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擠壓、颱風連擊,上海正在失去旅遊吸引力

2022-09-15     品橙旅遊

原標題:疫情擠壓、颱風連擊,上海正在失去旅遊吸引力

【品橙旅遊】若要說2022年哪個熱門旅遊目的地最命運多舛,上海恐怕能登上榜首。

2月底起,在經歷3個多月的艱難抗疫後,上海旅遊業終於迎來一絲曙光,但好事多磨,上海短期內又面臨多輪颱風困擾。

9月14日早,上海中心氣象台更新颱風「梅花」黃色預警信號,隨後上海碧海金沙、金山城市沙灘等景區遭遇半個月內二次臨時閉園的窘境。

「2022年旅遊形勢比2021和2020還要差,現在上海跨省游基本停滯,如果防疫政策沒有變化,國慶也沒有太大恢復可能。」上海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錚說。

焦慮的上海,焦慮的2022

攜程數據顯示,上海中秋訂單量較端午同期增長達639%,上海外灘更榮登「中秋小長假熱門賞月景區」排行榜前三,摩肩接踵的賞月人群似乎沖淡了疫情對上海的影響。

但再多的熱鬧似乎只是停留在表面,受損的上海旅遊市場依然千瘡百孔,活力平平。

攝圖網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9月12日,上海旅遊相關企業新增3400家,相比2021年同期的4717家減少27.9%;註銷吊銷4749家,相比2021年同期的4880家減少2.7%。

某上海民宿群里,除中秋祝福外,多個民宿主還在不停地發布轉讓民宿物品的信息。

途家上海房東花開表示,若想知道上海民宿的整體獲客水平,看看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運營就能大致知道總體,民宿整體獲客水平較端午有好轉,但不及去年,且就算短期內民宿市場因中秋、國慶假期火爆,從全年來看,民宿主依然會虧本。

尤其疫情後,社區內的鄰居對民宿的住客意見也較大,做短租民宿容易造成鄰里關係緊張,因此據花開透露,有很多她早前認識的民宿業主已經逐漸淡出短租民宿市場,甚至還有不少選擇直接轉行。

「現在我的短租民宿已經停業,房子已經全部長租出去了,短租暫時不會再經營,主要考慮當下長租和短租的收益差距並不會很大。」花開說。

看似火爆的民宿市場即是如此,上海本土旅行社更是艱難。

王錚表示,目前他所在的上海國旅只能與本地的景區、近郊休閒酒店和民宿合作做一些本地生意,還會擔心疫情再來,所以上海旅遊市場只要得到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較為緊張,如8月和9月的新東方快車跟團游就已經全部取消了。

「2022年旅遊形勢較前兩年要更加困難,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但保守預計,今年上海國旅旅行社營收將是2021年的一半左右,且預計上半年的疫情對遊客的出遊信心影響還要持續半年以上,國慶可能會有回暖,但影響不會很大。」王錚說。

疫情、颱風,上海命運多舛

疫情逐漸平穩,從政府到居民,對上海的防疫要求卻依然嚴格,如澳門開放和內地的免隔離政策後,很多由上海飛往澳門的遊客仍要以打HPV針的名義才能通關。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2022年的上海正面臨多番打擊。

「現在上床就是夢遊,下床就是周邊游,客廳就是省內游,廚房、洗手間、陽台就是國內游,下樓丟垃圾已經是出國遊了。」

疫情期間,這本是一句玩笑話,但今年上海的本地居民對這句話可能會有新的感悟。

從2月底到6月初,上海市一直處於封控狀態,截至5月31日,過去3個月上海累計新增本土陽性感染者超60萬例。

因為6月剛剛解封,上海沒能趕上端午節,而在中秋節前後,上海再度面臨多輪颱風的影響,旅遊市場再遇冷。

攝圖網

7月30日,5號颱風「桑達」持續北上,上海發布今年首個颱風藍色預警;9月4日,11號颱風「軒嵐諾」增強為超強颱風級,受此影響,上海部分景區關閉。

「軒嵐諾」遠離上海後,受其影響的景區陸續恢復營業,如碧海金沙景區、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上海都市菜園都在9月6日起恢復了正常營業。

但僅一個星期後,9月12日,12號颱風「梅花」北上,以碧海金沙為首的幾大景區再度臨時閉園。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瑪雅海灘水公園在9月13日正式閉園之後,正式結束了2022年運營季,全年運營118天。

另據相關報道顯示,受颱風「梅花」影響,9月14日,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通行能力將大幅下降,五成以上進出港航班將調減取消。兩場取消進出港航班589架次,其中,浦東機場322架次、虹橋機場267架次。

截至13日下午14時,崇明三島客輪、洋山客輪均已停航(長橫渡船除外),黃浦江遊覽船、輪渡視情況採取停航、避風等措施,長江口及洋山水域共疏散船舶516艘次。

國慶還值得期待嗎

疫情、颱風等對遊客出行的直接影響巨大,景區的臨時開閉園更易造成景區旅遊信息的混亂,對於這種無可避免的景區信息延遲,王錚表示,這正是旅遊無法組織起來的一大制約因素。

攝圖網

「如果能有多種渠道公布景區開關信息,及時觸達到遊客,肯定有助於上海旅遊在當前狀態下發展,在這一點上,各地官方的有關旅遊文化方面的公眾號,著名的旅遊網站公眾號等都可以被景區利用起來。」王錚說。

另一方面,上海遊客的出遊信心,也一次又一次地被不可抗力磨平。上半年上海疫情再起,很多遊客也心有餘悸,別說跨省出遊,連周邊游都還在觀望中。帶動「躺平」的上海本地遊客,是上海旅遊市場面對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的首要任務。

為此,上海政府正通過發放消費券、開展節慶活動等方式促進居民出遊熱情。

8月底,上海發放總規模達10億元的「愛購上海」第一期電子消費券,市民可將其用於文旅、餐飲和零售等線上線下場景。

近期,「上海旅遊節活動服務」通過「上海品牌」認證,成為國內首個參與並通過品牌化、標準化服務認證的節慶活動。今年上海旅遊節的100項活動正陸續開展,包括建築可閱讀、都市森林狂歡節等,希望以此帶動上海文化旅遊豐富與發展。

品橙旅遊特約分析師周易水錶示,舉辦上海旅遊節、發放文旅消費券在內的舉措,會對上海城市游、近郊遊、本地游市場帶來一定積極影響,但在當前整體形勢下不必期望過大。對全國市場而言,對即將到來的國慶黃金周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並不明智。

對旅遊企業而言,今年保持「低位高效」運營是值得考慮的。在一個明顯不確定性、模糊性、複雜性和易變性階段,旅遊企業高舉高打、鋪開攤子火力全開、滿負荷運行並不明智。對一些小微企業來說,可能「船小好調頭」,但大中企業戰略方向一旦失誤,往往損失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嚴苛的上海防疫是限制上海本地人出遊、外省遊客入滬旅遊的最大原因。上海遊客出遊的時候要麼擔心上海不能跨省,要麼擔心出去了被隔離在外面。

面對不敢出遊的遊客群體,旅遊企業的「低位運行」不是躺平,反而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

「市場的不確定性讓旅遊企業強調高效聚焦,發揮核心優勢,控制成本,聚焦重要板塊,彙集優勢兵力精準出擊,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某一個黃金時段,要有韌性和鈍感。在短期回報不得的情況下,旅企要做好中長期準備和謀劃,或考慮暫時歇業和策略性離場。」周易水說。

臨近國慶,上海依靠著各類節慶活動可能不會放棄小長假,千瘡百孔的旅遊市場也確實很難快速恢復,但以小長假為契機,若要上海疫情持續平穩下去,當地旅遊也終有恢復的那天,而蟄伏的企業重新回到賽道,上海恢復的可能會比想像中更加快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c6321bf92fe3306887c822262b285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