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模糊、牙關緊閉、口角流涎
口齒不清、四肢痙攣……
27歲小伙子因為一碗雞湯被送進EICU
原因是在燉雞的時候加了些「附片」進去
最終導致自己「烏頭鹼中毒」
前段時間,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
也接到了「烏頭鹼中毒」的患者
發現有不少人為了養生
將一些不知名的藥材丟進酒里
自製「養生酒」
「養生酒」變「毒酒」
嘔吐4小時被送進ICU
50歲的李大姐,近來一直覺得關節疼,聽人說喝「藥酒」能活血化瘀,就自己照著「偏方」泡了一罈子,這天在晚飯時候喝了2兩。
哪知喝完大概1個小時後,就開始出現頻繁嘔吐、心慌發悶、頭痛。起初,李大姐還沒放在心上以為是吃壞東西了。不一會症狀又加重了,她明顯感到自己四肢無力,抽搐,臉色蒼白。家人趕緊撥打120,送到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
詢問病史結合晚間進食,醫生初步懷疑是「烏頭鹼中毒」。趕緊給李大姐上了心電監護,發現她已經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此時意識狀態模糊,心律紊亂且非常快,血壓很低,生命體徵極其不穩定。
此時,洗胃已經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酒精能加速烏頭鹼類藥物的吸收,使毒發時間更短。緊急送進急診ICU進行血液凈化。最終,李大姐是撿回了一條命,順利出院。
「烏頭鹼」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兇險之處?今天,小康妹兒就請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楊子含醫生來給大家好好說說。
「烏頭鹼中毒」屢有發生
0.2毫克中毒,2-4毫克致死
據楊醫生介紹,每年急診科都會接到不少「烏頭鹼中毒」的病人,幸運的可以搶救回來,但也有「回天乏力」的。
新聞回顧:
烏頭鹼是劇毒類生物鹼,經口攝入,在胃腸道內吸收,服藥後10分鐘即可發病。口服0.2毫克的純烏頭鹼即可中毒,口服2-4毫克即可致死。
常見的烏頭鹼類中藥有川烏、草烏、附子等,此類藥物受《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含烏頭鹼類藥物的中藥材,是毒性中藥材,不是食品,不能作為普通藥膳、普通食品食用。
此外,經常聽到的「雪上一支蒿」「鐵棒錘」「小黑牛」等,也屬於烏頭鹼類中藥材,千萬不能自行服用或者泡酒等。
雪上一支蒿(圖源:華龍網)
主要侵犯人體三大系統
表現為多種症狀
1
侵犯神經系統——最早出現
輕症表現:口周麻木、頭暈、耳鳴、眩暈
重症表現:全身發麻、有緊束感,四肢僵硬、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
2
侵犯心血管系統——最常見表現
主要表現為心悸、胸悶、血壓下降、多源性和頻發室性早搏、心房或心室顫動等多種心律失常和休克,心臟損傷是烏頭鹼中毒的主要特徵。
3
侵犯消化系統
主要表現為出汗、流口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其他還可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表現。
烏頭鹼中毒潛伏期較短,臨床發病時間數分鐘到3小時不等,以30分鐘至1小時多見。
除了烏頭鹼以外
這些泡酒也要不得!
出於養生保健目的,很多人覺得只要是補藥都能泡酒,有些甚至把好多種泡在一起,提醒大家許多藥並不宜入酒:
1
水蛭
即螞蝗之類,為破血逐瘀、通經之藥,現代臨床應用較廣泛,但中毒後可刺激胃腸道,引起內臟廣泛出血、劇烈腹痛、嘔吐。
2
馬錢子
祛風勝濕、通絡止痛效果較好,中毒後可引起強直性痙攣驚厥、角弓反張,甚至死亡。
馬錢子
3
蒼耳子
對心臟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蒼耳子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導致中毒,表現為腹脹、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煩躁等。
此外,還有一些朋友聽信「土方子」,在酒里泡一些蛇、蠍子、蜈蚣等等,這也存在很大的風險。
如果泡酒的過程中操作不當,會導致酒精不斷揮發,酒的防腐效果會變差,泡在酒里的動物可能會被微生物分解,導致屍體腐敗,產生大量細菌。喝下去對人體百害而無一利,稍有不慎就會中毒。
楊醫生也特彆強調,非必要不要自泡自飲藥酒,如果必須使用藥酒,應在醫生或藥師的專業指導下。
懷疑是烏頭鹼中毒時怎麼辦?
1
立即催吐、導瀉,儘量減少毒物吸收
立即喝下大量的溫水或溫鹽水,然後用手或筷子等物品刺激咽喉部,促使嘔吐。
2
迅速撥打120或送至就近醫療機構
避免延誤最佳救治時機,同時要保留一些食用過的湯藥或藥酒,交給醫生鑑別,以明確病因,便於對症治療。
小康妹兒再次提醒大家,
藥酒也是酒,能少喝就少喝!
養生要謹慎,
不要自行放「猛料」!
本期科普醫生
醫生簡介
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
國際創傷生命支持(ITLS)培訓導師
擅長多發傷、急性中毒、膿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臟驟停等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
編輯 | 慢慢
新聞來源 | 都市快報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醫生提供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需轉載請評論區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