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店:妮素集團聲稱與其無關,月收益在50萬的頭號玩家賺了誰的錢

2020-03-28     防騙第一線

如今傳統電商的流量購買機制,使得流量越來越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於是乎,在最近幾年,基於微信等社交平台而衍生出來的微商品牌,開始此起彼伏地露頭。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演化後,眾多依賴社群營銷的社交電商、會員制電商等平台如今已經進化出來了。

在此背景下,以「選購398元禮包,即可成為素店玩主,無需囤貨、打包、發貨,一站式管家服務」為賣點的素店,也於近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獨創KPI計酬模式的素店是如何運作的?成為「玩主」後,直推一人就能拿到100元的紅包獎,這是真的嗎?對於素店推廣人員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宣傳,妮素集團的態度如何?


素店背景,妮素集團


據介紹,素店是一家會員電商平台,於2018年12月正式上線,2019年5月28日正式推出,通過源頭供應鏈模式提供美妝、個護、食品、保健、母嬰、國際輕奢等商品。目前,「盛世財團」是運作素店最大的一支團隊。

經查,素店APP所屬公司是浙江素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9月20日,法定代表人和CEO是林傑,註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121萬元,獨資股東王珏,監事沈相龍,市場主管COO莫非,子公司浙江素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2月21日。


目前,素店的推廣人員在對外推廣的過程中,除了會提及素麗公司本身外,還常常會介紹浙江妮素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聲稱「浙江素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這家公司的子公司,素店也是妮素集團旗下的社交電商平台」,事實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

經查,浙江妮素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20日,法定代表人丁順,股東有丁順、陳亮、錢華、牛文怡、湖州惠妮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湖州惠優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據其官網介紹,這是一家專注跨境品牌運營、一站式電子商務服務、供應鏈運營服務的綜合型服務商。


最終,這些調查結果顯示,素麗公司和妮素集團在工商信息方面並無任何直接聯繫,且妮素官網也從未提及過素店二字。還有資料介紹,妮素國際是天貓、京東、唯品會、小紅書、網易嚴選、萬寧、莎莎、屈臣氏,以及雲集、環球捕手、蜜芽等眾多平台的供貨商。

由此可見,素店可能也只是這眾多電商平台的其中之一而已。

陽奉陰違,真相幾何


為了進一步求證,我們還撥通了浙江妮素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聯繫電話,就「素店到底是不是妮素集團旗下產品」這一問題進行了諮詢,對此,妮素集團的客服在明確表示「不是」後立刻掛斷了電話。


如此看來,素店借妮素集團之名為其背書,繼而進行推廣宣傳的行為,顯然已經屬於虛假宣傳的範疇。

事實已然如此,但「真相」反而更加撲朔迷離。在素店推廣人員當中廣泛傳播的一些視頻里,我們也的確看到了妮素集團董事長丁順出席素店活動時的畫面。在該段視頻中,丁順親口講出「我們將以一億元投資素店」。(然而,我們在有關素店的工商信息方面,並沒有確切地查詢到關於丁順口中的這「一億元」的具體去向)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丁順旗下的這些企業現狀如何。經查,丁順投資的湖州正方食品有限公司現已處於吊銷的經營狀態;由丁順擔任董事的湖州時代蔬果發展有限公司同樣也已是「吊銷未註銷」的經營狀態;丁順名下的深圳妮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年6月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被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南山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丁順投資的寧波發達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也曾連續兩年被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現仍未被移除。


經查,丁順與王珏等人還曾投資過湖州碩誠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曾在2015年被湖州市吳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現已註銷。

而在上文中,我們提到了浙江素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獨資股東也是一個叫王珏的人,不過在啟信寶和企查查等網站上對此人進行搜索時,彈出的搜索結果並不能證明這兩個「王珏」是同一個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據美篇上的一篇文章顯示,我們還發現丁順是在湖州某中學讀的初中,在他的同班同學當中,也有一個叫王珏的人。還有資料顯示,丁順和王珏都是溫嶺市第九中學1996屆畢業生。

如今,妮素集團對素店推廣人員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地使用其作為背景進行宣傳的行為,選擇視而不見,仿佛默許般地不進行闢謠,加之公司客服與董事長說辭的截然不同,丁順與王珏之間的微妙關係……種種跡象,不禁令人對妮素集團與素店在背後存在某種關係的可能,產生了理所當然的質疑。

制度解析,頭號玩家


下面,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素店的加盟制度該如何解讀。獨創「KPI計酬模式」的素店模式的一大特色,據介紹,KPI計酬模式是根據會員自己的級別+團隊人數+消費指標,系統自動能確定相應的「績效級別」,可以分到總公司利潤,且團隊做的越大,收益越高。

據其團隊「盛世財團」製作的素店「玩主攻略」顯示,加入素店後,會員將會被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玩主、金牌玩主、鑽石玩主、頭號玩家。其中,最高級別的頭號玩家月收入可達50萬元以上。


首先,來介紹一下玩主,在素店APP上註冊完成後,購買禮包專區的商品即可成為玩主。成為玩主後會享受到以下四項權益:權益一,秒殺區自購優惠5%到45%;權益二,獲得普通客戶購買價格和會員價的價差收益,同樣也是5%到45%;權益三,獲得直屬玩主購物優惠和差價收益金額的25%;權益四,直接成功分享一個玩主,將會獲得100元紅包獎勵。

再上一級是金牌玩主,據介紹,到了這個級別月收益就能達到5千到3萬元左右。玩主累計直接推薦20位玩主,或直接推薦加團隊累計達60位玩主時,這位玩主將會升級成為金牌玩主。

成為金牌玩主後,將會享受以下三項權益:權益一,直接推薦玩主獎勵150元紅包;權益二,團隊消費圈新增玩主獎勵50元紅包;權益三:直屬金牌玩主市場獎勵:團隊消費圈新增玩主可申請(線上線下分享會補貼30塊)。

(圖片來源網絡)

再上一級是鑽石玩主(月收益8萬到10萬元左右),金牌玩主累計直接推薦20位玩主,或直接推薦加團隊累計達1000位玩主,或直接培養3位金牌玩主,即可升級為鑽石玩主。

鑽石玩主會享受到以下五項權益:

權益一,直接推薦玩主獎勵150元紅包;

權益二,團隊消費圈新增玩主獎勵50元紅包;

權益三,直屬金牌玩主市場獎勵:可申請(線上線下分享會補貼30塊);

權益四,團隊消費圈非鑽石玩主市場獎勵:可申請(線下沙龍活動補貼20塊);

權益五,本人已經是鑽石,且市場培育1位鑽石玩主,即可進入KPI考評體系。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素店的KPI考核體系是怎麼算的。據悉,其「KPI考評維度」等於(消費圈消費額/月:禮包區+大眾區),其中,合格消費圈個數達到了60單(獨立消費圈新增/復購)就算是合格。

(圖片來源網絡)

具體的KPI計算公式為「(團隊總銷售業績÷1000)×合格線×每分分值=KPI總收益」。這裡的「合格線」是指每條線新增60單,這樣就算一條合格線,合格線越多收入越多,鑽石將享受保底一條合格線;該公式涉及到的另外一個名詞——「每分分值」則等於(禮包區10%利潤+大眾消費區10%利潤)÷所有鑽石總分數。

最後一級是號稱月收益在50萬以上的頭號玩家。成為頭號玩家的條件是鑽石玩主推薦了三個鑽石玩主,團隊達到10000人,鑽石玩主升級之後還可以拿到公司0.5的股權。(原始股的0.5%)

對於「素店」這個項目,自媒體「東道先生」認為其不屬於傳銷:「有一定營銷推廣能力可以加入,普通人想要做起來很難!」且「(素店上的)商品的銷量不是很好,有甚者都是零銷量。」

此外,在近日,還有一份《2019年11月份前的傳銷資金盤名單》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其中,素店榜上有名,被標註為「遠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素店上的所有商品的下面,都沒有用戶評價的功能。

而在素店的「發現」板塊當中,我們還發現「推薦」一欄下的幾乎所有用戶分享的內容,都來自一個暱稱為「y。」的用戶,在「素說」一欄下,給大家分享產品的也同樣是這一個用戶。


在「好物」和「秒殺爆款」下,也同樣只有一個用戶在進行分享,這個用戶的暱稱為「錦鯉寶寶」。


綜上所述,以社交電商為賣點的素店,其用戶在社交一方面的活躍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而且連素店APP上的客服都不清楚該怎麼在「發現」這個板塊中分享商品。


後記


據《2018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統計,2018年社交電商從業人員規模為3032萬人,增長率為50.22%。種種數據表明,社交電商行業正方興未艾,當然,社交電商也分很多種,比如拼多多就是以團購引流降低價格滿足消費者需求,而素店這類運營模式依然是分銷。眼下,在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野蠻打法顯然已不再可行,部分參與企業仍然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早有業內人士發表觀點稱,「隨著線上獲客成本不斷增加,不少平台將社交化推廣作為收割流量的法寶,這種通過會員不斷發展下線來引流的機制,本身與傳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至於今後的素店會走向何方?如果今後素店的推廣人員再使用妮素集團的背景為其宣傳,妮素集團方面是否會有所回應,又或許依然保持默許的態度?

文章來源:頭條資訊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W_cJXEBrZ4kL1ViDD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