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2個小時,微塑料就可入侵大腦!這些日用品可能都是「兇手」……

2023-12-25     四川名醫

原標題:僅2個小時,微塑料就可入侵大腦!這些日用品可能都是「兇手」……

提到塑料

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

垃圾袋、打包盒、塑料瓶……

生活好像和各種塑料製品總是離不開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塑料製品是否安全?

即便是食品級塑料的「pp材質」,也會釋放出大量的微塑料。而今年4月在《納米材料》中發表的一項對小鼠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在被攝入體內後,僅2個小時即可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研究人員表示,大腦中的塑料顆粒可能會增加炎症、神經紊亂,甚至是阿爾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人均每周吃下的微塑料

相當於一張銀行卡

微塑料,是一種直徑小於5mm,比「黃豆」還小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者薄膜,有些可達到微米乃至納米級。它廣泛的存在於食物、水體、空氣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

像日常中常見的洗滌劑、清洗劑、塑料食品容器、塑料包裝、一次性杯子等都屬於難降解的塑料。如果把這些物品丟棄進入自然環境中,經過長時間的降解破碎,就產生了「無處不在」的微塑料,通過呼吸系統就可進入人體。

另外,雖然我們不會直接吃塑料,但塑料的食品包裝也會將大量的微塑料直接送入人體內部。據估算,人均每周攝入大約2000個微塑料顆粒——相當於一張銀行卡。

這些部位都檢查出微塑料

除了大腦,近年來的多項研究已證實,微塑料已「入侵」人體多個部位。

1. 血液

2022年,發表在權威期刊《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實驗者血液中發現了微塑料。這也意味著,微塑料或已遍布人體的各個器官,存在很大的健康隱患。

2. 腸胃

2018年,歐洲腸胃病學會首次報告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直徑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間。這提示,微塑料會到達人體腸胃,可能影響消化系統。

3. 肺臟

2022年《中國學校衛生》上的文章指出,在肺癌患者的癌組織和鄰近的肺組織標本中,病理檢查可見到纖維素和塑料微纖維。

4. 胎盤

2020年發表在權威期刊《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對6位健康孕婦的胎盤進行檢測,在其中4個胎盤中檢測出了5~10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顆粒」,說明微塑料可通過胎盤屏障對人體造成影響。

怎麼才能少「吃」點微塑料

除了不用微波爐加熱塑料器皿、減少塑料製品盛放食物的頻率、減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外,生活中還有些讓你意想不到的塑料微粒,更要注意防範。

1

瓶裝水

據數據顯示,人類每年攝入的微塑料量高達3.9萬~5.2萬顆,那些愛喝瓶裝水的人,每年可能會攝入21.1萬顆微塑料。

2

茶包

茶包袋本身可能添加了塑料,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在加熱到95℃的水中浸泡一個茶袋,可能會在杯子裡釋放出大約116億個微塑料顆粒。

3

衣服

塑料是可以做成衣服的,當你看衣服標籤時,上面寫的「聚酯纖維」就是塑料。比如時下流行的搖粒絨,通常是由回收塑料製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纖維成分。

4

洗滌凝珠、片劑

有清潔作用的洗滌劑、消毒水都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微塑料,與化妝品中禁用的微珠是同種物質。

5

煙頭

當人們把煙頭扔在地上時,它們最終會進入排水溝。一根煙頭就會污染近3.8升水,其中部分污染來自於塑料(用於製造香煙的過濾嘴)。

對於塑料污染,真的不能再掉以輕心了!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也減少疾病「上門」的幾率。

編輯 | 吞吞

來源 | 綜合我是大醫生官微、健康時報、生命時報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54a7fb9958cc0b054bea48851d7e5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