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進入環月軌道之後,除了巴基斯坦的立方星釋放,拍了一組照片之外,為何沒有消息了?
的確,這讓很多人比較意外,這是在幹什麼?
其實嫦娥六號在等待一個「時機」,這個時機也是我國執行嫦娥六號採樣任務的關鍵,那究竟是怎麼回事,下面就詳細來看。
嫦娥六號5天抵達月球!一直在環月飛行
沒錯,我國發射嫦娥六號之後,進入環月軌道——也就是抵達月球,所消耗的時間並不長,就只有5天,這其實也說明了在採樣返回,進入大氣層的時間段,也只有5天左右。
而總計任務要執行53天,其實都是在環月軌道與採樣等區域活動,這也是我國執行嫦娥六號最為關鍵性的任務階段。
包括我說到的國際有效載荷,其中四個國家有效載荷,至少還有3個還沒有多大的進度,當然,也有可能部分執行了小任務在執行,但是沒有說明。
我簡單說明一下四個國際有效載荷,這是我國通過對兩批次國際載荷搭載項目建議的徵集、遴選,最終給出的嫦娥六號搭載的4個國際載荷,
其中包含了法國氡氣探測儀,對月表氡氣同位素開展原位測量,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對月球表面負離子進行探測,研究等離子體和月面的交互作用,巴基斯坦立方星,開展在軌成像任務,義大利雷射角反射鏡,作為在月球背面的定位絕對控制點,可以與其他月球探測任務開展聯合測距與定位研究。
所以,從已知,可以確定的任務來看,就是巴基斯坦立方星的成果,已經取得了部分成功,拍攝了照片,後續還有月球實驗技術等測試,還沒有明確說明。
所以,嫦娥六號的確沒有什麼多的消息,大家都很期待所有的任務節點都可以早點執行,但沒有消息也是好消息。
因為在整個環月軌道的20天左右的時間,我國還有很多任務要做,而且要想著陸在月球表面,還在等待一個「時機」。
嫦娥六號要著陸月球背面,到底在等待什麼時機?
大家都知道,月球背面採樣與正面完全不一樣,而我國選擇的嫦娥六號著陸區域,也是位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這個區域也是具有挑戰性的,它是月球的一個撞擊坑區域,也被認為是月球上最為古老的區域。
而我國去挑戰這個區域,也是覺得其科研價值更高。可以有望人類對月球更大地了解,至少可以對月球的形成,演化等歷史進行研究。
當然,其實最為關鍵的點,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可能對月球資源的探索還是比較期待,因為月球罕見資源太多了,如果能夠通過月球採樣,掌握其主要的分布情況,那未來我國建立月球基地,建立月球居住地等,都具有一定的參考性。
所以,月球背面並不是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說的那樣,月球背面永久黑暗(錯誤說法),不知道中國去幹什麼,美國不打算去。
等到中國採集回來了月球背面樣品,實現了成果突破,那個時候NASA局長就知道自己的說法是不是一個「笑話」。
所以,期待中國嫦娥六號整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那到底在等待什麼時機呢?
第一、那就是由於嫦娥六號採用的是月球逆行軌道,其飛行方向與月球的自轉方向相反,這需要讓環繞器更好地穩定在環月軌道上,並避免改動探測器太陽翼、敏感器等器件的安裝位置,要進行調整。
第二、月球背面與月球正面不一樣,月球背面不如月球正面那樣平坦,著陸區的選擇及精準著陸是任務的難題之一。
而在環月飛行的過程之中,娥六號在落月過程中,需要通過多種技術手段,調整到理想的著陸區域才行。
第三、要提前進行月球採樣區域的結構點進行探測,這是由於對著陸器下方的月球淺表層結構,不清楚,那就必須等到嫦娥六號探測器抵達月球後,藉助探測儀才能知道具體情況。
所以,這3個關鍵點,就是在我國環月飛行軌道之中,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
大家沒有看到嫦娥六號更多的消息,可能就是在為這些做準備。
當然,還有關於我國鵲橋二號中繼星調試等問題,這都是環月軌道上做的,可以想一下,其實任務還是比較多,並不是大家想得那麼簡單,這也是為什麼比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正面採樣要更長的時間因素。
這下大家明白了吧?其實就是在等待調整結束的「時機」,如果這個時間沒有把握好,那嫦娥六號任務的難度係數又會提升一個級別。
其實這也讓我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哪個國家去月球背面的因素之一。
因為月球背面是真的難,核心問題是什麼?
沒錯,人類已經進行了10次月球採樣,但是都是在月球正面,而月球背面的執行的任務都是來自中國。
嫦娥四號是在月球背面,但沒有採樣。
而嫦娥六號去月球背面,是進行月球採樣,這都是說明了中國在進行高難度的任務挑戰,來推進我國的航天技術。
當然,其實這裡面除了表面上看到的難,有一個核心點就是——沒有中繼星,全世界就只有中國有中繼星,此前美國本身也是打算說去月球背面執行任務,但是沒有中繼星,還向中國申請使用了的。
當時我國是同意了美國的申請使用,但在嫦娥六號執行任務的時候,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說不打算去了。這說明後續可能用不上了。
當然,除了美國之外,其他航天國家也申請使用了,我國也是同意了。
那麼,至少從階段性的時間上來講,如果還看到其他國家在月球背面執行任務,那中國的中繼星參與可能就少不了,這裡就給大家多說了幾句。
當然,未來中國中繼星還要構建「深空網絡」系統,在鵲橋三號發射之後,將實現「地月金火」的信號傳輸,那個時候又將是不一樣的局面,這更加值得期待,這也是說明了中國的鵲橋星座建設已經在路上了。
所以,中國航天的發展勢頭很強,這幾年大家看到的狀態會越來越好。當然,最為期待還是希望中國早點完成載人登月任務,這也是中國首次,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