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碧嘉鎖定登陸區,14號颱風普拉桑或將生成,預報:4省市大暴雨

2024-09-14     環球科學貓

準備好!今年第13號颱風「貝碧嘉」或以巔峰強度登陸,鎖定登陸區,並且今年第14號颱風普拉桑、15號颱風蘇力可能也即將生成,並且又有影響我國的趨勢,所以,這秋颱風是要「扎堆」來我國了?

沒錯,西北太平洋的颱風非常活躍,而今年第13號颱風「貝碧嘉」在緩慢的發展過程之中,從衛星雲圖來看,已經明顯增強了。

加上副熱帶高壓的穩定性推動,這意味著該颱風的變化區間已經不大了,而且我國也算是鎖定要在我國登陸,只不過,在登陸我國前,可能出現爆發活動,這是大家一直需要警惕的。

從13號颱風「貝碧嘉」的發展情況來看,它將在東海區域進行爆發增強。

為什麼還會爆發呢?

第一個、東海的海溫較高,有利於其發展,颱風增強,一般海洋溫度在26度以上,都會有利於颱風活動,而東海區域的溫度最高還達到了30度,這的確是有利於發展。

第二個、東海區域的影響條件較差,並且四周都是海區,沒有阻擾其發展的環境,所以,我國認定它會在9/15時段,快速爆發到14級強颱風級別。

這就是兩個最為明顯的原因,還有其他問題影響,如風切。

然而,由於副熱帶高壓的穩定性很強,並且這個13號颱風也只能延續其邊界發展,很難突破,那必然也就推進我國登陸了,所以,這個改變空間已經不大。

然而,最為擔心的就是這個颱風,可能會以巔峰強度登陸,我國認為今年第13號颱風「貝碧嘉」,將於16日凌晨至上午在浙江台州到江蘇啟東一帶沿海登陸,算是直奔江浙滬了。

受其影響,14-16日,東海海域、華東沿海將出現強風雨天氣,15-17日,江南東北部、江淮、江漢東部、黃淮西南部等地自東向西先後有大到暴雨。

其中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南部、安徽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華東沿海局部有特大暴雨。

所以,這雨水強度較大,其中江浙滬等4省市有大暴雨,需要警惕。玉樹李國強,可能會引發連鎖效應的轉變。

當然,這一波颱風影響之下,其降溫,降雨也會帶來極端性的轉變,這就是13號颱風貝碧嘉的情況,將會在中秋時間段影響我國,這已經沒有多大的改變空間了。

然而,除了這個之外,今年第14號颱風普拉桑或將生成,真的嗎?

的確,從日本長期數據來看,預計在9/16時間段,就達到了TD,氣壓值為998hPa,並且還有一個TD,達到了1002hPa,這意味著將可能連續生成兩個颱風。

其中14號颱風普拉桑應該就是菲東部的和這個颱風,然而後面那個就是1002hPa,就會發展出15號颱風蘇力。

不過,有一個情況就是,從超算的數據來看,這兩個颱風可能都要繼續影響我國。

按照EC的情況來看,預計1002hPa,可能在發展成為今年第15號颱風蘇力之後,會快速北上,並且比前面的要快一些,會在副熱帶高壓的引導之下,進入我國東海區域,有可能影響我國江浙滬地帶,但現階段看起來趨勢不強,有可能就會在東海快速消失。

而菲東部可能發展出14號颱風普拉桑的狀態,更加強烈一點,預計也是往我國靠近,有可能在9/20時間段,達到977hPa,然後從我國台灣省東部擦肩而過或者登陸而過,然後往福建北部到浙江這一塊再次登陸。

看到沒?這接下來的兩個颱風,可能都還會繼續影響我國,所以,東南沿海的朋友要注意,結合我國的說明來看,也是如此。

但是GFS給出的情況有點差別,GFS認為在9/16時間段,一個在南海出現土颱風,還有一個是在西北太平洋出現颱風,也就意味著也有第14號颱風普拉桑、15號颱風蘇力的發展趨勢,南海土颱風的趨勢是靠近越南。

對我國華南影響機率不大,而西北太平洋中部的那個,其實就是1002hPa這一個,可能快速北上增強,並且預計也會往我國東海進行發展。

所以,有一個與EC保持一致,但是過後,GFS預計還會有颱風活動,在菲東部,9/20時間段增強出來,並且快速爆發,也認為可能在我國台灣省登陸或者擦肩而過。

但是過後,GFS認為會南下,偏西走,預計會靠近廣東北部到福建一帶登陸,與EC認為在福建北部到浙江登陸存在差異化。

但無論是哪個點,其實福建,颱風的影響最為明確。過後GFS認為還有遠洋颱風發展的趨勢,其爆發實力很強,預計在9/30時間段就達到了945hPa氣壓值。

其次就是南海也有一個,在我國華南區域進行擺動,如果GFS給得準確的話,這意味著在國慶假期,還有可能遇到颱風。但這後續的時間有點長,大家也只能先觀察一下。

所以,最快的話,就是今年第14號颱風普拉桑、15號颱風蘇力可能快速生成,並且14號颱風普拉桑的生成速度可能更快,先是「雙颱風共舞」趨勢,後續還有可能短暫形成「三颱風」共舞,我國沿海的朋友要做好準備了。

由於秋颱風路徑,強度等變化較大,大家要多注意變化過程就行,真的是「一到假期就來颱風」了,現階段主要就是警惕中秋颱風就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6140a93e72dc636b91742fd05b2c5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