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來了!全球第一造船廠「出水」在即,創A股史上最大吸收合併交易!

2024-09-18     中國證券報

「本次重組有望使存續上市公司船海產品譜系更加完善,形成VLCC、超大型貨櫃船、LNG運輸船等批量接單的優勢船型。重組完成後,存續上市公司將成為資產規模、營業收入規模、市值規模、手持船舶訂單數、船舶產能均領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艦型造船上市公司,進一步提升全球行業影響力。」中國船舶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9月18日,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雙雙公告,表示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將由中國船舶通過向中國重工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完成後中國重工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中國船舶成為存續公司公司,雙方股票自9月3日開市起開始停牌,經申請,中國船舶、中國重工股票將於9月19日開市起復牌。

「兩船合併」的消息自發布之日就在市場重引起了廣泛反響。在盤面上,停牌前一交易日,中國船舶、中國重工雙雙大跌。中國船舶跌超9%,報34.9元;中國重工跌超6%,報4.98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停牌期間中船系個股集體爆發,昆船智能漲超25%,中船科技漲超20%、中船漢光漲近15%。

據悉,本次合併為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吸收合併交易。根據2024年上半年數據, 中國船舶總資產為1743.42億元,中國重工總資產2019.74億元,按照數據靜態測算,此次合併後,新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將超過3700億元,兩家企業旗鼓相當、均為我國艦船裝備領域核心企業,是貨真價實的巨頭合併。

根據預案,中國船舶本次換股價格為37.84元/股、中國重工本次換股價格為5.05元/股,均高於停牌前雙方的股票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吸並前,市場曾預測中國船舶集團可能會從「中船系」上市公司體外的滬東中華或體量相對較小的黃埔文沖入手,從易到難逐步解決同業競爭。但最終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兩家國內最大的造船上市公司宣布重組,展現了國企改革的決心和魄力。

業內人士表示,根據最新披露的方案,本次重組並沒有參考過往一些吸收合併案設置同步發行新股募集資金,而是由中國船舶通過向中國重工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一方面有效避免了攤薄中小股東回報,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船舶集團以及合併雙方均不希望稀釋股比,對合併後存續上市公司股價和中長期發展報以期待。

中國船舶集團的拆分與合併體現了我國順應時代變化進行國企改革的歷史長卷。

1999年,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成立了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在業內分別被稱為「南船」和「北船」,此後二十年,「南船」「北船」通過市場良性競爭提升影響力,不斷推進中國造船行業一步步走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2019年10月,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整體劃入中國船舶集團。

經過多年發展深耕中國船舶、中國重工均形成了涵蓋船舶製造、船舶維修、機電設備等船舶總裝全產業鏈的生產製造體系。

2024年此次兩船合併在全球整體經濟低迷和二級市場波動中逆勢啟動,交易啟動時機也正是造船行業啟動V型反轉的開端。今年來,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今年以來股價都走出了有別於大盤的獨立勢頭。若未來經濟基本面有所反彈,與本輪造船上行周期雙劍合璧,兩船合併後的股價將具備強有力的支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827517e9461711689fa762359a9ea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