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墊與鞋子能治病?這也有人深信不疑

2020-03-29     防騙第一線


  如今,隨著我國保健品市場持續發展已然走向壯大,但是仍面臨諸多挑戰,去年「百日行動」之後,我國監管部門對保健品市場進行了一次空前的整治,雖然保健品市場虛假宣傳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非食品類產品虛假宣傳逐漸興起。


  康姿百德床墊虛假宣傳被罰仍獲315認可


  今年3月中旬,據中國質量新聞網黑牛投訴顯示,山西祁縣一經營場所內,有銷售人員對聚集的老年人進行虛假宣傳以期牟利。銷售人員宣傳的產品為康姿百德床墊,稱康姿百德床墊的磁場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和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等。目前,祁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康姿百德床墊進行虛假宣傳當事人處以罰款人民幣100000元的處罰。


  康姿百德床墊能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和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等究竟是真是假呢?據專家表示,磁療在醫學上是一種物理輔助治療手段,而所謂磁療床墊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說法,則是誇大宣傳。



  據企查查顯示,品牌/產品:康姿百德屬於康姿百德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銀祥,2004年7月14日成立。


  事實上,康姿百德床墊因虛假宣傳被罰已並非第一次,企查查顯示,2014年6月,康姿百德床墊就被秦皇島市盧龍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罰款6萬元,違法行為類型是虛假宣傳。


  2017年,安徽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突出加強重點領域消費維權和市場監管工作,依法查處了一批重大典型違法案件。其中就包括池州市永健貿易有限公司在其經營場所處宣傳、推介、銷售「康姿百德」床墊和玉磁枕商品,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池州市貴池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罰款50000元的行政處罰。



  此外2018年,長沙政法頻道也曝光過康姿百德床墊的虛假宣傳行為,然而這麼一家企業,在2020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康姿百德床墊再獲315認可。


  神乎其神的申花太赫茲鞋能防病毒與治病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各種打著預防病毒的產品層出不窮,除了保健品之外,甚至連鞋都能宣傳預防病毒與具有治病效果,這款神鞋叫做「申花太赫茲鞋」,通過微信群宣傳其神乎其神的功效。


  「申花太赫茲鞋」全稱為申花太赫茲納米能量養生鞋,由上海申花鞋業有限公司製造,河南買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代理銷售。


  據申花太赫茲微信群內分享著一宣傳案例,陝西省一消費者自稱穿上鞋子兩個月後,改善調理了身體諸多問題,包括前列腺、胃部消化吸收問題,以及睡覺打呼嚕和男性功能都得以調理正常。而一雙「申花太赫茲能量鞋新冬款」零售價為1388元。產品宣傳頁面稱,鞋子中的「太赫茲能量晶片」具有激活半休眠和休眠細胞及骨髓內幹細胞,有效促進新陳代謝的功能。大量實踐表明,太赫茲對疏通淋巴循環、病變組織具有理療作用。



  除了大肆在微信與朋友圈虛假宣傳外,「申花太赫茲鞋」代理模式涉嫌傳銷,據了解,消費者花費1991元即可以擁有買多平台「總代理」資格。總代理可以幫助公司推廣買多平台的總代理,賺取佣金。總代理直推一名總代理,自己可得600元佣金,間接推廣一名總代理,自己可拿210元。此外,還有一個是「合伙人」資格。要獲得該資格,合伙人需要直接推薦5位總代理,自己團隊的總營業額達到30萬元。合伙人的好處是,平台給合伙人6000塊錢的創業補貼。同時,合伙人直推一位總代理,自己可獲得800元佣金。自己的團隊中只要有人報單,自己還能獲得210元佣金。「不分層、不封頂。」


  相關律師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對傳銷的認定為:「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組織,其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


  虛假宣傳為何屢禁不止?


  與以往保健食品虛假宣傳不同的是,如今相關理療的產品也漸漸成為虛假宣傳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理療保健鞋墊、包治百病床墊等,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保健品行業進行的「百日行動」來看,儘管保健品虛假宣傳有所收斂,但是仍有其他類的理療產品逐漸有抬頭之勢。


  相關人士對社交財經表示,目前我國現行的廣告法規定的處罰大多以經濟處罰為主,對於積累大量財富的保健帝國而言,簡單的經濟處罰難以形成震懾。其次,群眾對於保健類產品過度追捧,對於偽科學的不辨讓不法商家有可乘之機。再次,從根源來看是我國醫療手段的落後甚至是醫療保障的不足,讓走投無路的患者寄希望於被吹捧經濟有效的非醫療產品。


  此外,非醫療類產品還需要從源頭治理,首先需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重拳治理,進一步加強對於非醫療類產品虛假宣傳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有必要進行行政處罰,同時需要加強監督監管;其次,對於非醫療類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清掃民眾對於保健品、偽科學的迷信認知障礙是根本;最後,持續改進醫療保障,推進大病醫療的覆蓋範圍和種類。


文章來源: 社交財經 特此鳴謝,轉載請註明來源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W_cJXEBrZ4kL1ViDD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