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假消息滿天飛的背後

2020-04-26   美國僑報網

【僑報記者高睿4月24日洛杉磯報道】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繃緊了每個人的神經,包括美國華人在內的所有地球人都對「新冠病毒」幾個字特別敏感。也因為如此,很多媒體(主要是靠搞噱頭賺錢的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不惜捏造大量的假消息,用張冠李戴、捕風捉影、畫蛇添足、誇大其詞甚至子虛烏有的手段把螞蟻說成大象,讓本來就風聲鶴唳的人們更加噤若寒蟬。

在二月份美國疫情初期,洛杉磯縣地區僅有一例新冠確診病例的時候,華人社區就傳出很多假消息,什麼某某高中出現新冠感染者,什麼嘉惠爾醫院確診了新冠病例,什麼某超市出現病毒感染者,什麼某某從中國回來的華人感染了病毒,還去了某某購物中心、去了某餐館等等,嚇得華裔居民紛紛戴上口罩,不敢出門,儘管這個時期洛縣衛生部還建議大家不要帶口罩,怕會引起社區恐慌。

人們會問,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假消息在疫情期間大肆泛濫呢?在24日少數族裔媒體服務中心舉辦的網絡座談會上,資深媒體人希奇(Cameron Hickey)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1、很多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故意炒作,目的是增加點擊率,賺取廣告收入;2、有些媒體出於政治目的,罔顧事實,有意誇大、製造假新聞,目的是煽動種族仇恨;3、有些人用過去的或不同場合的視頻或照片來「證明」所謂的「事實真相」;4、有些小道消息經過無數的口口相傳逐漸把螞蟻說成了大象,給人感覺一個螞蟻的個案成了整個地球的現象。

專家用糖果雕塑告訴大家,角度不同你可能覺得糖果比人還大,其實不然。截自網絡會議視頻

希奇告訴與會者如何識別假消息、假新聞。截自網絡會議視頻

舉例來說,最近微信圈傳出很多「陰謀論」推文,用拼湊來的故事背景進行邏輯推理,暗示讀者新冠疫情和某國軍事戰略有關,和某某病毒實驗室的研究項目有關,是某某國家生物戰研究的失敗,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些邏輯推理給人一種「是那麼回事」的錯覺,但文章作者知道自己是拼湊的東西,經不起實踐檢驗,所以在文章結尾心虛地註明:此文虛構,如有巧合,純屬偶然。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陰謀論製造者的用心何在?煽動國與國,人民與人民之間的仇恨嗎?就算你得逞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打起來了,難道你真的希望天下打亂嗎?放著好日子不過,要毀滅幾十億的生靈嗎?難道你能從核戰中獨善其身嗎?

那麼,如何辨別假消息、假新聞呢?專家回答:1、評估新聞要點;2、諮詢專家;3、分析文章用意;4、將個別事件與社會現象區分開;5、不要受標題黨炒作的影響;6、核實消息來源;7、不要引用來源不詳的連結;8、不要使用挑唆、暗示性語言;9、逆向思維,揭穿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