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李劍)為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鄉村社會治理「133制」,5月19日,洛川法院舊縣法庭聯合菩提鎮政府,運用「三調聯動」機製成功調解了一起侵權糾紛,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2022年9月,蔣某被侯某雇用幹活時不慎受傷,意外發生後侯某第一時間將其送至醫院進行治療,侯某僅承擔了蔣某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用,而對誤工費、伙食費、交通費及後續治療費等其他費用卻沒有給付,後雖經雙方多次協商,但均未達成一致意見,蔣某無奈之下遂請求菩提鎮司法所及人民調解委員會介入處理。
菩提鎮司法所及調委會雖然及時展開調解工作,但糾紛並沒有得到化解,因為在調解過程中發現,此類侵權糾紛涉及雙方的責任劃分等法律問題一時難以界定,需要法院的介入和指導,於是和轄區的舊縣法庭取得聯繫,商定運用「三調聯動」機制進行聯合調解,隨後由法庭、司法所和調委會共同組成調解團隊,在認真分析研判案情的基礎上制定了調解工作方案,經過近四個小時的法官釋法理、調解員講情理,最終雙方就賠償款項達成一致協議,侯某當場給付蔣某住院期間誤工費、伙食費、交通費及後續治療費等共計1.5萬元。
一場歷時大半年的侵權糾紛在訴前得到圓滿化解,雙方當事人喜笑顏開,感言不斷。
「太感謝你們了,這段時間為我的事忙前忙後,今天終於圓滿解決了……」拿到錢的蔣某喜極而泣,千恩萬謝。
「真是辛苦你們了,我心裡的包袱終於可以放下了,這回可以繼續開工了……」侯某也如釋重負,傾心吐膽。
該起侵權糾紛的高效調解,是洛川法院踐行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的工作舉措,也是實施「一十百千萬」工程和貫徹鄉村社會治理「133制」的工作縮影。下一步,洛川法院將持續深化訴源治理,不斷強化源頭防控,積極探索更加完善的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工作對接機制,主動參與共建,共享調解資源,實現多元共治,為助推縣域治理現代化提供優質的司法保障。
來源:延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