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喝酒」改變的巴西汽車業,帶給中國車企什麼機會?

2024-05-14   正解局

原標題:被「喝酒」改變的巴西汽車業,帶給中國車企什麼機會?

最近,外媒報道,中國電動汽車份額在巴西飆升,動搖了國際汽車巨頭的主導地位。

巴西汽車市場比較特殊,85%以上的汽車喝酒。

這為中國車企創造了什麼機會?

汽車喝酒,很多讀者應該不陌生。

這裡的喝酒,指的是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是在普通的無鉛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物燃料乙醇。

乙醇汽油的一大好處是,有利於減少PM2.5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2011年,我國開始在河北、天津、山東、山西、河南等省份試點乙醇汽油。

加油站裡帶有「E10」的汽油標號,就是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的乙醇汽油。

加油站里的乙醇汽油

2020年底,出於各種原因,我國叫停了乙醇汽油的推廣。

從全球範圍內看,巴西是推廣乙醇汽油最激進的國家。

巴西是世界上最早通過立法手段強制推廣車用乙醇汽油的國家。

在巴西,大部分加油站都會提供3種燃料,即標準乙醇、燃料乙醇(體積濃度達到99.5%以上的無水乙醇)以及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按乙醇所占百分比來命名,例如乙醇占比10%的乙醇汽油叫做E10,乙醇占比20%的乙醇汽油叫做E20。

也就是說,巴西基本上已經不供應純汽油。

這一「奇葩」規定,也重塑了巴西的汽車行業。

巴西2023年汽車銷量排行榜中,菲亞特、大眾、通用雪佛蘭、豐田、現代位列前五。

巴西2023年汽車銷量排行榜

這些國際汽車巨頭在巴西暢銷的菲亞特Strada、大眾Polo、雪佛蘭Onyx和現代HB20等車型,都是可使用燃料乙醇也可使用乙醇汽油的「靈活燃料」汽車。

近年來,巴西生產的85%以上汽車都是「靈活燃料」汽車。

雖然乙醇汽油在環保上有優勢,但並非國際市場主流。

巴西為何如此青睞?

主要原因是巴西被石油傷害過。

別看現在的巴西是石油大國,每天產油421萬桶躋身十大石油生產國之列。

2023年世界十大石油生產國

但要知道,在1970年代之前,巴西因缺乏海上採油技術,國內石油生產不足,90%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

1973年,世界爆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

原油價格暴漲,讓巴西經濟遭受重創。

痛定思痛,巴西政府決心減少石油消費,降低對石油的依賴。

問題是如何減少?

巴西政府的思路是,發展乙醇為代表的生物燃料,以替代石油。

生物燃料,主要是從甘蔗、木薯等油料作物中提取。

巴西正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種植國,種植面積約1000萬公頃,總產量在6億噸左右。

另據巴西農業部研究,巴西地域遼闊,雨量充足,大部分地區都適宜種植甘蔗、大豆、油棕櫚等油料作物,僅在亞馬孫地區,適宜種植油棕櫚的土地就達5000萬公頃。

這便是巴西政府發展乙醇的最大底氣。

1973年,巴西將發展乙醇燃料上升到國家戰略,2年後推出國家乙醇燃料計劃,鼓勵利用甘蔗生產乙醇以替代石油,拉開了發展生物燃料的序幕。

巴西乙醇廠分布

十年間成效顯著,1985年底,巴西的乙醇產量就從1975年的7.4億升增長至105億升,占全球總量的80%。

1986年至2002年,受政治、國際糖價等影響,巴西乙醇戰略進入低谷期。

2003年後,又開始走向復興,能喝酒的汽車又成為巴西的主流。

今天,巴西是全球第二大乙醇燃料生產國和消費國,生產的85%以上汽車都是「靈活燃料」汽車。

巴西乙醇燃料汽車銷量發展歷程

推廣乙醇燃料,為巴西帶來了諸多好處。

不僅減少了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節省了數百億美元的外匯,還形成了從農作物種植、乙醇生產、汽車製造等完整的產業鏈,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對穩定農民就業和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巴西汽車燒乙醇,和中國車企有什麼關係?

這就得提巴西發展乙醇的另一個好處,環保。

綜合各種環境污染指數,乙醇汽車對環境的污染程度約為汽油汽車的30%。

據統計,1979-1995年間,僅乙醇汽車和在汽油中添加乙醇這兩項措施讓巴西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6500萬噸。

巴西街頭帶有「FLEX」標識的乙醇汽車

發展乙醇,為巴西環保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培養了巴西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其實,乙醇汽車也算是一種新能源汽車。

從這個角度看,乙醇汽車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巴西提前培育了市場,奠定了基礎。

此前,畢馬威的一項調研顯示,有89.7%的巴西人都希望擁有電動汽車。

這表明,電動車已經占領了巴西消費者的心智。

巴西是南美第一、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

2023年,巴西汽車產量、銷量雙雙突破230萬輛,是中國車企不應忽視的市場。

2023年各國汽車產量和銷量前10名

巴西發展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氣候上,巴西屬於熱帶國家,全年平均氣溫在20-28℃,非常適合發展電動車。

資源上,巴西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儲量豐富的礦產達50餘種,涵蓋了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所需的主要原材料。

50年前,巴西敢為天下先,大力發展乙醇汽車的出發點是本國豐富的農業資源。

順著這個思路看,擁有豐富礦產資源的巴西,發展電動車幾乎是一種必然選擇。

早在2018年,巴西政府就開始實行「Rota 2030」規劃,提出「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要占巴西汽車總銷量30%」的目標,出台各項扶持政策。

今年年初,巴西政府又推出了「Mover」計劃,預計5年內,向符合條件的車企提供共190億雷亞爾的稅收優惠,激勵汽車行業加快技術創新和脫碳進程。

由此可見,巴西對電動車的態度很積極。

巴西大力發展電動車,為中國車企創造了機會。

巴西電動車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巴西輕型電動汽車銷量近9.4萬輛,同比2022年增長91%,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1-4月,巴西共銷售轎車和輕型商用車69.13萬輛,同比增長17.49%。

其中,中國汽車銷售為4.79萬輛。

絕對值雖然不高,但較去年猛增了7倍。

巴西2024年1-4月汽車銷售品牌榜

中國品牌汽車的銷量,正是靠電動汽車拉動的。

可以說,中國車企正憑藉電動車優勢,搶占國際巨頭在巴西的市場份額。

另一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趨勢,今年第一季度,巴西乘用車進口中,40%來自中國,大部分為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僅靠出口,中國車企難以在巴西站穩腳跟。

這是因為,今年開始,巴西將恢復對進口電動汽車徵稅,未來將逐步提高關稅至35%。

巴西政府希望通過高關稅,扶持本土電動汽車產業。

目前,通用、大眾、現代、豐田、Stellantis等跨國車企,先後宣布在巴西投資設廠。

對此,中國車企必須跟進,加快在巴西本土化,才能維持競爭力。

比亞迪宣布,將加碼位於巴西巴伊亞州工廠的投資,最早將於今年底投入運營,預計未來年產汽車30萬輛。

比亞迪位於巴西的電池工廠

奇瑞是首家在巴西投資建廠的中國車企,已對巴西工廠進行大規模翻新,以適應電氣化車型的生產。

長城汽車於2022年正式收購了奔馳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正在對生產線進行現代化改造和擴建,未來還將投資超100億雷亞爾(約合137億元人民幣)用於深化本地產業鏈布局。

國際巨頭守擂台,中國車企打擂台,巴西將成為中國車企與國際巨頭「面對面、硬碰硬」的第一個海外市場。

中國車企在巴西的本土化經營,將為中國企業出海積累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