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西集」——尹家河村古渡

2019-07-29     老北京往事

在西集鎮有這樣一個渡口,擺渡人每天在渡口兩岸往返,一邊是北京通州,一邊是河北香河,至今依然還是附近村民來往兩岸的通道之一。

河水微瀾,一葉孤舟,沉默的擺渡人守著一份寧靜。老渡口見證和記錄了通州的一段歷史、一段特色民俗文化,簡單而古樸。多少年來,尹家河在右,王店子在左,右岸人稱之為尹家河渡口,隸屬通州西集鎮,左岸人稱之為王店子渡口,隸屬河北省香河縣。


百年以來,無數渡客乘船往返京冀兩地,由擺渡人駕鐵皮木板組接的小船送到約70米外的河對岸。



擺渡人這個行當如今已被影視藝術賦予了一層浪漫的色彩,而西集這座「百年渡口」的渡船上,層疊的舊木板飽經滄桑,銘刻歲月的印記,而停泊則靠人力拽動柱榔上的鐵索,少見現代工業的痕跡。一眼望去,仿佛時空穿越,潮白河的昔日風光重現眼前。

這裡的「擺渡人」鮮少見新鮮身影,大多已在河面上工作了幾十個年頭。他們晨起而作,日落而歇,為兩岸村民提供便利。大多時候,他們載客渡河不過幾元一趟,載車過河也就幾十元上下,彼此相熟的村民,往往是不收費的。

在五十多米寬的潮白河河面上,一條小指粗的鋼索橫跨兩岸。鋼索上搭著兩條鐵鏈,鐵鏈一端連著能自由滑動的鎖扣,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同側的船頭和船尾。單人收1塊錢,騎自行車、電動車的收兩塊錢,開汽車渡河的收10塊錢。就連計程車也來這裡「坐」擺渡船進京呢!

河水滌盪著村民醇厚和善良的心靈。一個渡口,一條船,來來往往,搖著淳樸溫馨的故事。隨著一篇網文的發布,尹家河渡口成了居住北三縣在北京上班族中的網紅,被稱為「新型交通」。

尹家河「百年渡口」,這裡曾因父子兩代擺渡人的故事,成為四鄰八鄉間小有名氣的地標,也一度被認為是當地行將消亡的風俗傳承之一。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一條條快速連接通道連接北京、河北兩地。讓京津冀區域內「人便其行、貨暢其流」。老渡口也終將成為記憶中的往事,但擺渡人和古渡文化是永遠抹不去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OIQQmwB8g2yegNDW4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