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基金申購交易日均增長400% 疫情又帶火網際網路理財?

2020-02-19     電商報

正所謂,危機之中往往伴隨著機遇。突如其來的疫情,將人們宅在家中,相應地,各種消費渠道都轉移到線上,為網際網路的消費帶來可觀的流量,生鮮電商、網際網路醫療、線上辦公都迎來了各自的流量洪峰,似乎網際網路理財是下一個「寵兒」。

疫情也使得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等產品的投資方式正在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用戶選擇在線理財的方式對抗疫情帶來的變化。2月19日,《電商報》從支付寶獲悉,2月4日後,支付寶上存款理財產品銷售增長超100%,基金申購交易日均增長400%。

數據顯示,節後支付寶上理財用戶交易活躍度明顯,持倉訪問量和市場資訊訪問量較節前都有一倍的增長。

「我們發現,不少用戶在疫情期間不能出門也沒法消費,會選擇把資金轉去做一些穩健型的理財」。據螞蟻財富運營負責人梁景瑞介紹,近期推出一些收益在4%以上的定期產品,每天上架後很快銷售一空,「存款」理財產品增長超過100%。

《電商報》還注意到,疫情發生後,各金融機構都加大力度布局線上金融服務。多家銀行調整了線下網點營業數量和時間,銀行理財的傳統線下營銷活動也逐漸向線上轉移,不少銀行開始指導客戶使用手機APP購買理財產品。

更值得關注的是,銀保監會針對近期重點工作事項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的通知》指出,要加強科技應用,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比如,提高線上金融服務效率。各銀行保險機構要積極推廣線上業務,強化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服務管理和保障,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務。

這樣一來,經過差不多1個的月隔離時間,可以培養用戶的線上理財習慣,對於支付寶這樣的頭部品牌來說,可以吸納更多的活躍用戶,網際網路理財有望迎來一波流量紅利。但並不意味這線上理財真正火了。

因為,在2月3日金融市場恢復交易,受疫情影響,三大指數開盤集體下跌,板塊大面積飄綠,各大指數跌幅均在6%-10%之間,各大指數估值大幅下行,性價比急劇提升。

而在市場大幅下行之後,外資、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紛紛開啟了大幅買入,市場連續上行,創業板指甚至不斷創出新高,散戶對科技成長板塊的追逐增加;加之,節後很多新發基金開始募集,投資者情緒被激發。

不過儘管如此,本次疫情帶來的流量紅利是網際網路理財企業低成本獲客的好時機,如何「教育」用戶,優化使用體驗是增大用戶粘性的關鍵。

在這方面,支付寶率先發揮行業頭部品牌的優勢。2月18日起,工行、農行在內的30家金融機構將把自己的近百支爆款存款、基金產品等搬上了支付寶「理財周」,用戶打開支付寶可在線選擇。

據悉,目前支付寶已經與超過300家基金、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展開合作,除了接入存款、養老險、銀行理財等全資管品類外,還搭建豐富的服務場景,用戶在理財的任何階段都能夠獲得專業機構、理財專家、社區內容等提供的針對性服務。

螞蟻金服數字金融事業群總裁黃浩表示:「我們將與金融機構一起,讓所有用戶享受到過去只有20%的高端用戶才能享受到的理財服務」。

網際網路金融能不能真正火起來?且將答案交給時間。

作者:電商報 高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dK1XnAB3uTiws8KIS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