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期待第二次騰飛

2023-08-24     每日汽車觀察

五個月前,在3月份吉利汽車2022年業績溝通會上,吉利控股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談到過去兩年公司的表現時,評價還是「不夠靚麗」。

而在8月22日的上半年業績溝通會上,桂生悅的心情明顯好了很多,「接下來我不會再像過去那樣總是和大家講『對不起』了」,因為現在的感覺「和2015年的時候很類似,吉利汽車將迎來第二次騰飛。」

吉利汽車今年上半年交出的,確實是一份很亮眼的成績單,尤其是內卷升級、價格戰打得昏天黑地的行業背景下。

2023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總銷量69.4萬輛,同比增長13.1%;

實現營業收入731.8億元,同比增長25.8%;

平均單台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8%,至人民幣10.1萬元;

股東應占溢利同比上漲1.2% ,至人民幣15.7億元;

總現金水平人民幣336.4億元,維持穩定,經營性現金流上升9.1%至人民幣107億元。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吉利銀河產品上市,吉利汽車旗下所有品牌全面地完成了向新能源轉型的基礎性投入與生態建設,也完成了向智能化轉型的過程。

目前,吉利汽車旗下的多品牌在定位上已經有了清晰的分工:

極氪品牌作為吉利新能源布局的先行部隊,主攻30萬元以上的豪華純電動車市場;領克品牌逐步停止燃油車投入,主攻20-30萬元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場;睿藍主攻換電市場;

吉利品牌則主要覆蓋大眾化市場,又分為三個系列,吉星做傳統燃油車,將市占率做到極致;幾何主打15萬以內的電動車;銀河為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聚焦10-20萬元的PHEV和純電市場。

目前來看,吉利汽車旗下多品牌的協同戰略優勢已經凸顯出來,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品(含吉利、領克、極氪、睿藍)銷量15.8萬輛,同比增長43.9%,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由去年同期17.9%提升至22.7%。

其中,銀河品牌推出的混動車型銀河L7,上市兩個月銷量達19731輛,成為混動市場最快達成「月銷破萬」的插混SUV;極氪上半年累計交付42,633台,同比增長124%,30萬以上純電市場份額占比27.4%。

除了新能源這條主線逐漸清晰,出海業務也正在成為吉利汽車的新亮點,而和其他中國品牌不同的是,吉利的出海不僅是將中國車賣到海外市場。

用吉利汽車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淦家閱的話說,就是「吉利的出海,是產品走出去,產能走進去,技術走上去」。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出口銷量12.1萬輛,同比增長38%,行業排名第四,與去年同期持平;出口銷量占比提升至17.5%,同比增加3.2個百分點。

產品方面,今年領克品牌計劃陸續進入11個新的亞太國家市場,極氪品牌今年6月已經正式登陸歐洲市場,率先在荷蘭、瑞典等地開售,明年還將擴展全球化戰略版圖到6個國家,2025年達到8個國家。

技術方面,上半年吉利汽車與吉利控股和雷諾三方共同簽訂協議,成立動力合資公司,為全球市場提供混合動力技術。李東輝透露,吉利還在與很多歐美品牌進行技術合作的洽談。

對於全年的表現預測,吉利汽車集團CFO戴慶表示,今年會維持165萬輛的全年銷量目標不變。

接下來,吉利品牌將全速推進「銀河系列」布局,上市銀河L6和E8兩款新車;領克品牌全面開啟品牌電動化轉型;極氪品牌將推出全新智能純電轎車,並從現在開始以每年2款全新車型的進度投放市場。

最後,價格戰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和此前的幾次業績溝通會上的觀點一致,吉利汽車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淦家閱再次強調,吉利汽車不會、也不必參與價格戰的競爭,而是會聚焦品牌戰、價值戰、技術戰、服務戰、道德戰,專注打造高價值的產品。

不過,吉利的高管們承認,車市的價格戰還會繼續打下去,而吉利汽車也會以更靈活的方式去應對。

比如極氪汽車通過權益方案的調整,降低了購買門檻,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透露,極氪通過這種方式擴大了用戶開口,產品訂單有顯著提升,並且對整車毛利率的影響也不大。

並且隨著交付規模的提升,憑藉規模效應和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極氪有信心在未來達到更好的毛利水平。

可以想見,隨著旗下各品牌銷售規模的不斷擴大,吉利汽車規模化優勢所體現的競爭優勢將在未來逐漸顯現,吉利期待的第二次騰飛,也正在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16ababa849453c6011421d77ee7a5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