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乾淨整潔,生活環境舒適愜意;志願服務成為常態,社會關愛溫暖人心;凡人善舉不勝枚舉,道德典型層出不窮……多年來,我市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全國文明家庭、省級及以上道德模範、延安模範等為榜樣引領,讓崇德向善蔚然成風。在延安,文明景象與錦繡山河相互輝映,革命聖地盡顯文明範、幸福范、和諧范、宜居范。
如今,延安正在全面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我市各級各部門以及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齊參與、共爭創,堅持合力創建、融合創建、統籌創建、規範創建,全市上下正以飽滿的熱情、必勝的信心、紮實的作風,全力以赴投身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不斷提升城市的幸福指數和文明內涵,一道道秀美壯闊的文明風景躍入眼帘,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社區帶動,掀起共建共享潮
一路春色滿目新,滿城文明處處景。
民生改善的濃濃暖意、幸福指數的步步提升,是延安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最貼心、最實在的收穫。社區、村組充分利用密切聯繫群眾優勢,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廣泛推動文明典範城市創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紛紛穿上「紅馬甲」、戴上「紅袖章」,用實際行動為文明典範城市創建盡一份心、出一把力、添一道彩。
帶上一把小板凳,在轄區廣場上、居民院落里大家圍坐在一起,聊家常、話訴求……這是近期寶塔區南市街道市場溝社區紮實推進基層社區治理、助力文明典範城市創建工作的又一新路徑、好方法。
連日來,市場溝社區圍繞「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的理念,不斷提高為民服務的溫度和精準度,在轄區廣場上、小區院落里、山體居民區內廣泛組織開展文明「小板凳」宣講活動,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輕鬆氛圍中,宣傳政策、收集訴求、化解糾紛、解決問題,用「小板凳」凝聚起「大文明」,激發出轄區廣大居民群眾參與到創建文明典範城市的強大動力。
市場溝社區黨總支書記武曉霞說,下一步,將繼續從與居民密切相關的「小處」著手,從具體的每一件「小事」入手,由過去居民「跑腿」聽宣講向進居民區里「拉家常」模式轉變,和居民面對面聽取意見建議,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切切實實讓文明「小板凳」宣講能夠講清道理、打動人心、產生共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統籌協調,城市面貌換新顏
在延安新區,新區管委會、新城街道辦攜手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新區管委會統籌新區規劃局、城管局、住建局等部門與新城街道辦召開創文工作機制協調會,理清了各自創文職責邊界,做到了管委會和街道辦協作緊密,邊界清晰,工作高效。
連日來,新城街道辦聚焦居民小區、商業門店、機動車及非機動車違停、環境衛生保潔、流動商販、公益廣告、農貿市場等重點區域進行集中整治,開展居民小區整治36個,規範農貿市場1處,處罰違停車輛330輛,增劃停車位82個,捕捉流浪狗6隻,更新公益廣告81處,清理私自耕種土地7處,落實門前四包責任903戶,整頓占道經營、店外經營、流動商販32處,整治堆場揚塵、工地揚塵22處,油煙污染30處,勸導隨意隨地進行烹飪及燒烤行為3起。
針對停車位不足問題,新區管委會配合街道辦和交警部門現場確定位置,市政公司立即施劃車位。同時,清理空地堆放垃圾,補植綠籬、鋪設綠網、清理衛生死角,全面排查市政公用設施,立即維修整改,全面管理維護候車亭廣告,路名牌廣告及燈杆廣告。經過攜手整治,延安新區面貌煥然一新。
全民參與,你我皆是文明人
文明創建的過程,需要人人參與,通過廣泛宣傳、單位、社區帶動,我市掀起全民參與創建熱潮。
如今,在延安城區的大街小巷、交通路口、文化廣場,隨處可見各街道社區、部門單位幹部群眾以及志願者的身影,他們投身於交通疏導、義務宣傳、環境整治等創城工作中,個個奮勇爭先、壓實責任、創新舉措、補齊短板,凝聚起全民創建的磅礴力量。在村莊裡,家家戶戶房前屋後乾淨整潔,令人耳目一新。
走進志丹縣保安街道麻地坪村,一幅潔凈亮麗、文明和諧美麗的新鄉村畫卷展現眼前,處處涌動著清爽的文明之風,煥發著無盡的生機和活力。
村民劉元明高興地說,現在國家政策好,住房改造維修了,衛生一打掃住著可舒服了,大家都自覺清理了。
如今的麻地坪村環境更加優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街道、村上的文明實踐所、站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惠民活動,豐富著群眾茶餘飯後的生活。村民霍明霞積極參加活動,她說,參加後大家心情好了,身體自然也就好多了,給生活帶來了幸福感。
像麻地坪村一樣的美麗鄉村,正如雨後春筍般在我市不斷湧現。這得益於我市以文明典範城市創建為契機,圍繞城鄉統籌發展,深入推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得益於村上文明新風帶來的巨大改變,也帶動大家更加積極投入到全市文明典範城市創建中。在城市農村裡,處處是爭當文明代言人的身影。
延安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張寶泉說,延安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延安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新突破、新發展。我們要牢牢地抓住創建機遇,讓延安城市更加文明,讓延安人民更幸福。(記者 鄭 鵬 葉四青)
來源:延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