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美股暴漲,意味著什麼?

2020-03-16   郭施亮


美聯儲

央行降准,市場早有預期,並不算特別意外的事情。但是,在央行降准之後,後續是否存在組合拳的舉措,仍然有待觀察。對資本市場來說,良好的投資預期非常重要,若未來市場的政策環境乃至資金面環境已有充分的預期,那麼資金對市場的投資預期也會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一個交易日內,美股市場出現了暴漲的走勢。截至收盤,美股三大指數暴漲超過9%,道瓊斯還重返了23000點上方的位置,短暫緩解了市場集中拋售的壓力。

在最近一個月的時間內,美股市場出現了非理性下跌的走勢。受此影響,歐洲股市乃至亞太地區部分股票市場,一個月內的累計最大跌幅達到了30%左右,這一跌幅水平已經有追趕08年金融海嘯的跡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場指數暴跌30%的背後,眾多全球知名的上市公司均出現了非理性下跌的走勢,更有甚者累計最大跌幅高達近50%。例如,美國銀行在上月錄得35.27元的價格水平,但一個月後,美國銀行的股票價格最低僅有20.15元,累計跌幅達到40%左右。至於另一家銀行股的跌幅,則更為明顯。以富國銀行為例,今年以來富國銀行累計跌幅達42.03%,成為近期跌幅最大的銀行股之一。

經過了一輪非理性的下跌行情之後,美股市場出現了強有力的反彈行情,這或多或少反映出市場投資信心的回暖,但因目前海外疫情發展的不明朗性,美股市場的底部基礎仍不夠牢固,近期美股市場的調整底部未必會是這一輪調整行情的最低點。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排除美股市場仍存一定的價格波動反覆性。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A股市場與全球股票市場之間的聯動性已經有所降低,更多體現出A股市場的抗跌性,甚至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險港灣。其中,在A股市場持續走強的背後,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股票市場自身的流動性優勢,在持續高效的流動性影響下,A股市場的底部承接能力明顯增強,資金的投資活躍度高居不下。

如今,隨著央行的降准,實際上進一步鞏固A股市場的流動性優勢,對接下來A股市場持續保持高效流動性的優勢還是構成積極的影響。與此同時,央行的降准動作,意在提振實體經濟,助力疫情趨穩後的企業復工復產。站在助力實體經濟與穩定資本市場的角度出發,此次央行降準的舉措還是顯得非常必要的。

經過了這一次的降准之後,如今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降至12%,但仍具有一定的調整空間。隨著疫情的基本穩定,接下來可能仍會有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以實現穩增長的目標。

央行降准,有利於維繫國內資本市場的高效流動性狀態,對資本市場的持續穩定帶來積極的影響。與此同時,對周五美股的暴漲走勢,有利於促發全球資金的積極抄底,對市場的探底回升帶來積極的影響,外圍走好與央行降准對A股市場的積極影響還是存在的。

不過,因近期A股市場與海外市場的聯動性有所降低,故美股暴漲未必會引發A股市場的跟風大漲,更可能影響到開盤前半小時的走勢。至於央行降准,則市場已有提前消化的跡象,這兩則偏利好的消息,對A股市場的提振效果仍然有待觀察,但不宜過度樂觀。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A股市場接連受到了一系列黑天鵝事件的考驗,在重大考驗之下,A股市場並未因此摔倒,而是體現出市場自身的抗跌能力越來越強,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A股市場正在逐漸成長與壯大。

經過了近期非理性的下跌走勢,全球股市存在技術反彈的需求。但,這並未意味著全球股市的調整已經告一段落,在海外疫情持續擴散的背景下,對全球各國的挑戰仍未結束,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市場,自然也難逃反覆波動的風險。至於A股市場,目前需要警惕海外輸入性病例的增長,並進一步鞏固之前積累的成果,這也是經濟恢復增長、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的前提條件。對A股市場而言,只要持續保持高效的流動性優勢,那麼即使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也不會對A股市場構成太大的衝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