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多項失誤導致疫情擴散,2月幾場活動助病毒傳播

2020-05-02   美國僑報網

【綜合訊】疾控中心(CDC)1日公布該機構首席副主任安妮·舒哈特(Anne Schuchat)的文章。文章說,美國錯失了延緩新冠病毒傳播的機會,美國政府對從歐洲輸入多少新冠肺炎病例了解很慢,因此造成全美範圍內疫情的暴發。

2月26日,舒查特在白宮疫情簡報會上發言。(圖片來源:美聯社資料圖)

香港中通社報道,該報告稱,持續的境外輸入病例導致3月份美國確診人數激增。美國於1月31日宣布限制來自中國的非美旅客(2月2日生效)之後,來自中國的航空客運人數下降了86%。但是在2月份,有139305名旅客從義大利抵達美國,174萬名旅客來自申根國家,當時這些地區的疫情正在迅速而廣泛地傳播。直到3月11日,美國政府才暫停歐洲國家來美旅行。

舒哈特提到,2月份和3月初,乘坐過9艘不同尼羅河郵輪的100多名入境美國人士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在當時幾乎與美國確診病例數相當」。

相關機構對2月初至3月中旬從加州北部收集的毒株分析顯示其來源多樣化,包括國際輸入(來自中國和歐洲)以及跨州的傳播。3月份在紐約大都會地區收集的毒株測序也表明,其來自歐洲和美國其他地區。舒哈特說:「我們當時顯然沒能全面認識到輸入病例的情況。缺少檢測以及未能及時對中國以外地區進行旅行限制,導致美國病例激增。」

報告還提出,美國國內的人口流動也有力地助推了早期的傳播。2月時,美國的本土確診病例數量很少,而且似乎已得到控制,因此,聯邦和地方政府未建議限制集會。然而,在2月的最後一周,幾場大型活動的舉行導致疫情進一步傳播:在路易斯安那州舉行的狂歡節慶祝活動有超過100萬人參加;在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舉行的一場國際專業會議,大約有175人出席;在喬治亞州奧爾巴尼舉行的一場葬禮,有100多人參加。

報告認為,在美國疫情的開始和加速階段,未識別的傳播起著關鍵作用。由於與流感季重迭等各種原因,這段時間病例未得到發現。舒哈特對媒體直言:「如果(美國政府)更早採取行動,可能推遲疫情規模進一步擴大或放慢疫情蔓延的速度。」

耶魯大學醫學史家:該文與白宮的敘述明顯不同

海外網報道,美聯社的報道指出,疫情是中國在2019年年底首次報告的,當時中國是這場全球「大流行」的震中,但自那以後,美國已然成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截至目前,全球確診病例中約有1/3來自美國。

對此,舒查特的文章給出了分析。該文回顧了過去數個月以來美國的反應,並概述了美國一些重大的決定和事件。一系列事實表明,美國最大的衛生機構錯失了延緩病毒傳播的機會。媒體提到,CDC負責識別、跟蹤和預防此類疾病,然而在「大流行」期間,該機構一直保持低調,白宮官員則控制通信並主持大多數的新聞發布會。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醫學史家賈森·施瓦茨(Jason Schwartz)表示,「CDC的公眾參與程度大大降低,這是聯邦政府應對措施中最引人關注,也最令人費解的方面之一」。

報道稱,這篇文章措辭很謹慎,但施瓦茨認為該文與白宮的敘述明顯不同,這份報告幾乎在挑戰一種論調,即美國政府一再強調推出1月31日禁令對美國疫情的抑制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