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漲價,不是蔚來的殊死一搏

2023-04-11     每日汽車觀察

原標題:逆勢漲價,不是蔚來的殊死一搏

再次見到李斌,已經離2022年的NIO Day過去了小半年的時間。

相比NIO Day的聲勢浩大,與二三十個人圍坐在一個小會議室里的李斌顯然更放鬆也更自如。和秦力洪坐在顯示屏兩側,面對記者們尖銳的提問,李斌幾乎很少停頓,只有在開一些玩笑時,他會耐心地等大家議論完,再順著往下說。

在溝通會的開場白里,李斌就笑著表示,在全行業都在瘋狂降價的情況下,蔚來要發布一些跟權益相關的事情,可能會引起外界的吐槽。

事實也確實如此,「變相漲價」、「NOP+收費」、「家充樁收費」這些關鍵詞撞上車市這次的降價潮,的確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只是這次,李斌和秦力洪顯然有著充足的準備和信心。

「用戶怎麼方便怎麼來」

首先是引起最多關注的,將在7月1號發布的NOP+,支持按月訂閱,每月380元,諸如LCC、AEB、NBS等23項基礎的安全與輔助駕駛功能還是標配。

在李斌看來,第一代的39000和現在380一個月誰更合算顯然一目了然。雖然NOP和NAD技術同源,但李斌對於兩者的定義並不相同,NAD按技術收費,NOP按照需求收費。

在整個溝通會中,李斌不停強調的兩個詞就是「服務」和「友好」,而「按需訂閱」,顯然是對用戶友好服務的一個重要變化。

秦力洪則講得更加直白,他認為沒有收費的企業都是在玩文字遊戲,普通輔助駕駛版和高級輔助駕駛版的價格差距基本都在4萬塊左右,用戶有時並不會細究這些差別。

在秦力洪心中,NOP+對標的並不是國內那些不收費的車型,而是對標特斯拉FSD。

他算了一筆帳,用NOP+七年下來的錢還不到FSD的一半,更別提,這只是一個定價,訂閱制的好處在於這個月不用車可以決定不定,這跟買斷制還是有本質區別。

「其實相當於把過去多少個月的錢一把收完了,現在是把自由度讓給了用戶。」秦力洪這樣解釋到。

另一個變化在於,蔚來車主的換電權益進行了調整。

之後充電樁將調整為付費安裝,價格為7500元。而此前可選的每月4次免費換電或者6次免費換電統一調整為4次。

李斌給出的解釋是,經過他們的調查,很多車主家裡其實早就有充電樁了,換購復購的優惠也越來越多,把換電和充電樁綁定並不是現階段的最優解了。現在統一為四次,整個過程更簡單。

根據蔚來的數據,四次換電已經能滿足接近95%的用戶需求,偶爾多跑一次,換一次電需要花的100多塊錢,就可以當成給蔚來小哥的辛苦費了。

當然,李斌也透露,「換電是否收費」這個問題經過了蔚來幾次的討論和實際變動。

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培養用戶的換電習慣,加強對換電服務的理解,讓更多的車主能有機會體驗到這項服務。

秦力洪更直接地表示,將來一定會全部變成收費模式,只是時間問題。

把免費換電服務拆解開來,換電是門檻、服務是創造驚喜的過程,免費則意味著燒錢。燒錢誰都會,所以蔚來現在的目標是把換電的門檻做高,服務做好,而不是將重點放在「免費」上。

另外,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李斌並沒有一拍子把其他充電方式打死,相比外界盛傳的「蔚來ALL IN換電站」,在李斌眼中,這並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還是需要回歸最質樸的那句話:用戶怎麼方便怎麼來,「從我的角度,我希望用戶平時開標準續航電池包,需要一年偶爾出幾次遠門就靈活升級到長續航包或者超長續航包,可充可換可升級,對於資源是一種節約。」

「過去桑塔納還賣20萬呢?」

懸在蔚來和其他新勢力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其實並不只有一把,除了大家關心的毛利率、銷量之外,為了適應新能源化的浪潮,新勢力推陳出新的速度令人咋舌。

這其實也引發了另一個熱議現象:新勢力會經常性地「背刺」老車主。

秦力洪的解釋則非常有趣:「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我們不要覺得6月之後的新用戶會說以前還有六次換電機會什麼的,過去桑塔納還賣20萬呢?市場會有一個切割,現在的用戶沒有受到影響,所以我想不會有那麼大的震盪。」

蔚來將用戶劃分成了三類:

第一類是已經買了蔚來車的用戶,老人老辦法,換電權益的退坡和NOP+兩年的免費這兩項大概價值3萬塊,對於這類用戶來說,這三萬可以繼續享用;

第二類是正在猶豫的潛在用戶,差臨門一腳,蔚來希望用6月做一個時間節點,提醒他們能多省3萬;

第三類是有更遠期購車計劃的用戶,他省不了這三萬,但蔚來的服務在行業里依舊是獨一無二的。

對於蔚來而言,將自己定義為用戶型企業其實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自然能更好地將車主都團結到自己周圍,但另一方面,在向老車主揮刀時,代價成本也會更高。

畢竟逐步的權益退坡對於現在的新能源市場來說是一步險棋,切割市場,畫一條楚河漢界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如何讓河兩端的人都接受自己的位置。

李斌給出的方案是:產品定位要更加特別、對待目標用戶群要更極致。「產品和服務是否值這麼多錢?」才是最後決定新能源品牌生死存亡的問題。

高端市場並不會因為外界的流言而變動,就像秦力洪所言,蔚來其實並不在意外界的評價,這幾年蔚來也是在評價中度過的,蔚來真正在意的,只有用戶的體驗和感受。銷量,則是這個過程的結果。

以至於在溝通會上,李斌會笑稱:「從現在到年底阿爾卑斯發布的大半年間,如果我們還是每個月1萬輛(的銷量),我和力洪都要去找工作去了。」

更務實的蔚來能否在更廣闊的2023年收穫自己想要的結果,就要留給時間去回答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0e73bec1fe8d33486daf08cd18d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