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建築事務所70周年專訪

2023-12-06     UniDesignLab

原標題:B+H建築事務所70周年專訪

B+H建築事務所70周年專訪

轉自:青年建築

B+H於1953年在多倫多成立,由兩位合作夥伴共同成立。他們有著共同的願景,即為人們創造卓越的空間。幾十年來,B+H已發展成一家全球性的設計和諮詢公司,在全球共設有12個工作室。

B+H設計打造了多個創新、吸睛、地標性的多倫多旅遊目的地,展現了該城市多元、活力的城市美譽。此外,B+H設計了位於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 底部的加拿大瑞普利水族館(Ripley'sAquarium of Canada),互動+學習的水族館體驗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為多倫多最繁忙的旅遊區增添活力。

B+H還設計了多倫多MaRS Discovery District的西塔(The West Tower at Toronto's MaRS Discovery District),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創新中心之一。該中心通過一個光線充足的廣闊空間將新舊環境、內外部環境連接起來,容納了包括醫療、IT、工程和社會改善企業在內的具有影響力的初創企業。

如今,B+H的影響力早已覆蓋加拿大乃至全球。他們的跨學科視角和對用戶體驗的承諾已經形成了一個橫跨30多個國家的設計平台,從北美到亞洲,共12家工作室為客戶提供全面設計和諮詢服務。

去年,B+H上海工作室慶祝了成立30周年,展現了B+H亞洲業務的持續增長。代表項目如微軟 (上海)紫竹研發基地,是B+H於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後的代表性綜合服務項目之一,如今B+H正在進行微軟 (上海) 紫竹研發基地二期項目設計;嘉興凱宜醫院,提升社區健康服務,樹立私立醫療設施設計新標杆;上海國浩長風城,一個充滿活力的綜合體項目,融合了文化元素和當代設計。

此外,他們的經典案例還包括,位於中國深圳的騰訊濱海大廈(Tencent Seafront Tower)的辦公總部室內設計項目,體現了他們如何與客戶密切合作,共同創造超越預期的辦公空間;深圳自然博物館(Shenzhen Natural History Museum),將建築形式與自然融合,創造身臨其境、鼓舞人心的文化與自然體驗。該博物館是B+H、3XN和築博設計(Zhubo Design)的聯合體項目,一旦建成,它將成為中國南方第一座大型綜合性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慶祝建立70周年的盛大活動中,【青年建築】對公司CEO Patrick Fejér 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亞洲區執行副總裁徐麗雲進行了採訪,深度探討了公司的歷史、成就和未來發展規劃。

受訪者:

B+H執行長Patrick Fejér

Patrick Fejér, CEO, B+H

B+H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亞洲區執行副總裁徐麗雲

Susanna Swee, Managing Principal Greater China,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sia, B+H

1. 【青年建築】:在您參與的眾多項目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是否可以分享一下?

Patrick: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但挺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有太多難忘的項目。每個項目對於一名建築師來說都是如此迷人,參與其中的過程都非常有趣,我想這也是B+H設計師們對於每個項目都充滿熱情的原因。在我過往參與的多領域項目中,有一些項目非常振奮人心,因為不管對社區還是用戶來說,它們都代表了潛在的無限可能性。

通過每個項目,我們能深入學習特定領域的知識。設計多倫多瑞普利水族館(Ripley’s Aquarium of Canada)的經歷尤其有趣,因為我之前對魚類和海洋知識知之甚少,這個項目為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同時,與大規模公司的合作也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他們的企業文化。

此外,我特別喜歡在馬德里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 Madrid)項目中所擔任的設計諮詢角色。這是一個全球矚目的項目。另外我們在溫哥華市中心設計的402 Dunsmuir項目中,打造了一個中央庭院,創造鬧中取靜的愉悅體驗,最終客戶非常滿意,他們甚至因為喜歡這座建築而決定將其作為他們在加拿大西部的總部。同時,我們目前在中東設計的一個保密項目,也非常令人興奮,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與大家分享。

2. 【青年建築】:B+H是一個國際平台,有來自中國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和設計師,在與他們合作,尤其在設計過程中,不同文化和感受方面有什麼區別呢?

Patrick:B+H在全球擁有多個工作室,每個工作室雖然都秉承相同的公司文化和價值觀,但由於我們非常尊重和欣賞每個設計師的才能和個性,因此會在工作模式中有所不同。

Susanna:在中國工作的體驗是非常獨特的。在中國的客戶普遍追求效率和速度,希望項目儘快落地,因此需要我們也能迅速配合,比如早上告訴你要開會,晚上就要飛到會議現場。在這一點上,我們在中國的設計師們向來全力配合,以推進項目進程。此外,在會議規模方面,在中國的項目會議通常規模較大,而北美則相對較小。

Patrick:至於我們的設計團隊,我們有來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和種族的設計師,在多元開放的環境下,我們求同存異,優化管理,以更好地落實團隊合作。在溝通交流方面,我們鼓勵設計師們表達意見和想法,但也尊重不同的協作文化。

Patrick:當然,不同設計團隊間的合作會存在一些挑戰,但在跨工作室合作方面,我們向來表現出色。B+H設計模式強調協作,很多時候一個項目可能會有三、四個工作室共同參與。但我們都能克服時差、異地、文化差異等問題完成項目交付,這一切都歸功於我們的協同合作框架,讓我們能克服各種挑戰。

這次採訪不僅為B+H建築事務所的70周年慶典增添了精彩紛呈的一筆,同時也為行業同仁和廣大關注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這家備受尊敬的建築公司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27e60421864446f409f204f83d1b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