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創3年來新高,還可以繼續創新高嗎?

2020-02-10   郭施亮


創業板

經過了長達數年時間的深度調整,近年來創業板市場的表現明顯轉強。2019年1月4日,滬市創出了2440.91點的調整低點,但創業板市場卻早於2018年10月觸及調整低點。換言之,創業板市場見底的時間較主板市場要早,且從市場觸底反彈以來,創業板市場的累計漲幅也明顯高於主板市場。

與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不同,創業板市場的上市公司本身具有不同的定位需求,更是成為孵化科技型以及成長型企業的搖籃。在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以及成長性等方面,確實較主板市場更具優勢。

2月3日,A股市場迎來了一根罕見的長陰線走勢,市場投資信心觸及冰點。但是,時隔幾個交易日,創業板市場卻率先回補了跳空缺口,且創出了3年來的新高水平,從最近一兩年創業板市場的表現來看,已逐漸具備了一定的賺錢效應,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重視創業板市場的投資機會。

短短几個交易日的時間,卻把2月3日長陰線跌幅完全收復,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創業板市場的強勢表現。與之相比,截至2月7日收盤,滬市距離長陰線缺口仍存百點左右的空間,市場又一次展現出深強滬弱的運行格局。

創業板市場創出近年來的反彈新高,且整體走勢明顯強勢於其餘市場指數,也並非沒有原因。

其中,前期跌幅顯著,且調整時間非常充分,成為了創業板市場率先反彈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自2015年最高點調整至2018年10月的最低點,創業板市場的累計最大跌幅達到70%左右。跌得多,反彈力度也會更大,創業板市場的走勢甚至成為了A股市場走勢的風向指標。

再者,在政策推動的影響下,創業板市場的投資信心以及資金青睞度也明顯提升。在此期間,創業板註冊制的逐步試點,有望為創業板市場釋放出一定的政策改革紅利,未來市場優勝劣汰效率得到實質性的提升,將會為創業板市場增添更多的投資活力。與此同時,近年來已有不少新三板掛牌企業嘗試轉板創業板市場,雖說企業質地參差不齊,但卻為創業板市場帶來了可靠上市企業資源補充。

此外,則是與2019年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修復以及整體業績增速回暖等因素有關。其中,據數據統計,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有超過六成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宣告業績預喜,且2019年創業板實現的歸母凈利潤約為609.60億元,同比增長64.03%。時下,經過持續反彈之後的創業板市場,本身估值已經不那麼便宜,但更注重成長性的創業板市場,業績增速更容易受到資金的青睞,創業板市場的持續走強,同樣離不開業績成長等因素的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影響之下,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代表的地區,已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具體包括了減房租、延社保以及減貸款利率等方式,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雖說各地區的扶持方案有所不同,但從整體上分析,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正持續提升,後續可能會有更多的優惠扶持政策,為中小企業的發展釋放出更多的紅利。

作為A股市場的風向指標,創業板指數創出三年來的新高水平,對整個A股市場的走勢具有一定的積極引導作用。經過了前幾年的深度調整,如今A股市場已逐漸具有了一定的抗風險以及抗跌能力,機構投資者更是看到了A股市場的估值優勢以及上市公司的業績修復能力,當市場遭遇突如其來的黑天鵝風險時,聰明的資本早已意識到投資布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