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軍武菌
根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港媒的報道,近日,印度海軍相關知情人士透露了印度海軍準備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艦的計劃。據悉,印度海軍的第二艘國產航母的採購計劃已經被印度政府相關機構批准,這艘新航母排水量為4.5萬噸,具備搭載28架艦載機的能力。
印度海軍第一艘自行建造的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滿載排水量4萬噸
結合未來印度海軍在其遠海海域部署艦隊的發展規劃,這艘新航母未來在印度海軍的定位中或許也是一艘遠洋型的航母。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大家也都發現了,就是這艘航母的4.5萬噸排水量實在是太小了,要知道,美國海軍服役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滿載排水量都能達到5萬噸左右。
也就是說,承載著印度海軍「雄心壯志」的第二艘航母的排水量僅僅是和重型兩棲攻擊艦是一個級別的。而作為一款輕型航母,該航母的作戰定位和印度海軍發展戰略幾乎不怎麼相關。要知道,美國海軍作為這個世界航母的最資深玩家,給予輕型航母的作戰定位是緩解美國海軍的戰略壓力,它主要執行的是低烈度的作戰任務。
印度海軍現役的「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的排水量也是4.5萬噸左右,印度海軍下一艘國產航母發展規劃完全沒體現出印度海軍以及其軍工實力的進步
除此之外,根據西方現代海戰思想中對輕型航母的相關論述來看,在現代海戰中,輕型航母適合與重型航母組成聯合編隊,強化己方部隊的空中艦載機力量。注意,其發揮的作用只是強化,也就是說,輕型航母在現代戰爭中就是一款輔助型裝備。
現代輕型航母的另一款代表作——英國海軍無敵級航母
而曾經盛極一時的蘇聯紅海軍就是這麼使用輕型航母的,以大家都熟知的「基輔」級輕型航母為例,該航母的排水量為4萬噸左右,和印度第二艘國產航母是同一個級別的,當然,這種航母蘇聯海軍也只是把它當作核潛艇部隊的「帶刀護衛」,其作戰定位類似於今天的護衛艦,發揮的作用就是使用艦載機保護己方的核潛艇。
當然,這個輕型航母的使用思路放在美國海軍身上也不例外,美國海軍的各種重型兩棲攻擊艦也踐行了這種作戰思想,這些重型兩攻都是作為其航母編隊中,為己方海軍核動力航母提供配套的輔助力量,這種重型兩攻若是作為艦艇編隊的主力出現,面對的國家一般都是不具備成體系防空以及反艦能力的。
在搭載F-35B之前,美國海軍的重型兩棲攻擊艦搭載主力都是鷂式戰機,這種中輕型戰機雖具備一定的制海制空能力,但是其發揮的作用仍然無法和重型艦載戰鬥機相提並論
更何況,輕型航母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缺點,就是這種輕型航母沒辦法搭載重型戰鬥機,畢竟對於重型戰鬥機來說,它起飛至少需要寬長的甲板或者是彈射系統,考慮到輕型航母目前還沒辦法搭載彈射系統,因此,對於印度海軍來說,其艦載機的航程肯定會因此受到限制。
畢竟,無論是蘇聯時期基輔級輕型航母,還是現在美海軍充當輕型航母的重型兩棲攻擊艦,其搭載的戰機航程都非常有限。要知道,美海軍兩棲攻擊艦搭載的F-35B的作戰半徑僅僅為1000公里左右,所以,美海軍也只能讓搭載F-35B的兩棲攻擊艦執行掩護登陸部隊登陸的作戰任務。
考慮到兩棲攻擊艦甲板長度的影響,F-35B只能運用垂直降落的方式在兩棲攻擊艦上的甲板降落,這種降落方式特別耗費油料,也極大地限制了其戰機的載彈量
這樣一來,輕型航母大機率只能在現代各種遠程反艦飛彈的射程內活動了,再加上其龐大的體量,在戰時非常容易成為反艦類制導武器的「移動標靶」,所以,若作為主力出動,敵對方的各種反介入以及反拒止作戰系統能夠對輕型航母形成效果良好的作戰壓制,導致其作戰範圍其實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
所以,若要充當主力作戰,輕型航母很有可能只能適合小範圍武裝衝突、治安戰這種作戰強度極其有限的類型。不適合充當地區作戰的戰略級主力,因此,以輕型航母為海軍主力的國家很多都為沒有地區或者全球爭霸的作戰需求,比如巴西和泰國就是如此。
美國海軍在對我國「耀武揚威」的時候,其編隊中的兩棲攻擊艦一般都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現,美海軍「威懾」我國的主力裝備一般都為10萬噸排水量的核動力航母
同樣,在上個世紀我國要發展航母的時候,考慮到當時我國技術儲備的不足,我國曾經一度還真的想先發展輕型航母,畢竟當時我國也引進了「基輔」級航母,但是最後發現,這種輕型航母確實和我們藍水海軍的戰略規劃理念相悖,我們最終放棄了以「基輔」級航母為藍本構建我們的航母作戰編隊。
而印度海軍在海軍的發展規劃方面和我國還是相似的,要知道,作為一個意圖讓「日不落帝國榮光great again」的大國,印度政府是要將其海軍打造成一支實力卓絕的遠洋海軍,未來它要在印度洋地區處於主導的地位。根據印度海軍的設想,未來印度海軍若在印度洋對抗我們的時候,印度海軍將會具備一定的作戰優勢。
基輔級航母作戰定位和今天的護衛艦類似,其核心作用就是拒止敵方反潛部隊,不是一款進攻型裝備,而我國海軍的發展道路卻是要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的航母戰鬥群,所以這類航母對於我國來說發揮的最大價值就是為我國軍工體系增加知識儲備
這還沒完,到時候,印度海軍還要保障印度洋地區的海洋安全,在2050年,印度海軍將會成為一支世界級的海軍力量,其綜合作戰實力類似於今天的美國海軍。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印度海軍還要加強推進其東擴的步伐,其軍事實力將會在太平洋具備一定的影響力。由此可見,在印度海軍的規劃中,未來其海軍作戰實力是要具備和我們正面「掰掰腕子」的能力。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也不知道印度海軍高層有沒有注意到,就是我國走的是和美國海軍一樣的重型航母發展路線,而且得益於我們的工業體系優勢,我們在這個方面的進步速度還非常迅猛,要知道,就在前幾天,我們的福建艦已經在開展泊系試驗了,過一陣子或將進行海試。
根據網上公開的消息,福建艦的各種測試項在按計劃快速進行外,現在它也應該進入到了進行彈射試驗的階段,在不久的將來,福建艦或許就能進行海試了
這還沒完,福建艦的排水量將會達到8萬噸左右,再加上它有電磁彈射技術的加成,未來它若服役,大機率會配備我國最新銳的艦載機作戰體系。其綜合作戰實力大機率是全球常規動力航母中最為頂尖的存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海軍未來列裝的輕型航母編隊如何制衡我們海軍的航母編隊呢?
畢竟對於航母這種靠著艦載機制勝的艦種來說,一次作戰能夠攜帶艦載機數量的多少,可是衡量一艘航母戰力強弱的關鍵所在,要知道,我國的遼寧艦航母具備攜帶24架殲-15以及12架艦載直升機的能力,其硬作戰實力大機率強於寄託印度海軍美好願景的第二艘國產航母。
殲-15艦載戰鬥機作戰性能的強悍與否直接影響著我國航母的綜合作戰實力
同樣,考慮到現役的米格-29K艦載機綜合作戰能力實在捉急,印度海軍將計劃在這艘新航母上配備「陣風」系列戰鬥機,雖說這款戰鬥機的綜合作戰水平確實可以達到全球一流水平,但是,考慮到我們未來的殲-15B也會和「陣風」戰鬥機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印度海軍的新航母恐怕真的就會面臨「服役即落後」的局面。
更何況,在進入21世紀後,印度海軍的航母服役路程進行得特別不順利,比如目前印度海軍現役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在2022年海試的時候發生了火災,導致其結構受到了損害,而且目前該航母現在還在改裝升級,至今都未形成可靠的戰鬥能力,這就讓其海軍作戰實力進一步地打折扣。
印度政府現在甚至還計劃讓其「國產」的「光輝」戰鬥機上艦,這對於本就命運多舛的印度航母來說恐怕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還只是僅僅拿雙方航母實力進行對標的結果,這還沒算上在戰時和航母一起配套的驅逐艦編隊,當然這也是目前印度海軍相比於我們的明顯弱項。
由此可見,若印度海軍未來一直以輕型航母為其海軍核心的話,在未來,印度海軍的上限或將只能達到地區性大國的那種程度,它現在規劃的各種遠大願景估計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