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佑生:黃鶴樓上望荊楚
作者:
來源:
詩人簡介
劉佑生,中國鄉土詩人編委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終生享榮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
黃鶴樓上望荊楚
劉佑生
荊楚大地,
九省通衢接八方;
兩水相擁,
千湖碧波盪大江。
五千年文明,
楚辭楚歌詩流淌:
百年大變革,
首義鐵軍伐武昌……
啊!荊楚大地,
這是荷花盛開的地方,
這是山清水秀的家鄉……
東望徽派銜吳越,
雪山九道流黃雲。
孤帆遠影,
好為詩仙謠,
手持綠杖送故人。
赤壁懷古,
鐵板唱大風,
東坡詞章嬋娟鳴。
本草綱目,
懸壺救世人,
辯證行醫李時珍。
以夷制夷,
洋務漢陽造,
香帥力挽民族林。
家國一統,
一多慧眼明,
七子之歌吟到今……
南銜贛水接瀟湘,
洞庭波涌文脈騰。
茅門製法,
和氏三璞到郢城;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楚國興;
屈子離騷,
千年獨響斯為民:
上下求索,
長路漫漫鑄楚魂。
唐人烏林,杜牧言東風,
羽扇綸巾,籌謀淚滿襟。
居正改革,鐵碗鑄大明。
江波湧起,
賀龍紅軍救窮人,
洪湖浪聲,
一呼百應春來臨……
西承巴渝,白帝神女峰。
蜀道鬼城,石令碑矗聳。
遙想當年王昭君,
一曲琵琶過猇亭,
淚雨如濤漫草原,
江水滲透馬蹄琴。
江水騰,歲月情,
太白孤舟奮,
乘風破浪千里到江陵:
夢得嗚不平,
穿過楚水巴山江雨淋;
元九溯江上,
道盡人緣生死離別情;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不是雲,山川雄,
石碑鐵軍御倭江水紅。
一寸山河一滴血,
凱旋奏過千秋萬代崇。
萬代崇,水似雲,
土家山寨女兒純。
么妹子的龍船調,
多少男兒動真情;
伴著清江號子響,
喝酒摔碗正風行。
正風行,兆安寧,
大江壩,葛洲壩,
紅了宜橙,暖遍人心……
北望豫晉,八百里秦川,
漢水曲折,涓涓鑿京山。
襄河是楚人,
文明的搖籃,
一路奔騰,一路洞穿,
美妝丹江,襄陽古城燦燦,
綠肥荊州,沔陽三蒸冉冉。
漢水流到那裡,
那裡生命歡歡。
炎皇嘗百草,
神農山上攀。
編鐘韻迴蕩,
雄風唱遍雞公山。
雞公山,大別山,
古有花木蘭,
今世卾豫皖;
紅軍數百將軍自紅安,
苦難輝煌初心戀河川。
戀河川,自浩然,
山水田園詩多芳,
一曲春眠不覺曉,
引來詩聖喜若狂,
青春作伴好還鄉……
樂天楚山碧岩岩,
寫盡漢水碧湯湯。
漢水一路茫茫,
富了兩漢武昌。
黃鶴樓,鸚鵡洲,
賢人志士文墨流芳。
伯牙琴音,走出國門,
天南地北覓來無數知音。
毛潤之沉沉一線,
茫茫九派千古唱,
風吹浪打,閒庭信步,
憂國憂民終成大國氣象……
黃鶴樓上望楚天,
承前啟後浪花連;
大橋如彩虹飛架南北,
高峽變平湖夢舞翩翩;
南水北調展國家氣派,
高鐵高速暢通更向前:
神農林濤連海天,
九宮竹海綠如泉:
大別杜鵑紅,
武當月牙淺;
夷陵江水越黃石,
江漢湯圓天沔甜;
小米人人有,
泰康戶戶圓……
登斯樓也,大江浩浩蕩蕩,
致良知啊!官吏拳拳天天…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云"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黃雲萬里動秋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綠玉杖,鑲有綠玉的杖,傳為仙人所用。
香帥,指張之洞,晚清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世人稱之為香帥,創辦漢陽兵工廠等現代官督民辦企業。抗日時期,國共軍隊均大量使用「漢洋造"。
一多,指聞一多,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詩人、學者,以《七子之歌》聞名於世。
楚制茅門,楚國法律規定,文武百官包括王親必須步行進宮,違者斬車夫。一日,楚太子有急事驅車沖了茅門,執法官斬了車夫。太子到莊王面前告狀,莊王問明原委教訓了太子。史稱茅門執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卞抱璞石,指楚人卞和發現一塊美玉,獻楚厲王,王不識,怒砍其左腿。厲王死,武王登基,卞又獻玉,不識又被砍去右腳。武王逝,文王當政,卞長哭。文王命工匠去掉玉表之石質,果然是無價之寶。當場賜名"和氏壁。"
烏林,在湖北洪湖長江北,三國古戰場,曹操屯兵在此;江南為赤壁。唐人杜牧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夢得,指唐代豪放派詩人劉禹錫,一生流放二十三次。在巴楚,釆風民樂,寫下傳世作品巜竹枝詞》。
元九,指元稹,因在家中兄妹中排第九,故白居易稱之為元九。唐人皆習之。
浩然,指孟浩然,唐代山水詩派代表,亦稱孟山人。終生居襄陽。
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游襄陽懷孟浩然》詩云:"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極力推崇孟之山水詩。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