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83年的「騙局」終於謝幕?年進口額達383億,已洗腦50%年輕人

2023-04-18     吳格恩聊歷史

原標題:長達83年的「騙局」終於謝幕?年進口額達383億,已洗腦50%年輕人

引言

自古以來,各國都不避諱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享受的表達。雖然說愛情是一種存在於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上的交匯,但有時也需要一些實質商品來作為物化表達。說到能夠像一種愛情的商品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玫瑰花?婚紗?其實對於大部分女人來說,她們心中對愛情的實質化體現都在於「鑽石」。

不過鑽石現在的愛情並不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傳統思想,能夠將鑽石與愛情牽連在一起還要追溯於1938年某家珠寶公司舉行的一次營銷活動。

雖然說當年的那場營銷距離現在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但那場營銷中的一句宣傳語卻足足流行了幾十年,那就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直到如今在很多營銷課上,這句廣告語仍然被奉為成功典型。

據稱當年的那場珠寶活動主要是在戀人結婚之前訂婚時互相交換戒指,雖然說這是大家普遍了解的結婚固定流程,但是在1938年的那場珠寶活動開始之前,戀人結婚時是沒有這樣的習俗傳統的。也是在那時開始,婚禮上交換鑽戒這樣的流程從美國開始流行漸漸流傳至全球。

也正因為給結婚過程中添加了這樣一個「環節」,所以婚前買鑽戒幾乎已經成為戀人一致認可的事實。可在這些新人買了鑽戒後續有需要想要賣掉時會發現珠寶價格折價達到50%,所以那時候很多西方人開始意識到,所謂買鑽戒就是一場坑人的營銷活動。

然而即便很多人對此心生意見,但卻沒有改變這種在幾十年來已經形成了固定傳統,後續婚前交換鑽戒的活動也流行到了我國這片土地上,由於那時候中國人對於西方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所以生活中也常常會模仿那些西方模式。

比如有不少年輕人在結婚時都將原有的傳統婚禮改為西式婚禮,穿婚紗布置白色現場,這和原有的中國婚禮中的一片紅完全相反,可卻不影響大家對這種喜歡婚禮的嚮往。

除了模仿整個婚禮的布置以外,自然也要附帶最具靈魂的交換鑽戒模式,那時候鑽戒在中國的售價的確很高,在國內百姓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時,鑽戒的售價就達到了幾萬塊,然而即便如此,大家仍然趨之若鶩。

雖然每年中國生產的鑽石實際上並不多,但是中國卻是全球赫赫有名的鑽石零售大國,截止到2020年,中國鑽石飾品總額高達800億,占據全球珠寶市場3%的營業額。

而歷經多年的發展,曾經打造出影響全球戀人的宣傳語的小公司也成為赫赫有名的鑽石龍頭企業,它就是戴比爾斯公司。據相關數據顯示,戴比爾斯公司營業額多達40億美元,總利潤達到10億美元。而每年戴比爾斯在鑽石廣告營銷上的花銷都非常高,每年可高達2億元左右。

當全球化發展不斷深入時,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關注到中國這個廣闊且又具有潛力的市場,作為鑽石巨頭,戴比爾斯也看中了中國消費空間。雖然說現在中國年輕人在訂婚時購買鑽戒的比例沒有美國高,但因為中國有龐大的人口支撐,所以中國的鑽石消費前景仍然相當可觀。

可雖然說鑽戒在全球火爆了有近100年,但現在大家對於鑽石的態度似乎已經有所轉變,很多人也表示:戴比爾斯的賺錢之路可能要到頭了。長達83年的「騙局」終於落幕?年進口額達383億,50%年輕人被洗腦

實際上這樣的猜測並不是毫無依據,比如從數據來看,在2019年開始,戴比爾斯的銷售收入就不斷下降,現已下降了24%,其原因就在於市面上鑽石供給量過多,當任何商品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必然都會導致價格下降。

而鑽石市場偏偏又是一個靠「物以稀為貴」為原則的,一旦市場供應量過多就將造成「鑽石廉價」的局面,為了控制事態發展,戴比爾斯也決定減少鑽石的供應量,讓鑽石回歸到「稀有狀態」。

在這些年來,百姓也能夠清楚的感受到鑽石價格不斷下降。其實如果從客觀角度來看,鑽石也只是礦石的種類之一,這些年來它之所以被賦予「高昂」的身價,主要源於鑽石身上附帶的愛情屬性。

結語

可現在這個欺騙全人類近百年的「鑽石愛情」騙局已經逐步被揭穿,能夠預料到未來大家對鑽石也能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

今日話題:長達83年的「騙局」終於落幕?年進口額達383億,50%年輕人被洗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e37561ab2b58a149946c140e8c0de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