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農產品品牌,既是管出來的,也是產出來的

2019-12-20     中國品牌雜誌

12月20日,由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聯盟、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中國品牌雜誌社主辦,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中國品牌雜誌社、新浪微博承辦,臨沂市、南平市、綏化市、雞西市、巴彥淖爾市、泰安市、濟寧市、日照人民政府、城口縣9家單位協辦的「2019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論壇暨2019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動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共迎全面小康勝利年,共創品牌強農新時代」。

十三屆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陳曉華

十三屆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陳曉華發表了主題演講,全文如下:

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大家知道,品牌建設和推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是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我們深度地討論農業品牌建設,我認為很有針對性,也很有必要。利用這個機會,我主要想把關於農業品牌的幾個問題談一些認識和看法。應該說,這幾年各級各方面都高度重視農業的品牌建設,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或者是部門,發展和推動農業品牌的積極性很高,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樣把這些積極性發揮好,使我們的農業品牌建設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避免出現重炒作、輕時效的問題。

我認為關鍵是要抓好三件事。第一件就是要做好保護工作。

大家知道,農業是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相交融的過程,產地環境對農業的品質、產量影響非常大。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產地環境,就很難打造出優質的農產品,也很難創出叫得響的農業品牌。

如何把產地環境保護好,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現在,內源污染和外源污染的問題,對農業品牌高質量發展構成了威脅,所以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要求,切實地把農業的產地環境保護好。

第二件就是生產過程的控制。農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產品質量的提高。總書記說,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既是管出來的,也是產出來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一個農業生產大國,處在分散、規模小這種基本條件下,如何使我們的生產過程可控,使我們的產品質量真正能夠符合市場的需要,能夠撐起品牌的要求。現在看來,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按照公布的數字,也按照檢測的標準、檢測的結果,我們國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已經不低了,但是,老百姓總是不放心,我們要集中解決好這些問題。

到了下一步,實現了小康以後,在投入品的管控基礎上,我們要做好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也就是說我們的薄膜,包括糞便,包括秸稈,怎麼樣做到資源化,通過資源化的利用,來防止對環境的污染,來防止對產品質量的影響,這是著重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就是產品品牌的塑造,這也是我們這次論壇的重點。我想,大家都是專家,會有很多討論意見和建議。在品牌的問題上,一要有適當的辦法,比如說建立自己的品牌。現在的一些省、市、縣、鄉都有自己的品牌,區域公共品牌應該按照產品的特徵,要適中。現在看來,農產品以市縣為重點來打造區域公共品牌,這比較合適。

第二是要有標準,沒有標準的產品,最終是走不遠的,你打造了區域公共品牌,也得有地方標準,也得有產品標準,這一點,很多地方不太重視,所以,要加快地來推進地方的產品標準治理。

再一個就是要有激勵和約束的機制,中央非常重視,通過企業的聯盟、產業的聯盟,通過產品,來建立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實事求是地說,我到了很多地方調研,怎麼來使這個品牌能夠在這麼短的區域範圍內統一,能夠很好地管理。有的地方就是通過協會和聯盟把它管起來,相互的監督、相互的約束,發揮市場的作用,這樣更為有效。而且我們政府重點要把精力放在怎麼樣來維護好這個市場秩序當中,怎麼依法依規來打擊假冒商品,這是我們要做的。

實事求是地說,我現在對一些地方政府,去評選這個品牌是有些看法的。品牌最終還是要靠生產者來創造、要靠消費者來選擇、要靠市場來決定,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Mo_KG8BMH2_cNUgI2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