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加七
對於上班族來說,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按時上班,這意味著他們不能睡懶覺。只要正常企業遲到,就會受到懲罰,輕則批評重則罰款。估計這也是為什麼每個人都想當老闆的原因,不僅因為可以賺更多的錢,還因為他們更自由。畢竟,他們控制的企業可以隨意規劃,沒有人可以指責他們。
然而,有一個打工仔,他的工作可以說是令人羨慕的。他不僅年薪比老闆高,而且從不聽老闆的話。老闆開會都不參加,睡懶覺更常見。對於他的行為,老闆不僅不反對,而且帶頭支持。
這位最牛的打工仔就是張小龍,被稱為「微信之父」。大學畢業後,張小龍曾經有一份鐵飯碗的工作,但他不願意被束縛,所以他逃離了那個職位。懷著對網際網路的尊重和熱愛,張小龍步入了這一行。他依靠自己的技術迅速開發了FOXmail郵箱。三年內,用戶數量達到200萬。
有了Foxmail郵箱,用戶數量達到了200萬。隨著Foxmail郵箱的成功,張小龍的名氣也正式在網際網路打響了,首先Foxmail郵箱受到雷軍的注意,時任金山總經理的雷軍看到了Foxmail的未來,希望買下它。在雙方達成15萬元的協議後,雷軍因為生意繁忙而被推遲了。
1998年周鴻禕經人引薦,第一次在廣州見到了張小龍。當年的張小龍給周鴻禕留下的印象,是一名優秀而落魄的技術人員。不過周鴻偉當時並沒有接納張小龍,他卻對張小龍的商業模式提出質疑:Foxmail沒有商業模式的。沒有廣告,沒有收益,能幹什麼呢?他們兩個的關係也不了了之。
2000年,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寒冬的來臨,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目前,Foxmail用戶已超過200萬。張小龍再次決定賣掉Foxmail。最後,他以1200萬元的價格將Foxmail賣給了博大網絡。然而,由於發展不佳,博大網絡於2005年將張小龍和Foxmail打包給騰訊,張小龍最終成為騰訊的一員。
如果網際網路產業是中國的一個新趨勢,騰訊無疑是網際網路人才最理想的地方之一。張小龍也開始在騰訊大展拳腳。張小龍憑藉自己的經驗迅速發展起來,幫助騰訊超越了微軟。眾所周知,騰訊從QQ起步,積累了大量客戶,但張小龍堅持讓馬化騰開發一款新的社交軟體,這就是微信的起源。
隨著微信的研發成果,張小龍充滿期待,但在微信問世的初期,並沒有在市場上得到很大反響。經過反思,張小龍發現微信缺乏人性化的應用,簡單的社交互動不再滿足市場。不久,改良版微信重新進入市場,一經推出,就被大眾接受了。隨著市場的普及,微信很快取代了QQ成為騰訊最強大的社交軟體。
張小龍的堅持和不妥協最終微信誕生了。如今,微信月上線用戶數量接近11億,已經成為許多用戶必備的軟體之一。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目前微信還沒有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張小龍還有足夠多的試錯機會,電商、廣告、遊戲都可以涉及。顯然,馬化騰已經將微信商業化的重任全權交給張小龍。
在騰訊,馬化騰每周都會開例會,而張小龍喜歡睡到很晚,喜歡玩遊戲,所以經常遲到,還錯過了馬化騰的晨會。為此,馬化騰也選擇了視而不見,有時還派專車去接張小龍。在薪酬方面,作為騰訊的創始人和董事長,馬化騰的年薪只有3000萬元,而張小龍高達3億是騰訊最高的薪酬,相當於每天賺82萬元。對一個打工仔工來說,這簡直比當老闆更富有。
當然,張小龍是一名打工仔,但他本質上是騰訊的高管之一。他不僅薪水高,話語權大,還擁有騰訊的部分股份。但是,張小龍可以得到這些前提,就是他是一個技術控,並且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格得到這樣的待遇。我們總是抱怨工資不夠高。如果我們想得到高工資,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能力。
現在的微信如日中天,有人說過,當年雷軍要把張小龍給買了,是不是就不會現在的騰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