿爾及利亞手裡有一些「彩虹」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系統,型號有彩虹-3也有彩虹-4,算是我國「彩虹」系列無人機最早的用戶之一,還有消息稱阿爾及利亞已經從我國進口了一批先進的FD-2000型遠程區域防空系統;
又如阿爾及利亞陸軍,阿爾及利亞陸軍的炮兵裝備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產品,比如PLZ-45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SR-5型多管火箭炮系統等,當然阿爾及利亞陸軍的主戰裝備還是以蘇/俄制裝備居多,還有少量的德國製造的裝備作為二線裝備存在。
阿爾及利亞電視台的彩虹4無人機畫面
同時,目前國際軍火市場的變動,也為我國與阿爾及利亞的軍事技術合作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得益於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法國開始從非洲戰略收縮,阿爾及利亞與法國的傳統矛盾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同時北約國家目前呈現出越來越強的抱團取暖的傾向,這導致阿爾及利亞的一個傳統軍備進口國德國,可能很難繼續再向阿爾及利亞提供武器裝備。何況德制武器裝備、尤其是地面武器裝備精工細作的製造特點,也很難符合阿爾及利亞軍隊打大仗的客觀需要;
二是俄烏軍事衝突在一年之內應該難以結束,我們之前做的推算認為烏克蘭軍隊可能要等到2024年下半年,2025年初才能出現頹勢,在此基礎上可能會帶來投降停戰的結果。隨後俄軍必然會有一個持續數年的擴軍應對北約、補充戰損裝備的過程,這使得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可能要優先供應給本國軍隊的需求,相應的出口量可能會有所下降。
因此,這兩個因素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阿爾及利亞從北約體系國家獲取軍事裝備的能力,可能會因為陣營對抗的加劇和北約國家普遍的去工業化,而下降到一個較低的水平。而從俄羅斯獲取軍事裝備的能力,又會因為俄羅斯軍事戰略的調整和面臨的急迫作戰任務,也下降到一個較低的水平。這兩個較低的水平綜合起來,事實上為我國武器裝備打開阿爾及利亞武器市場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機會。
阿軍的需求
既然如此,阿爾及利亞三軍可能需要哪些武器裝備呢?其實還是蠻多的,咱們分軍種來依次說明。
阿爾及利亞海軍的主戰裝備其實不缺,畢竟阿爾及利亞海軍又不指望戰時和法國海軍爭奪制海權。那點護衛艦能掩護阿爾及利亞海岸安全,並在阿爾及利亞空軍戰鬥機作戰半徑的掩護下行動就不錯了,你給它再大的軍艦,說真的它怎麼用也不清楚。大伊萬認為對阿爾及利亞海軍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怎麼打法國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在這個問題上,你給它些岸基反艦飛彈,或者讓它具備較強的航空制海能力,都遠比給它水面艦艇的成本低,效費比高。但更為重要的是,怎樣確保阿爾及利亞能夠對地中海西部海域的監視和目標識別,才是最主要的問題,也就是我們不僅要賣體系前端,還要賣態勢感知系統。
阿爾及利亞陸軍呢?阿爾及利亞陸軍要置辦的東西可就多了,目前阿爾及利亞陸軍在裝備上的問題有這樣幾個:
一是部分主戰坦克性能老舊。阿爾及利亞陸軍最先進的坦克是數百輛T-90S,然後是1000餘台T-72M1/M1M,還有600多台T-55和T-62等等,這些坦克其實也就T-90S尚可一戰。無論是T-72M/M1還是T-55、T-62,該升級的要升級,該淘汰的要淘汰了,在俄軍急著搓不出新的T-90M的情況下,咱們的國產主戰坦克這機會不就來了嘛;
二是炮兵部隊自行化率不高。阿爾及利亞陸軍目前裝備的自行火炮只有50多門PLZ-45和75門2S3。這麼龐大的陸軍部隊,軍屬155/152毫米自行炮的數量居然只有20個連,怎麼說都說不過去,而且阿爾及利亞陸軍的自行炮還是兩種口徑並存,152和155都有,這都不符合裝備發展的客觀規律,早該給它換掉了;
三是步兵戰車數量很少。阿爾及利亞陸軍正處於從BMP-1/2到BMP-3過渡的這個階段,同樣是被特別軍事行動給打斷了,而且阿陸軍的BMP-1/2數量太少,就一千輛出頭。這個裝備特徵讓我們想到的是印度陸軍,少量精銳機械化部隊具備機動進攻能力,其餘的部隊都是靠一個坦克營混日子的填線部隊。要改變這種狀況,阿爾及利亞陸軍提高步兵戰車的購買數量是必須的。
至於阿爾及利亞空軍和防空軍,那潛力就更大了。阿爾及利亞亞空軍的裝備短板還是蠻多的:手裡邊有將近60架蘇-30MKA和40架蘇-34,但是較為缺乏性能較好的截擊機,阿爾及利亞原本打算是用米格-29M2來解決問題。但是米格-29M2那是在米格局最慘的時候推出來的騙銀子項目,性能屬於不提也罷,甚至還出現過阿爾及利亞空軍怒而退貨的事情。以阿爾及利亞空軍對航空兵的運用,其實是偏蘇式的,那麼前線航空兵缺少一款截擊機就是一個很要命的事情了。同時阿爾及利亞空軍的規模其實已經不小了,一百多架先進三代機,卻沒有預警機,對於整個作戰體系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短板。更不用說可能存在的自動化作戰指揮、任務規劃系統的缺失了,這些缺失的部隊,只要阿爾及利亞想搞,我們就有把握給它彌補上去,真正讓阿爾及利亞空軍的戰鬥力完成整合,再邁上一個台階。
相比較阿爾及利亞的陸海空三軍,阿爾及利亞防空軍的問題是比較大的。主要問題在於防空火力嚴重缺乏層次,阿爾及利亞目前防空部隊主戰裝備是8個營的S-300PMU1,且不說這種S-300的老型號現在是否落後了。阿爾及利亞在S-300往下的裝備,直接就到了鎧甲-S1了,這款要地防空裝備也就能夠掩護S-300和FD-2000,火力嚴重缺乏層次,尤其缺乏兩種武器,其一是中程區域防空系統,其二則是可以掩護師級戰術兵團、可以在行進中開火的野戰防空系統。
從前者的角度來說,阿爾及利亞陸軍現在極度需要類似於「山毛櫸-M2」這樣的野戰防空系統,沒有「山毛櫸」最好也應該找一些平替。而從後者的角度來說,阿爾及利亞陸軍則急需類似於9M331「道爾-M1」這種野戰防空系統,這樣既可以在S-300/FD-2000和鎧甲-S1之間形成火力層次,又可以極大地改善阿爾及利亞野戰防空部隊對其戰役、戰術兵團實施直接掩護的能力,是解決阿爾及利亞防空軍裝備問題的最佳方案。
當然,和空軍的問題一樣,阿爾及利亞防空軍現在急需的也是搭建作戰體系,這遠遠不是買一點先進的作戰裝備就能解決的。事實上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在軍備建設上重單件裝備,輕作戰體系,這問題一直以來都非常嚴重。而這些問題則正好是西方國家樂見的,一方面可以憑藉出售裝備大賺一筆,另一方面真發生衝突的時候,這種缺乏體系支撐的裝備戰鬥力是不咋樣的。
阿爾及利亞網友製圖
因此對於我們來說,如果希望阿爾及利亞人民能夠真的掌握自己的命運,在非洲馬格里布地區能夠占有一席之地,那麼,我們的最佳選擇,就是不只賣裝備,更要賣體系。不止要把單件裝備交給阿爾及利亞,更要幫助阿爾及利亞搭建起一個堪用的、符合其客觀需要的作戰體系出來。這樣一方面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我國對其軍貿的威力,另一方面才能發揮出阿爾及利亞本國在非洲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對於我們來說,賣體系優先,體系比裝備更重要,或者說體系和裝備並重,應該是對阿軍售最為基本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