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人少了,考公務員的人更多了

2023-12-11   功夫財經

原標題:考研的人少了,考公務員的人更多了

作者:鄧新華

媒體報道,2024考研報名人數為438萬,2023考研報名人數為474萬,今年比去年減少36萬人。甚至,今年考研報名人數還比不上2022年的457萬。

這個數字讓許多人很驚訝,因為2024高校畢業生預計為1179萬人,而去年是1158萬。

結合當前經濟和就業形勢,許多人預測,今年考研報名人數將突破500萬,完全沒想到今年報名人數比去年還少這麼多。

這究竟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啊?

1 考研降溫,考公卻繼續升溫

從考研報名人數與應屆畢業生數量之比來看,從2021年到今年,數字分別為50.28%、44.05%,今年更是暴跌至37.82%,下降趨勢非常明顯。

與此同時,今年公務員國考擴招6.7%,共261.3萬考生考前進行了報名確認,225.2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加考試人數和計劃錄用人數比為57:1。而去年,有152.5萬的考生實際參加國考,實際參加考試與錄用計劃比是41:1。

考公熱本來夠熱了,今年竟然還急劇升溫。

這就很好解釋考研報名人數為何下降了。僅僅國考,今年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就比去年多了70多萬。還有省考呢?肯定又多了不少參考者。

一個人是否可以既備考研究生,又備考公務員?理論上,這兩者可以同時做。但實際上,看看國考57:1的錄取率,你就知道你是否能同時做了。可想而知,許多潛在考研者,被公務員考試吸引走了。

這幾年,公務員考試一直呈現出擴招的趨勢。拿國考來說,2019年至2024年度招錄人數分別為1.45萬、2.41萬、2.57萬、3.12萬、3.71萬、3.96萬。2024年計劃招的人數,比2021年多了快1.4萬人。

省考也在不斷擴招。例如,廣西2022年總共招錄公務員4368名,到2023年增長至6781名,同比增長約55%。甘肅2022年計劃招錄公務員2364名,2023年則超過4000名,同比增長約80%。雲南、內蒙古擴招比例也均在50%以上。

公務員考試對學歷的要求也提高了。

2024年國考,大專生可以報考的崗位為56個,較上年減少106個。而要求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崗位達2046個,比上年增加814個;要求博士學歷的崗位為24個,比上年增加14個。

按理說,這可以吸引更多人報考研究生。

但現實中還有一個情況影響了人們報考研究生的熱情,那就是碩士研究生畢業找工作更加尷尬了。

36氪旗下的後浪研究所,對年輕人的就職難度做過一個訪問,調查結果如下圖:

其中,商科碩士的求職難度高達7.49,而商科碩士在碩士總數中又占比很高。

而且入職以後,碩士比本科的收入並沒有高多少。

拿湖南的湘潭大學來說, 2022屆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的月收入分別為8442元、8266元、7207元。雖然碩士比本科每月多1000多元,但畢竟碩士還要多三年學習時間,也就是說,會錯過三年加薪。

所以總體上看,2024年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人數大降,最重要的原因是兩點:公務員考試大幅分流、碩士研究生找工作難度增加。

湘潭大學2022 屆博士畢業生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畢業生的月收入分別為9060元、8071 元,這兩個數字應該也讓很多人意外。

2 讓大家都可以埋頭搞錢

考研報名人數的的減少,談不上是好消息或者壞消息,因為這不是市場上本科生就業崗位大幅變化而導致的。假如哪天,市場就業火爆,本科畢業生急於就業而放棄考研,那才是天大的好消息。

像今年經濟有所回暖的日本,今年應屆畢業生中,男生的就業率為97.3%,同比上升2.7%;女生的就業率同為97.3%,同比提高0.2%。希望中國經濟復甦之後,能出現更加紅火的就業形勢。

真正值得關注的是考公熱

人潮洶湧著奔向公務員隊伍,然而,進入公務員隊伍以後,很多人卻「躺平」了。公務員「躺平」的現象,不是我說的,是很多官媒說的。

比如,現在公務員實行職務、職級兩條晉升通道,越來越多的公務員放棄爭取領導職務,而是爭取職級的上升,因為後者不需要太努力。

前幾天,胡錫進還發文表示,對地方的考核,應該從過程考核轉變為結果考核,以減少形式主義。胡錫進發現了,現在很多公務員「躺平」在形式主義里,這種「躺平」,你還找不到他們的錯處。因為,形式上,他們可是認真地按領導的要求做的。

假如僅僅比較考研深造和考公「躺平」這兩者,那前者肯定是對人力資源的提升和更好利用……

面對越來越熱的考公熱潮,許多人一邊嗟嘆,一邊幻想未來再次出現公務員下海潮,這樣想的人一般年齡較大。在他們的記憶中,1980、1990年代公務員下海潮的日子真令人懷念。

據人社部數據,僅1992年,就有12萬公務員辭職下海。那時候,雖然物質還不豐富,但一切紅紅火火,活力蓬勃。

公務員下海潮大機率是不會出現了。

你想想,以前經濟增速多高?動輒10%以上。經濟增速高,說明市場上機會非常多,當然能吸引眾多公務員下海。現在是5%多的增速,怎麼可能會出現公務員下海潮呢?

當然,你也可以說,因果是反過來的。也許,人們不爭當公務員的時候,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增速。

不管怎麼說,當前推進經濟復甦,對於老百姓來說非常重要。畢竟,絕大部分老百姓是沒機會當公務員的。可以生活無憂地「躺平」,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奢望。

有句歌詞這麼唱:「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春天裡。」現在許多人對幸福的嚮往,可能就是「請讓我躺平在這形式主義里」。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藝術專業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白天擺攤賣炒餅,晚上代課。別人問她為什麼這麼辛苦,她說為了不讓她60歲的父親再辛苦,也為了實現買一套房子的夢想。

這個女大學生讓人感動。

老百姓不缺正能量,不缺創造財富的雙手。只要能夠理順社會財富創造機制,給市場鬆綁,讓大家可以埋頭搞錢,中國經濟一定可以再現增長的奇蹟。

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