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大家有了一定的資金,都比較傾向於把它放到銀行當中,因為這會更加的安全,而且大家也會更加相信國有銀行,這些銀行口碑好、規模大,也有著多年的經營歷史,銀行還會根據不同的資金,給用戶提供一定的利息。
銀行在大眾心中的形象一向都是比較可靠的,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存款也會離奇失蹤——1900萬存銀行5年,只剩下33元,兩次起訴銀行均敗訴,錢去哪了?
一、離奇失蹤的存款
把錢存到銀行里,可以避免我們胡亂花錢,還可以攢下一筆錢,防患於未然。但是前段時間卻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巨額存款在五年後僅剩33元。這件事也讓廣大民眾感到非常焦慮,大家開始重新考慮,在銀行存錢是否絕對安全?
從相關資料了解到,丟失存款的人是在海外做生意的胡先生,他將近幾年來,自己和妻子打工所賺到的錢存在了妻子名下的農業銀行帳戶里,卡里的金額高達1900多萬元。把錢存到銀行卡里之後,他還讓銀行一位姓葉的員工進行理財,不過二人沒有簽訂紙質管理協議。
因為要幫助胡先生進行理財,所以葉某順理成章的得知了這張銀行卡的密碼。在存款之後的四年里,胡先生並沒有發現銀行卡的任何問題,事情的轉變就發生在第五年,胡先生需要將銀行里的存款取出,進行生意上的投資。
當胡先生向葉某表明自己需要取出銀行卡里的錢時,遭到了葉某的拒絕,一直推遲說:存款暫時取不出來。在幾天後,甚至直接將多次催促的胡先生拉黑了,胡先生聯繫不到葉某,便發覺不對勁。當他去銀行查詢卡里餘額時,卻發現曾經這張擁有1900多萬元存款的卡,只剩下了33.6元。
這對胡先生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胡先生直接報了案。根據他們的調查了解到,葉某在這幾年裡確實一直在履行自己的職責,用胡先生的錢進行各種投資,這也是得到胡先生同意的,但是90%的理財項目都以失敗告終。不僅如此,葉某曾經還將胡先生卡里的錢多次取出,用於個人的需求,這就違反了法律的規定。
葉某被抓之後直接判刑15年,按道理說,葉某應該將這1900多萬元還給胡先生,但是葉某的家裡不富裕,而且她也只是銀行的一名普通職員,完全不具備還款的能力。所以胡先生這1900多萬的存款就相當於打了水漂。
二、讓人遺憾的審判結果
自己努力大半輩子賺的錢,最終卻被一個不認識的人給揮霍乾淨,胡先生和他的家人當然不甘心,胡先生的妻子先後兩次將葉某工作的這家銀行告上了法庭。葉某在這家銀行工作,受胡先生之邀幫助理財,但是這幾年,她投資的項目一直失敗,卻遲遲沒有告訴胡先生,這是她的責任,而胡先生的存款是在這家銀行消失的,所以銀行也應該向胡先生賠付一部分金額,這是銀行的責任。
但是審判的結果卻超乎我們常人的意料,法院直接駁回了胡先生妻子的兩次起訴,相信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這個結果。為什麼1900多萬的存款在這家銀行員工的「理財」下消失不見,而銀行卻不需要賠付呢?
一名律師解答了我們這個疑問,葉某與胡先生是委託與代理的關係,不在銀行管理範圍內,而且是胡先生主動讓葉某為自己理財的,並且把自己銀行卡的密碼告訴她,銀行在這其,沒有任何的責任。
在後來的五年,葉某對這張銀行卡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財操作,根據二人的協議來看,這並不違反法律規定。在整個理財的過程當中,銀行從未參與過管理,所以銀行並沒有法律上的責任,也完全不需要賠付。
法院的處理結果應該會讓很多人感到遺憾,畢竟這1900多萬元的存款,是胡先生和他的家人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賺的錢。原本想著交給相關人員進行理財管理,獲取更多的金額,卻沒想到銀行員工接連投資失敗,直接損失了全部的錢。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也看出,如果想要把自己的錢進行投資理財,就要把它交給一個真正可靠的人,並且簽訂相應的合同,而不是交給那些不熟悉的工作人員,否則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結語
不僅如此,我們對銀行也應該有所防備,根據近幾年網上的數據了解到,相關部門接收到消費者對銀行的投訴事件就高達八萬多件,這也說明現在有很多家銀行在保障儲戶利益這方面都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