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 | 《經濟學家》:員工過分「忠誠」不利於社會發展

2023-07-23     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外刊 | 《經濟學家》:員工過分「忠誠」不利於社會發展

忠誠在大多數情況下被視為一種美德,例如在朋友之間、家人之間或足球迷之間。但員工對僱主的過分「忠誠」,往往會減少勞動力流動,不利於社會發展。近日,《經濟學家》刊文分析了「跳槽」對經濟發展的好處。

原文:《經濟學家》:員工過分「忠誠」不利於社會發展

編譯 | 李彥文

圖片 |網絡

忠誠在朋友之間、家人之間或足球迷之間等大多數情況下被視為一種美德,但員工和僱主之間因為存在交易則變得比較複雜。朋友之間不會因為成本原因給對方績效評估或解僱對方。相比朋友之間的忠誠,員工和僱主之間的互惠性比較欠缺。員工可以感受到自己對公司的依戀,而公司卻什麼都感覺不到。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通常對團隊成員和老闆比對組織更忠誠。

現實中,工資上漲和職業發展往往是建立在人們更換工作的基礎上的。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對美國工資增長進行了跟蹤,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更換工作人的工資比去年同期高出7.6%,留在原工作崗位人的工資只高出5.6%。一部分人頻繁更換工作,甚至提高了那些呆在原地的員工的工資議價能力。

而過於強調忠誠很容易帶來傷害。今年早些時候,杜克大學的馬修·斯坦利(Matthew Stanley)等人發表了一項研究,測試了老闆對忠誠員工的看法。研究人員詢問經理們,他們是否願意讓一個名叫約翰的虛構員工無償加班。 如果約翰被描述為忠誠員工,那麼老闆們會更傾向於把更多的工作丟給他。

僱主們往往很清楚什麼能產生忠誠。通過獎金留住員工,這等於承認,最優秀的員工可能需要一點激勵才能留下來。奈飛公司就鼓勵員工與招聘人員交談,讓他們知道自己在公開市場上的價值,這樣公司就可以針對員工提出的薪酬要求進行還價。如果僱主準備支付高薪,這種方法很有意義。但如果是在非營利部門,這種方法就不那麼有效了。

很多時候,企業希望固守忠誠的理念。1950年代離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創建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那群員工被稱為「仙童八叛徒」。這種對待跳槽的態度目前仍然盛行。但事實上,那些離開某僱主然後又回來的「回巢族」,可以提供有價值的新知識和新技能組合。如果員工過於忠誠,社會反而會受到影響。2019年,芝加哥大學的詹姆斯·鄧根(James Dungan)等人發表了一篇關於舉報的論文。論文發現, 如果員工關心組織外人員的待遇公平,他們更有可能舉報不法行為。而如果他們過於忠誠,就不太可能舉報不法行為。

儘管公司總是想要那些對自己忠誠的員工,那些願意付出更多努力、不會在接到僱傭通知後立即加入競爭對手的員工,但如果員工留在公司是因為他們對公司有期待,而不是因為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那麼就工作滿意度和績效而言,總體都會更好。在職場中,忠誠應該是一種自我利益的選擇,而非道德決定。忠誠應該取決於是否被善待,而不是難以打破的習慣。你待在原地應該是因為喜歡這份工作,而不是離開會被貼上不道德的標籤。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863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宋獻琪

拓展閱讀

外刊 | 《評論彙編》:全球化更環保

外刊 | 《紐約時報》:超加工食品影響人類大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1735936038140d786d7a2418a17d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