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靜 白佳雨
「大家知道廢棄的電池、一次性紙尿布、打火機、薯片包裝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垃圾自然降解需要多長時間嗎?廢紙、廢塑料、舊衣服等可回收垃圾可以回煉或者能再生產出什麼嗎……」12月8日,在寶塔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基地,講解員給前來參觀體驗的市民群眾講解著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該宣教基地是延安市首個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科普教育基地,運用「圖文展板、實物陳列、場景模擬、沉浸體驗、弧屏投影、LED大屏」等多元展示手法,結合含垃圾分類色彩元素的紅、綠、藍、黑等進行空間藝術設計,打造出集宣傳展示、科普教育、互動體驗於一體的具有寶塔特色的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基地。
聽完講解後,陝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靖富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對垃圾分類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認為做好垃圾分類對改善人居環境和大氣污染都十分重要。「今天來到垃圾分類宣教基地,現場體驗了分類投放、垃圾分類盲盒和智能體感遊戲,明白了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今後,我會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主動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該公司工作人員陳詩妍說。
延安新區外國語小學一年級學生王碧城周末與家人一同來到寶塔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基地,體驗垃圾分類投放。「爸爸以前告訴我,塑料瓶和廢紙是可以回收的,用完的電池是有害垃圾,這次我知道了玻璃也可以回收利用。回到學校後我要告訴同學們,讓他們也來玩這個遊戲,還要告訴我的奶奶,以後扔垃圾前要進行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關乎市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乎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之一。寶塔區新城街道桃園社區將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納入日常工作,通過入戶宣傳、有獎問答等方式,積極對轄區居民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新城上城六號居民郭艷飛告訴記者,社區會不定期入戶宣傳如何進行生活垃圾分類以及如何正確投放到小區設置的垃圾分類驛站,她也會慢慢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保護環境盡一份責。
桃園社區主任石摞介紹說:「我們通過志願者服務隊宣講、入戶發放垃圾袋和分類垃圾桶以及設置有獎問答等方式,不斷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接下來,社區將繼續加強宣傳引導,開展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活動,讓居民更準確地進行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寶塔區按照群眾方便投放垃圾的原則,堅持特色文化與驛站建設相融合、便民為民與驛站管理相融合、經濟適用與驛站設置相融合、宣傳引導與驛站服務相融合「四個融合」,採取統一設置、統一標準、統一布點、統一管理「四個統一」方式,先後在市區設置生活垃圾分類驛站100個,安排100名保潔員兼任驛站桶邊引導員,幫助市民準確分類投放。
玉禾田寶塔分公司延安無錫棗園中學垃圾分類驛站,為棗園大道西段公共區域市民遊客、沿街50多戶商戶以及無錫棗園中學720餘名師生提供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和生活垃圾宣傳引導。引導員羅玉萍說:「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打掃中學周邊的街道,並引導大家正確分類和投放垃圾。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希望更多的市民群眾都能參與到垃圾分類和投放中。」
寶塔區垃圾分類中心負責人田鵬介紹,中心將通過全面加強業務指導、規範分類行為、廣泛發動引導的方式,來進一步健全優化分類投放收運處置體系,充分發揮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基地宣傳展示、科普教育、互動體驗作用,持續開展垃圾分類進小區、進學校、進商場等「七進」宣傳活動,宣傳引導發動幹部群眾廣泛參與,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同時,也呼籲市民群眾主動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行動中來,讓綠色低碳節約更加深入人心。
來源:延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