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三駕馬車疾馳:中信銀行如何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2023-12-08   功夫財經

原標題:讓三駕馬車疾馳:中信銀行如何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作者:陳悠

民營經濟的發展正在加速前進。

今年7月,國家發布的《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明確提到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

可以說,民營經濟正式迎來了發展最強音。

但我們也不得不看到現實中的困難,在全球環境劇變、消費市場弱勢復甦的當下,民營企業整體面臨輸血不夠、造血不足的流動性困難。

這時,需要強有力的支持為民營企業灌入「源頭活水」,讓民營經濟真正走向興旺通達。

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理當奮勇在先、責無旁貸。

中信銀行緊跟黨中央決策部署,迅速行動起來,制定了《中信銀行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提出了26條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工作舉措,包括加大融資支持、提升綜合金融服務、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風險賦能、落實盡職免責、加強銀企對接等內容。

總結中信銀行這套「行動方案」的內容,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三駕馬車」並駕齊驅,未來趨勢滾滾而來。

01 民營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支柱之一,是遍布全國的毛細血管。

從數量上來看,民營企業從2012年的1085.7萬戶增加至2023年9月的5200多萬戶,十多年間翻了兩番多。

談到具體的貢獻,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魏東的評價來說,就是八個大字——「至關重要、不可或缺」。

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儘管整體的發展向好,但個體的困難也多,5200多萬戶民營企業,就是5200多萬個個體,它們覆蓋了各行各業,卻難以形成規模化效應,競爭能力參差不齊。

而眾所周知,資金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血液。擺在一眾民營企業面前的頭號難題,正是融資貴、融資難。

這個難題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首先,各行各業,各有特點,難以在相對統一的融資標準下獲得所需資金。像新興的科技類企業,普遍是輕資產模式,沒有足夠的抵押品和擔保。像製造產業鏈上的企業,往往資產流動性偏弱、應收帳款占比較大。
其次,民營企業因為其業務規模小、周轉快,對資金的需求特點是量小而頻次高,因此,銀行的審批效率、融資產品與企業資金周轉需求難匹配。
最後,相比於上市公司、種子公司等可以在二級市場、風投機構處獲得投融資,民營企業往往由於缺乏相應的資源,缺少與各類投資機構接觸的機會。

要源源不斷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注入金融活水,那就不能只從一個方向入手,我們可以看到中信銀行為了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採取了三駕馬車同步發力的策略。

02 第一駕馬車:以類型定政策,量身定製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提高金融服務供給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是現階段當務之急的需求。只有按不同企業所處的行業,以及不同的業務類型,給予不同支持政策,才能惠及更多民營企業,為其帶來確定性更高的金融支持。

在這一方面,中信銀行以類型定政策,為企業量身定製。

對小微民企、個體工商戶,中信銀行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積極探索產品創新、加大線上化、信用類產品的應用,加強首貸合作力度。截至2023年8月末,中信銀行普惠金融貸款規模5000多億元,有貸戶數超26萬戶。

對科技企業,中信銀行積極探索針對科創企業的金融服務模式,成立科創金融中心,制定科創金融發展規劃。

據了解,中信銀行近來推出的《科創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就是成體系的精準解決方案,其已經在多個具體落地場景為科創企業的金融服務提供便利。

比如針對科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中信銀行推出投貸聯動「積分卡審批」模式,再比如根據科創企業不同成長周期,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安排。

截至2023年9月末,中信銀行累計向央行申報科技創新再貸款金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專精特新企業合作覆蓋度超過50%,科創金融業務持續拓面提質。

重慶某科技企業,主營業務是提供智能視覺裝備及整體解決方案。由於市場快速發展,它的訂單量倍增,短期面臨採購原材料的資金短缺。今年6月,中信銀行重慶分行為企業提供「信·縱橫」科創金融服務方案,首期通過特色積分卡審批模型按照企業核心技術、資本運作能力、管理團隊優勢等打分進行額度審批,以信用方式為企業提供首筆信貸資金,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也成為該企業的首貸銀行。

對這一類先進位造業,中信銀行始終把助力和支持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

對製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中信銀行形成了一套基於產業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產業鏈上下游數以千萬的中小微企業,並形成「鏈發展」和「鏈生態」兩個概念。

一方面,為鏈主企業提供「本幣+外幣」「表內+表外」「區內+區外」的綜合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圍繞產業鏈各環節需求痛點,構建起以「訂單e貸」「商票e貸」「信e鏈」等產品為支撐的上游供應商類產品體系,盤活核心企業上游小微企業的訂單、應收帳款、票據等流動資產,幫助核心民營企業解決產業鏈上下遊民營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問題。

中信銀行重慶分行依託「信e鏈」產品,向國內重卡汽車行業某龍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就是典型案例。該企業上游供應商遍布全國各地,多為民營中小型企業,抵質押物較少,融資成本相對較高。2022年該企業「信e鏈」業務累計投放規模超過2.2億元,上游製造業供應商累計開戶43戶,其中普惠客戶占比超過一半。

對新興業態,尤其是外向型民營企業,中信銀行則持續做好外匯業務創新發展,提升民營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

中信銀行專門建立了一套機制,叫「走出去」民營企業白名單,支持民企「走出去」,深化跨界場景服務。

針對名單內的企業,中信銀行制定了專項跨境金融信貸支持政策,擴大授信規模,還提供「債權+股權」「境內+境外」「商行+投行」「融資+融智」的跨境金融產品及服務。

2023年3月1日中信銀行合肥分行在政策實施首日,就成功落地安徽省首筆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出口信保保單(中小企業險)融資試點業務,同時落地綜合險保單融資業務,實現兩個應用場景融資業務雙落地。

03 第二駕馬車:以服務促效率,小步快跑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放在審批服務流程上再準確不過。在這一點上,中信銀行可以說是把速度「拉滿」了,持續優化簡易開戶流程,優化客戶身份持續識別、受益所有人識別機制並不斷完善綠色通道和線上化服務渠道。

面對特殊的「疑難」問題,中信銀行甚至會打出「組合拳」來應對。

比如某民營光伏發電企業,處於Ⅲ類資源區,地理優勢相對不明顯,而且它具有光伏發電企業的財務特徵共性,資產負債率偏高、資產流動性偏弱、應收帳款占比較大、未來資本支出壓力較大。總而言之就是審核不好審、貸款不好貸。

中信銀行創新地實現了「行內聯合貸款」,在總行協調支持下,由南寧分行與成都分行高效聯動、協同合作,有效解決了該筆綠色貸款的准入問題。

從融資到理財,在服務方面中信銀行走得更遠。

一手打企業牌,為民營企業創設「鄉村振興」「共富共創」「慈善理財」等系列財富產品,為專精特新、上市及擬上市等民營企業開發定製化理財產品,滿足資金保值增值需求;

一手打員工牌,加大配套金融零售支持,為民企高管、員工提供豐富產品類型,提升個人客戶服務體驗。

04 第三駕馬車:以聯動跨邊界,橫向發展

《水調歌頭·游泳》中有一句話,「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廣為人們所熟知。「橋樑」的決定性作用,是天塹變通途的關鍵。

放在金融行業也同樣如此。在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不僅能「輸血」,也能「搭橋」。

中信銀行發揮業界龍頭的作用,積極拓資源、建平台,積極地為中小創新創業企業牽線搭橋,為企業發展強質量、增韌性。

中信銀行與集團金融子公司協同合作,發揮集團「大而強」的協同效應。

比如中信銀行合肥分行聯合區域內的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證券、金石投資等兄弟單位,共同舉辦了「英才實習營」「雲企會」等多項活動,為省內企業發展賦能增效,並聯合中信國際諮詢助力安徽商務廳「中泰雙園」項目,聯合中信建投資本積極參與政府引導基金建設,為安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協同「中信力量」。

真正優秀的企業要有提前洞察需求的能力,和順應趨勢的行動。眾所周知,當前擺在民營企業面前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才能找到新的增量。走出國門,從海外尋找增長點,是不少企業的共同選擇。

中信銀行洞察到民營企業的需求,並且採取了順應趨勢的行動。

今年以來,中信銀行攜手全國工商聯開展了金融助力民營企業「走出去」系列活動,在福州、廣州、成都、大連、蘇州、青島等地,邀請近千家民營企業共同見證,並發布《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與上百家民營企業進行了深度的需求訪談和行業聯合調研,針對企業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一對一」制定專屬服務方案,全面深化金融服務質效。

為了讓更多企業加入進來,從行業角度探討發展方向,從業務角度探討落地政策,今年8月,中信銀行啟動了「進萬企—夥伴百日行」活動。

這個系列活動是結合金融監管總局、工信部、商務部聯合組織的「走萬企、提信心、優服務」活動要求開展的。廣州分行、鄭州分行、貴陽分行、武漢分行、石家莊分行等中信銀行分支機構紛紛開展進萬企活動,致力於為企業提供「一點接入、全集團響應」的綜合金融服務。

如北京分行積極開展系列活動,包括「攜手新征程,共創新未來」新經濟客群合作論壇暨簽約活動、「五策合一」氫能行業研究沙龍活動、「協同促發展,深耕小巨人」中信金控投行子委員會北京區域分會會議、「走進」中信集團產業鏈等等;再如廣州分行舉辦「粵科創 信領航」新能源汽車行業論壇,吸引超過50位企業高管、投資機構專家出席;又如西安分行舉辦科創金融「五策合一」半導體行業沙龍活動,深度討論半導體行業發展前景與未來。

一系列活動展示了中信銀行助力中小創新創業企業成長的清晰路徑,獲得了參加企業的一致好評,更成功推動中信銀行與多家科創企業的合作落地。

助力天塹變通途,中信銀行是一座橋樑。

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助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行動中來。眾人拾柴火焰高。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信銀行實質上為更多的「同行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鑑。當大家全力奔赴這個目標,最終會成就中國民營經濟的偉大與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