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崛起,加之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小眾汽車品牌在華的生存境況愈發嚴峻,前不久三菱汽車已經被國內汽車市場淘汰出局,下一位會否是斯巴魯便成為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近日斯巴魯又走進了我們視野,其計劃在即將開幕的廣州車展公布森林人STI Sport上市價格,新車型憑藉運動的視覺設計和出色的駕控性能吸引了不少人關注。但是,考慮到斯巴魯在華的成績日漸式微,森林人STI Sport很有可能會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目前斯巴魯頑疾纏身,亟需想辦法破局。
斯巴魯如何一身頑疾?
在汽車市場上,斯巴魯是一個傳奇品牌,旗下經過賽道實戰檢驗的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對稱全時四驅系統聞名於全球,車型也以出色的駕控性能著稱。這次打造的森林人STI Sport也一樣,搭載了由STI專業調教的SFRD減振器,能提升車輛過彎響應性和行駛穩定性。
而STI Sport Plus版本還有STI自適應前頂巴、STI自適應前阻尼杆以及STI自適應後阻尼杆等STI Plus套件,三款自適應性能配件均為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同款,並且由STI團隊專業開發,能進一步提升車輛的操控表現。
可以說,斯巴魯對於運動駕控性能的追求是純粹的,也是執著的。然而正因為這份執著,加速了斯巴魯在華的衰落速度。曾經在2009年,斯巴魯在華銷量達到了巔峰期的3.5萬輛,成為當年增長最快的進口車品牌之一。2010年和2011年,斯巴魯在中國的年銷量更是穩定在5萬輛以上。儘管與奔馳、寶馬等熱門進口車相比有明顯差距,但是斯巴魯已經成功打開中國市場,並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當時,斯巴魯的強勁動力、精準操控等特殊也是深入人心。
轉折點出現在2015年,斯巴魯在2015年至2022年銷量分別為4.7萬輛、4.5萬輛、3.1萬輛、2.5萬輛、2.5萬輛、2.2萬輛、1.7萬輛、1.1萬輛。為了提高銷售量,在2018年,斯巴魯中國拿出超2億元人民幣對經銷商進行了補貼,甚至加上2019年BRZ的回歸也沒有挽救頹勢。
至於斯巴魯在華銷量衰落的原因,與其小眾的運動定位有關聯。縱觀國內汽車市場,不少車企也推出了主打駕控的車型,但是這類車型普遍欠缺實用性,比如舒適性欠缺、能耗高、空間小等,最終市場成績跟主打家用的車型相差甚遠。
斯巴魯的車型也一樣,雖然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四驅系統能帶來更好的駕駛樂趣,但是水平對置發動機對於輔料的要求比較高,除了需要加註高標號的汽油,機油、冷卻液等都有高標準,對於維修技術的要求較高,維護費用也比其他日系車更高,同時四驅系統也使得車輛油耗和養車費用均有所增加,甚至車輛製造成本也更高,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是高昂的售價,斯巴魯旗下車型的價格基本在20萬元以上。
現在隨著各大品牌漸漸國產化,昔日難以高攀的豪華品牌,也漸漸變得親民,斯巴魯進口車的身份也逐漸不吃香。新能源車的強勢發展,更是讓斯巴魯這類傳統車企的市場空間不斷收縮。現在新能源車時代,斯巴魯的電動化轉型速度也比較緩慢,第一款電動車型在2022年才面世,在電動車的大潮中,這無疑讓它立於不利之地。
未來還能走回巔峰位置?
當初斯巴魯在華能獲得好成績還因為國內汽車市場可選的運動車型不多,如今得益於自主車企的發展,駕控性能已經不是奢侈品,長安UN-V、影豹R、領克03+/領克03++等主打運動風的自主轎車不僅有不錯的駕控樂趣,還有豐富的配置和較低的價格,這將會對斯巴魯的燃油車業務造成不小的衝擊。
新能源車業務板塊上,斯巴魯的積極度也不高。根據規劃,斯巴魯將從2028年開始,每年生產40萬輛電動汽車。同時,斯巴魯將於2027年前在日本大泉工廠增加一條電動車專用的生產線。到2030年,斯巴魯全系車型將實現電氣化。這一規劃看起來規模龐大,但電動車市場變化十分快速,斯巴魯的這一長遠目標能否實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目前來看,斯巴魯僅有一款純電動車型SOLTERRA,它是基於e-Subaru全球平台打造的首款電動SUV。據悉,斯巴魯將推出一款三排座椅的純電SUV,2025年初在美國肯塔基州的工廠生產。而這款車也將會有豐田的姊妹版車型,可能會命名為bZ5X。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斯巴魯還申請註冊了STe商標,這一商標或許預示著,斯巴魯在電力驅動時代仍將推出高性能版本車型,STI徽章未來也許會被STe所取代。未來如果翼豹推出純電繼任車型,STe商標大機率將得以應用。
顯然,新能源車布局少、發力的時間節點晚等等都將會是斯巴魯在電氣化時代發展的桎梏,並且轉型電動化以後,斯巴魯的全時四驅和水平對置兩大亮點將不復存在,如果新能源產品沒有其他更亮眼的特點,那麼電動化的斯巴魯想要重回巔峰位置,難度也不小。
斯巴魯成也駕控性能,敗也駕控性能,不符合主流市場用戶需求的車型,終究無法獲得持續的市場增量。要想發展好中國市場,斯巴魯要對自身進行徹底的改革了。如今新能源車市場還處於階段,儘管入局者多,但機遇也不少,若斯巴魯能夠針對市場需求推出更實用的車型,同時加大服務渠道的建設,或許還能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否則只有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