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大學生因它中毒身亡……警惕:3克可致死!

2023-11-12     四川名醫

原標題:痛心!大學生因它中毒身亡……警惕:3克可致死!

小康妹兒掐指一算,再過一段時間,是不是快到成都人灌香腸、做臘肉的日子了?

往年屋頭陽台上掛滿了香腸臘肉的家庭,被戲稱為「大戶人家」。讓小康妹兒看看,今年又有多少人準備灌香腸、做臘肉。

香腸臘肉固然是成都人的心頭好,但是在這樣的美味背後,其實也暗藏著不小的「危機」,稍有不慎就中招。那就是藏在香腸臘肉里的亞硝酸鹽。

食用0.3克就可引起中毒

大學生因它死亡

提到亞硝酸鹽,很多人對其第一印象就是致癌。確實如此,亞硝酸鹽已被明確列入2A類致癌物清單當中,足以證明它對人很可能致癌。

但是,亞硝酸鹽不止會致癌,更會致死!

近日,據報道,廣西一大學男生在宿舍暈倒後,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僅僅只過了一天,醫院宣布該學生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該學生為何會死亡?醫院表示,是因為亞硝酸鹽中毒而死。

亞硝酸鹽是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最常見的是亞硝酸鈉,它的外形和食鹽相似,味微咸,易溶於水。在製作香腸和臘肉過程中,經常被添加,一方面會使肉製品顯得鮮嫩;另一方面作為防腐劑,防止肉毒素菌的產生,延長肉製品的保質期。

警惕,生活中

處處都有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前面提到的香腸臘肉等煙燻風乾類食品,以及罐頭、火腿腸、培根等熟肉類製品。除此之外,這些食物中,也含有亞硝酸鹽。

1

蔬菜類

沒想到吧,蔬菜中居然也含有。菠菜、大白菜、甘藍、韭菜、蘿蔔、芹菜、甜菜等蔬菜中也含有大量硝酸鹽,若存放溫度過高,在硝酸鹽還原酶作用下,硝酸鹽可還原成亞硝酸鹽。

不過,倒是不必擔心蔬菜不能吃,新鮮蔬菜亞硝酸鹽含量是非常低的。

如果買來的綠葉蔬菜放兩三天再吃,其中的亞硝酸鹽就很有可能升高。煮熟的蔬菜存放溫度過高,某些細菌在硝酸鹽還原酶的作用下,可以產生亞硝酸鹽。

剩菜即使放在冰箱裡,細菌也會緩慢滋生。時間越長,產生的亞硝酸鹽越多。蔬菜在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會逐漸增高,在8~14天會有一波高峰。

2

泡菜、腌菜

泡菜和腌菜品種眾多,不同地區在腌制時間、原料、配料、工藝上差異較大。食用不合格或製作不當的腌菜和泡菜確實會遇到亞硝酸鹽,增加患癌風險。

腌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同腌制時間關,一般腌制2-3周後亞硝酸鹽含量就會逐漸下降,因此自製腌菜一定要腌夠時間,通常情況下建議食用腌制20天以上的腌菜。如果是在溫度較低的冬天,建議腌制一個月以上再食用。

四川地區流行的洗澡泡菜,因腌制時間過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不建議食用。

亞硝酸鹽中毒會怎麼樣

如何做好預防?

自然界的土壤及水域中廣泛存在亞硝酸鹽,同時作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在世界各國廣泛使用,只要正確使用,是可以被允許的。

但即使這樣,亞硝酸鹽還是有很強的毒性。成人食用0.3~0.5克即可引起中毒,食用3克即可導致死亡。

當亞硝酸鹽被人體吸收後,會和血紅蛋白中的亞鐵離子反應,讓身體缺氧,表現為皮膚、黏膜呈青紫色,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症狀。嚴重情況下,會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想要預防亞硝酸鹽中毒,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1、少吃腌制的肉類和蔬菜,不吃腐爛變質的蔬菜;

2、儘量不吃剩菜。如有剩菜,又捨不得扔掉,必需及時密封並冷藏保存,吃之前要充分加熱,存放超過2天的剩菜不建議繼續食用;

3、購買食用鹽、鹼面時選擇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正規廠家;

4、食用的滷肉、腌肉選擇正規廠家購買;

5、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如果發現身邊人亞硝酸鹽中毒,有條件的話保留中毒前吃的食物,或保留嘔吐物。第一時間前往具有專業資質的正規醫院及時有效地催吐、洗胃、導瀉。然後,根據醫生醫囑,應用特效解毒劑亞甲蘭等。

隔了夜的茶,會有亞硝酸鹽嗎

很多人都認為,隔夜茶中含有亞硝酸鹽,不能喝。

小康妹兒再次告訴大家,首先茶湯里不會或者很少存在亞硝酸鹽,而且大量研究表明,即使經過長時間放置,裡面亞硝酸鹽也不會明顯增多。

其次,只有當攝入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且在特定條件下和體內的胺類物質結合,生成亞硝胺後,才會致癌。據數據表明,我國國家標準的亞硝酸鹽攝入量為25mg/天。

而隔夜茶里即使含有亞硝酸鹽,也遠遠達不到這個劑量。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只要一次性不喝幾十公斤的隔夜茶,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各位喜歡聽小康妹兒聊天的朋友們

看這裡

好多朋友說

最近都收不到小康妹兒的科普故事了

那是因為微信公眾號又搞了個新的規則

現在只有你把【星標】

再把最底下的【在看】【點贊】【留言】整起

才能看到小康妹兒每天擺的龍門陣

【點一點】,小康妹兒祝你熬夜不長痘~

【轉一轉】,小康妹兒祝你吃多不發胖~

【評一評】,小康妹兒祝你天天不便秘~

編輯 | 醒醒

來源 | 部分內容綜合成都市場監管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b6271b5b3cf4eab4624d0471dda56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