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護理、剪髮、話療……她是雷神山全能戰士

2020-04-07     大觀新聞

秦維,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一科護士長,曾獲評2012年遼寧省我最喜愛的健康衛士、大連市衛生系統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洶湧而來的疫情,有著27年護理經驗和15年黨齡的秦維,2月8日,主動請纓,作為第三批大連醫療隊隊員出戰武漢。


「吃得好,睡得好,終於可以放鬆下來了。」4月1日集中休整第二天,秦維說,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的50天,就像做夢一樣,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剛走進雷神山時的心情、首位患者出院的情景、與最高齡胡奶奶的對話……這些都仿佛是在昨天。除了累,更多的是欣慰。我們只是在祖國需要時,盡了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一名醫務工作者應盡的義務。在做短暫的休整後,我會繼續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祖國需要,我們必定:若有戰,招必回,戰必勝!」


她總是身體力行沖在最前面

2月11日,距離雷神山醫院A10病區開診還有兩天時間了。然而,讓隊員們沒想到的是,病區卻是狼藉一片,設備沒安裝、物資沒到位……作為病區的護士長,秦維當時的腦海中只有一個字「干」。

她帶領護士們清掃衛生、請領物資、布置科室,並按照7S管理原則迅速將病區安置妥當,此時汗水早已濕透她的衣褲。他們僅僅用了不到36個小時,病區就煥然一新。

2月13日晚7時30分,大連二隊第一組隊員正式進駐A10病區,開始接收第一批患者。

穿好防護服,準備投入「戰鬥」。

隊員王玥說:「有患者需要做處置,我要去的時候秦維護士長卻攔下了我,我說我可以的,她搖了搖頭說『我得了解患者情況』。看著她蹣跚的腳步,我好想抱抱她,從驗收病房開始,她就幾乎沒有休息,千頭萬緒的事情她都要負責。」可是,當天晚上,秦維還是連續在病區(艙)內工作了8小時,出病區(艙)時,護目鏡已完全被霧氣遮擋,隔離衣已完全濕透……但是,她沒有吭一聲。

作為病區護士長,秦維用擔當踐行了初心和使命,她用行動詮釋著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從病區成立開始,她就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早晨按時搭乘首趟班車前往醫院。


從科室行政管理到病區護理管理,她都身體力行,親力親為。


科室管理中,她成立質控、責護、宣傳等管理小組,以「零感染」為原則,嚴格重視防護和消毒隔離工作。


病房管理中,她創新護理服務模式,提倡優質護理服務,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實施全程優質護理,營造了舒適、溫馨、和諧的氛圍。

患者的治癒是對她最大鼓勵

3月1日,98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胡奶奶康復出院,她也是雷神山醫院最高齡的患者。

「剛入院時胡奶奶不太愛說話,精神狀態也不太好,也不太想吃東西,醫護人員拿出自己的牛奶,還有一些營養品一口一口地喂她,幫助她增強身體抵抗力。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還推她到外走廊的窗邊曬曬太陽,鼓勵她。老人仰頭看著,眼神里那種對陽光的渴望,對生命的渴望,給人一種力量,我印象特別深刻。」


秦維說,出院前胡奶奶的女兒再三感謝醫護人員,這讓他們很受鼓舞,「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我們從不懼怕,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擔負著一個國和無數個家的期望。」

她每日都要深入病區(艙)進行醫護一體化查房,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導;她為患有輕微抑鬱的孫女士打開心結,增加治療的信心。


她為頭髮打結的患者修剪髮型,汗水打濕了防護服卻不在意。






她帶著患者在外走廊做功能鍛鍊,為了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

她組織護士們進行感控培訓,悉心指導不遺漏任何一個環節……


就這樣,她在雷神山醫院堅守了50天。

隔離結束後,最大的願望是陪伴女兒迎接中考。

正如秦維給女兒的信里寫的那樣:「媽媽是黨員,要聽從黨的召喚,黨和國家需要時,黨員要衝在最前面。希望你能認真努力學習,像媽媽守護雷神山一樣,守護住自己的夢想!今天我們的暫時分離,是為了明天千家萬戶團圓相聚!」


來源:大連晚報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麗霞

圖片視頻: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編輯:一霏、蘇昕

美編:王蕊、秋菊

校對:秦臻、王濤

責編:孟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pO_WHEBrZ4kL1ViBv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